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18-07-24 03:32:07
載人航天精神:國人圓夢太空的動力之源
科學精神面面觀
本報記者 付毅飛
航天“少帥”袁家軍在研制飛船初期,遭到了一位俄羅斯同行的不以為然。俄羅斯人認為,中國只是想造一個政治飛船“玩一玩”。2003年,當航天英雄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平安返回,中國人以實力證明自己不僅能造出“兩彈一星”,也能實現載人航天。是年11月7日,胡錦濤在慶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上指出,在長期的奮斗中,我國航天工作者不僅創造了非凡的業績,而且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作為繼“兩彈一星”后我國尖端科技領域又一重大工程,載人航天工程與當年的白手起家不同,從一開始就繼承了先輩創業者留下的寶貴物質、精神財富。經過多年不懈奮斗,科技工作者將載人航天事業進一步發揚光大,將載人航天精神傳承至今。
逼出來的自力更生
1958年,一群年輕人準備去莫斯科航空學院學習。大部分人獲得批準,只有一位未能如愿。因為他是研究導彈總體技術的,蘇聯拒絕接收他。
這名年輕人叫戚發軔。后來他成了錢學森的學生,并接過錢老的衣缽成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1992年9月21日,中央決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59歲的戚發軔被任命為神舟飛船總設計師。
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搞導彈不如賣茶葉蛋,拿手術刀不如拿殺豬刀”,做技術、軍工不值錢,載人航天工程舉步維艱。戚發軔費盡心思組織起一批胸懷報國志的人才,開始了艱難的探索。面對一系列全新領域和尖端課題,他們啃下一個個硬骨頭,獲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使我國在一些重要技術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回想那些艱苦歲月,戚發軔一句帶過:“我們白天做晚上做,星期天星期六也做,過年過節也做。”輕描淡寫的話,背后是科研人員默默奉獻的無數個日夜。
最讓戚發軔自豪的,是載人航天工程的自力更生。“我們汽車上最好的發動機是進口的,船舶上最大的內燃機是進口的,但是中國航天火箭上、飛船上的發動機,全是自己的。”他說,“這是逼出來的自力更生。”
2003年神舟五號任務成功后,戚發軔把飛船系統總設計師的“帥印”交給了一位年輕人。“像我,但比我懂的多。”這是戚發軔對他的評價。他叫張柏楠。
15年間,張柏楠作為總設計師先后主持了神舟六號到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的技術研制工作,成為我國載人航天器領域技術專家和學術帶頭人。
勇于超越創造中國奇跡
隨著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攻克,載人航天工程不再是神舟飛船的“獨角戲”而開始了神舟、天宮的“雙人舞”。其中,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登場,實現了我國一次重大技術跨越。
2011年9月29日傍晚,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席上起身,望著余暉中金光閃閃的發射塔架,內心并不平靜。
按照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部署中原計劃的第二步安排,此次發射本不在計劃之列。
對于以空間交會對接為核心任務的載人航天工程第二階段,我國最初方案是將神舟飛船軌道艙改造后留軌飛行,作為目標飛行器與后續神舟“兄弟”進行無人、有人空間交會對接。相比航天大國早期交會對接的試驗方法,該方案已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并且技術風險較小。但隨著2008年神舟七號乘組完成太空行走任務,中國載人航天的工程能力和技術儲備已達到更高水平。沿襲10多年前制定的方案一步一動,可能錯過創新超越的重大機遇;按照新的技術水平更大步地跨越發展,既要巨大的勇氣擔當,又需要創新的底氣實力。中國航天又一次面臨重大抉擇。
航天人經過技術分析和風險評估,認為完全具備進一步跨越發展的條件,從而建議中央調整原來的計劃安排,直接發射8噸級的目標飛行器,兼做空間實驗室,一并實現自動交會對接、手動交會對接、中長期太空駐留的第二步目標。
當日21時16分,天宮一號在火箭托舉下升空,在此后數年間,為載人航天工程創造了中國奇跡。
“把舞動國旗的畫面,作為我們的永別”
航天員是載人航天活動的先鋒。除了像其他人一樣付出時間和精力,他們還要隨時準備奉獻自己的生命。
2008年9月25日,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搭乘神舟七號飛船,踏上飛天之旅。他們花費近兩天時間完成了在軌準備工作,9月27日,翟志剛打開了飛船艙門,在太空邁出了中國人的第一步,成為世界上第354個出艙行走的航天員。
突然,軌道艙里響起急促的警報:“軌道艙火災!軌道艙火災!”聲音被設置為女中音,在天地兩端聽來卻驚心動魄。翟志剛事后回憶,當時覺得自己的頭發一下豎了起來。
值守在返回艙里的景海鵬一面檢查系統,一面跟劉伯明判斷排障,同時向地面發出了報告。
劉伯明一時也搞不清狀況,但他做了決定。在地面飛控大廳里,工作人員聽到了航天員的對話:
劉伯明:堅持,反正任務我們繼續。
翟志剛:明白。
劉伯明:著火我們也來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剛:成!
按計劃,翟志剛出艙后要先把固定在艙外的一件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取回艙內,而劉伯明調整了步驟,直接將國旗遞了出去。通過電視信號,全世界觀眾見證了這面由科技人員繡織而成的五星紅旗在太空飄揚。
經確認,這是一次有驚無險的誤報。返回后,3名航天員道出了當時的想法:“如果回不來了,就把這舞動國旗的畫面,作為我們的永別吧。”
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交會對接階段后,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開始和前輩們一起執行任務。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號飛船著陸后,乘組中的“小師妹”劉洋對景海鵬說:“師兄,我們圓滿完成任務了!”淚水奪眶而出。景海鵬逗她:“別哭了,小心被攝像機拍下來。”剛說完,自己的眼淚也流了下來。
如今,我國空間站建設已拉開大幕,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也已啟動。未來太空中還有更艱巨的任務,等待他們去完成。
(科技日報北京7月23日電)
專家 點評
載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戰性的領域之一。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在起步晚、基礎弱、技術門檻高的情況下啟動,僅用20多年就敲開了建設空間站的大門。這不僅是航天技術快速發展的成果,更依賴于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這就是廣大航天人在夜以繼日的“攀高峰”“啃骨頭”過程中鑄就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載人航天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內生動力。載人航天事業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歷史性成就,離不開這種精神力量的推動。
(點評人:中科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 包為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