來源:中青在線
2018-06-29 18:22:06
2009年,祖國大西南貴州省發生百年不遇特大旱災,導致經濟發展遭受巨大沖擊,為應對日益嚴重的旱情,國家有關部門決定在貴州省西南地區新修夾巖水利樞紐工程。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是貴州省“十二五”開工建設的重點工程,是貴州水利建設“一號工程”,是一座以城鄉供水和灌溉為主、兼顧發電并為區域扶貧開發及改善生態環境創造條件的綜合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工程集雨面積為4306平方公里,總庫容13.25億立方米,渠道總長829公里,設計灌溉面積90.42萬畝,水電裝機9萬千瓦,預計總投資186.49億元,總工期66個月(5年半)。供水區域涉及2個城區、4個縣城、69個鄉鎮、365個農村集中聚居點。
2015年8月,中鐵五局二公司健兒乘勢而為、攻堅克難,在祖國西南大山的地下235米深處撞擊出壯麗的大地回響。
出行難,絕壁行車考驗車技與膽量
夾巖水利壩址位于烏江一級支流六沖河中游,由水源工程、畢大供水工程、灌區骨干輸水工程組成。灌區骨干輸水工程又由總干渠、北干渠、南干渠、支渠等組成。二公司承建的夾巖水利北干渠1標全長10.3公里,工程造價2.94億元。該項目也是二公司有史以來施工單洞里程最長,埋深最深的隧洞工程。
項目位于貴州西部大方縣鼎新、貓場鄉結合部,此處四面環山,有且僅有一條縣道連接大方縣城。縣道依山而建,車子在崇山峻嶺間蜿蜒盤旋,道路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車行山間,使人不自然地要用手緊緊地抓住扶手,50來公里的路程,需要開將近3個小時。
“到這個項目工地送物資,不但考驗車技,更考驗的是膽量,膽子小了,還真不敢走!”這是外來運送物資材料的貨車師傅們的感慨。
項目建點之初,所用的水泥罐、斜皮帶等大長件,只能從大板車先卸在大方縣,經切割成兩截,再使用小型貨車倒運至工地。施工中使用的水泥、粉煤灰等材料也需要在大方縣城從大罐車倒運到小方量罐車運輸,不僅給項目增加了二次倒運費用,還耽誤不少的工期。
生活難,項目抗災成家常便飯
四面環山,水氣易聚集,下起雨來,兇猛異常、經久不息。有一次凌晨1點多,職工們都還在夢鄉,突然,洪水就跑進了屋子。臉盆、水桶、涼拖鞋都變成了“小船”。
“忽如一夜暴雨來,醒來全項目人都在看海。”項目部職工經常互相調侃。
為了應對突發洪水災害,項目部把所有職工的床鋪都墊高了50公分,并在宿舍常備救生衣和防水強光手電。
大山深處,氣候變幻莫測,隨時都會有大風冰雹來“敲門”。一旦發生異常天氣,乒乒球般大小的冰雹從天而降,有摧毀一切的氣質。為此,項目部所有活動板房屋頂都是加厚型。如果冰雹夾雨發生在冬天,一晚上下來,道路結冰,山路打起滑來異常危險,根本沒法出門。
“與天斗,其樂無窮。”項目部職工玩笑中飽含堅韌,“別人朋友圈曬逛街吃飯,我們經常曬的是‘項目看海’,‘冰雹大過湯圓’等‘戰斗場景’。”
施工難,下一回斜井想當于爬80多層樓
“夾巖項目看似工程很單純,只一個隧洞,且開挖貫通后才做二襯,也沒什么技術難題。但干起來才知道,深埋、長、小斷面隧洞開挖加上斜井有軌運輸出渣,這個活兒真不好干!”項目經理霍益說起施工組織來,感慨萬千。
項目除了一個正洞有條件是汽車運輸以外,其余均采用斜井有軌運輸。3個斜井平均坡率35%、長度600-700米,垂直深度平均在200至230米,斜井一側設置人行臺階,支洞到主洞要經過1380個臺階,相當于80多層樓。
隧道門禁出入登記上顯示,項目副經理李智303次步行下井。項目黨工委書記劉建新介紹說,現在每個斜井進正洞均開挖2.5公里以上,“要是在正洞上下游掌子面檢查一下,來回就是6、7公里,沒3、4個小時出不了洞”。
