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8-09-11 14:42:09
資料圖
割雙眼皮、隆鼻、削下巴……在暑假,不少孩子都進行了外貌上的“改造”。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孩子癡迷追求外貌的完美,不少家長盲目跟風帶孩子“動刀”,整容日益低齡化。
班里“流行”割雙眼皮,家長直言“為將來做好準備”
“我們班一共32個人,以前是單眼皮的女生幾乎全都割了雙眼皮,有幾個男生也去割了,現在班里單眼皮只剩下七八個人。”成都高二學生小曾說,今年暑假,她也終于去割了雙眼皮,“完成了一個心愿”。
“有的同學已經是雙眼皮了,但是覺得左右不太對稱或者不太明顯,也重新做了。”吉林藝術學院一名大二學生告訴記者,藝術類院校女生比較多,而且顏值都很高,大家都很關注自己的外表,“別人割了我也要割”。
記者了解到,今年暑假期間,不僅割雙眼皮手術火爆,隆鼻、削下巴等整容手術也受到學生群體的青睞,有的是孩子要求進行整容,有的是家長主動帶孩子去整容。
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記者看到,不少學生是由家長帶著來做整容手術的。在該醫院醫學美容科門診室外的走廊里,一些家長和孩子在討論具體的整容項目。據介紹,整個暑假期間,該科室整容手術比平時增加了40%。
“我孩子上半年期末考試成績好,我打算讓她把鼻子墊高一點,更好看。”一位正在門診室外等待的家長說,她孩子雖然只有16歲,但是,“美麗是一種早期投資,要趁早。”
“在我們班,割雙眼皮是一種流行了。”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大四學生小含告訴記者,她身邊微整的同學挺多的,班里十幾個女生有一半做過“微調”。“家庭條件好的,投入幾萬元,到韓國去整容;有的人把生活費省下來,專門等假期去做。”
吉林一位帶孩子整容的家長直言,“上學期間比較清閑,有很多時間可以用來恢復,為畢業找工作和將來找對象做好準備。”
整容逐漸“低齡化”,孩子的審美觀被帶偏了
記者調查了解到,近年來,整容逐漸呈現“低齡化”的趨勢,這折射出日益蔓延的社會審美焦慮。
——盲目跟風整容。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學美容科主任葉飛輪說,整容項目最好在18歲之后做,年紀太小孩子發育尚未完成,除了一些由于先天畸形確實需要修復的,不建議過早做相關整容項目。
“一些孩子和家長缺乏正確的審美觀,存在盲目跟風的現象。”葉飛輪說,在門診中,有的孩子向他咨詢整容,他根據實際情況建議其不要過早進行手術,但是孩子卻很執著,有的居然去一些小作坊整容,造成嚴重的身體損傷。
“別人的孩子都做了,我家孩子也不能落后,不然以后會吃虧的。”成都一位家長坦言。
——過度自我關注。長春市心理醫院催眠研究室主任醫師尹洪影認為,從心理層面來講,整容“低齡化”是年輕人過度自我關注的一個表現。
“在很多年輕人眼中,自己身上、臉上有個小小的瑕疵,就會認為大家都能看到、覺得大家都很在意。”尹洪影說。
——價值觀單一。“我從小就發現,如果長得好看,你就會得到更多的優待。長大以后發現,如果長得好看,就會有更多的選擇。如果長得不那么好看,就需要后天去修補。”吉林一名大四學生小于說。
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咨詢師李云歌認為,當前娛樂圈整容的明星不少,一些直播平臺的主播通過整容獲得了巨大的關注度,成為被年輕人追逐的“流量”。這種“靠臉吃飯”的單一價值體系容易讓部分年輕人迷失,以為“照搬”整容就能獲得收益。
在一些人眼里,出眾的外貌是就業、升學、找對象的“敲門磚”,提早做好容貌上的“改造”,以便將來能在競爭中勝出。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呂方說:“這暴露出一些人的焦慮心態,折射出價值觀的單一。”
整容之前先正心,理性對待拒絕盲目
近年來,我國整容產業發展迅速。學生群體對整容的需求日益旺盛,從追求單一器官的美化到追求多方面的改善。
尹洪影說,如果孩子過度在意外貌,是一種心理上不健康的表現,需要通過“去中心化”的治療方式來進行疏導,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不是人群中的焦點,減少緊張和焦慮的情緒。
“如果出現整容成癮的現象,則是心理疾病中的一種強迫行為,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例如,如果孩子總認為自己胖,反復去抽脂,這樣的強迫行為是和厭食癥相關的,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心理疾病。”尹洪影說。
“外貌不是決定性的,真正讓人幸福的,還是內心的修養。一個人的格局、涵養、品格等,是決定其是否生活幸福的長久關鍵變量。”李云歌認為,家長應該端正態度,同時加強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葉飛輪說,但也要理性對待。家長和孩子考慮整容之前要先正心,不要被社會上“整容要趁早”的錯誤觀念所俘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