斜井不像平洞,上下運輸完全依靠提升設備,裝載機、運渣車都是從斜井放下去的,一旦下去后,不會輕易拖出洞,得干到工程結束,設備中途出現故障也只能在里面維修。這給設備的維護保養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從提升絞車、軌道、運渣車、裝渣設備,一旦哪個環節不能繼續工作,整個施工就只能停下來。
有一次,卷揚設備壞了一個不常用的備件,全線停擺。為了盡快恢復施工,項目連夜安排2名司機,帶著設備開車直奔1500公里以外的河南更換配件。“雖然很辛苦,但是沒有辦法,工地上等不起啊!”前去采購的劉師傅說道。
為此,項目部專門成立了設備運轉維護小組,常備一些設備易損件,并專門聘請了一名廠家技術顧問蹲守施工現場,就是為了保障這種容錯率極低的施工環境。
700米“溜槽”,全線之最
為了在艱難的環境中確保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項目管理團隊集思廣益,搞出了不少的“科技創新”。
在項目1號斜井出口處,遠遠地看見一個長長的類似“水槽”的東西,自洞門拌合樓一直延伸到斜井內。據李智介紹,該結構名為“溜槽”,是項目結合實際經多方論證可行的斜井混凝土運輸通道。溜槽由2米長,40厘米寬,0.5厘米厚的鋼板彎壓而成,溜槽總長700余米,為全線之最,算上支撐系統,一套溜槽價值40來萬元。
“我們請教專家,開展技術攻關,經過多次試驗,創新成功了這套溜槽設備,省錢,進度也提高很多,質量也有保障,項目決定在另外兩個斜井也使用這項新工藝。”看著這個“創新發明”,項目經理霍益十分滿意。
說起創新工藝來,夾巖項目還有一項“黑乎乎”大科技,那就是矗立在每處斜井外的提升卷揚機。該卷揚機卷盤直徑2.5米,重達40噸,由絞車盤、電機組、減速機組、液壓機組、電控設備等組成,整套設備近86萬元。
“這個看似小山一樣的‘大黑牛’,力量可真不小。能夠把斜井內重達近20噸的礦車在短短地250秒安全平穩地拉上來。”項目安全總監毛順勇介紹道。
為了確保“大黑牛”運行安全,項目制定了定期檢查,和發生突發停電、礦車跳軌、鋼絲繩蹬繩后的不定期檢查、鋼絲繩強制報廢等制度。“換一根鋼絲繩2萬多,但是為了安全這又是必須的。”項目物資部長文仁泰說。
依靠科技創新,攻克施工難關,截止目前,項目部完成正洞開挖9.2公里,產值1.8億元,如期完成業主及公司下達的施工任務。
3000米的“空中管道”,力保綠水青山
貴州別看平時多雨,但是能見到的地表徑流確實非常少。究其原因,原來是地下溶洞發育,雨水幾乎都從溶洞里溜走了。地表水對于地方百姓來說就是很寶貴的資源。
在項目3號斜井下游有一個小型水庫,方圓3公里,是附近幾個村的飲用水源。為了確保地方百姓利益,結合周邊石灰熔巖,地勢不平的地理情況,項目決定沿魚塘一側架設“空中管道”,把隧洞內排水引到魚塘下游。初步計算直徑60厘米,長9米的雙壁螺旋塑料管涵出廠價150元/米,安裝這項“空中管道”工程造價達到近兩百萬元。“中鐵五局好樣的,為了不污染我的魚塘,修建這么大的排污工程,我很是感謝。”看著新筑好的“空中管道”魚塘主人老余激動地說。
也正是夾巖項目設身處地的為地方百姓著想,截止目前,項目未發生一起路地糾紛。為項目協調工作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歷次的檢查評比中,項目部均走在全線前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除了以上三個大創新,綠色文明施工也是夾巖項目亮點,拌合站送料產生的揚塵在一般項目都會被忽略。也就是這個細節處,夾巖項目也進行了小創新,在散裝水泥灌裝時,在灌裝管道泄壓接口處用軟管進行封閉連接,導入三級沉淀池,防止水泥粉塵外泄。
項目對洞渣也是采用綠色循環處理,對符合要求的洞渣直接交由洞口外碎石場加工成混凝土骨料。其它則作為施工便道或者是地方百姓村道改路使用。極大地降低了洞渣堆放,保護了貴州的綠水青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