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搜索
2018-10-01 08:55:10
好不容易迎來國慶長假,相信很多人都會在節日期間約見親朋好友大快朵頤起來!而雞、魚、蝦等都成了餐桌的主角,加上頻頻飲酒,冷熱、麻辣、油膩食物混搭,腸胃負擔加重,很多人都容易出現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狀況。那么,國慶期間如何注意飲食健康和衛生,遠離假日“美食綜合征”?在這里小編給您支幾招。
假日注意飲食安全
假期外出就餐時,應選擇證照齊全、內外環境整潔、餐飲具潔凈、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級別高的餐飲單位就餐,盡量不要選擇在路邊露天無證攤點用餐,以防食品中毒。
就餐時應注意葷素搭配,慎重選擇熟鹵菜、涼菜冷食、四季豆、野生菌等高風險食品,另外,吃火鍋時盡量避免生熟食品混雜擺放,防止交叉污染。切勿食用河豚魚和毒蘑菇等含有毒有害成份的食物。
同時,人們也應注意維護自身權益。在餐飲單位消費后,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并保存好消費憑證、就診記錄、檢驗報告、剩余食品、嘔吐物等相關證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新華社資料圖片
國慶飲食的正確打開方式
據半島網援引食品專家的介紹,節假日期間,人們注意飲食衛生的同時也要節制飲食,合理搭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注意飲食健康:
一、葷素搭配,酸堿平衡
節日期間,雞、鴨、魚、肉、蝦、蟹等動物性食物會比平日增多,雖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但攝入過多,會增加肝、腎負擔,而且動物性食物大多屬于酸性食物,攝入過量,會使血液偏酸,使人倦怠乏力,嚴重的還會發生酸中毒。所以不宜食用過多,同時要配以大量蔬菜、水果,保證葷素搭配,酸堿平衡。蔬菜水果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人體有多種調節作用。蔬菜水果為堿性食物,可以調節酸堿平衡。
二、糧谷類食品不能缺
要保證每日吃200至300克糧食。糧谷類是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經過消化轉化成葡萄糖提供熱能,安全又經濟。對飲酒者來說,喝酒時補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乙醇性脂肪肝的發生。選擇糧谷類食品,要注意品種多樣化,米面、豆類、薯類等粗細糧都要有,以使營養更加全面。
新華社資料圖片
三、三餐飲食規律有度
節日心情愉快,進食量大增,容易過貪過飽,晚睡晚起又打亂了三餐規律,常常是早飯不吃,中飯亂吃,晚飯多吃。這種做法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還可引起急性胃腸炎、急性胰腺炎、膽囊炎等多種消化系統疾病發生,易使血脂、血糖、尿酸等升高,使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痛風等慢性病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即使在節日期間,也應保持三餐有序有度。
四、零食、飲料要減少
聚餐、聊天、打牌時零食和飲料必不可少,但要注意控制攝入量。瓜子、花生、糖果等小食品中油脂、糖、鹽、香料較多,過多食用,會難以消化,導致腹脹、口干舌燥,甚至情緒激動;飲料含糖量較高,會使體內滲透壓升高,越喝越渴。因此,零食要少吃,飲料也宜換成清香的熱茶或新鮮果蔬汁。
五、戒煙限酒
節日也不宜開懷暢飲,但可以喝少量低度酒,最好是葡萄酒。同時,不要空腹飲酒,要吃些飯菜,以保護肝臟和血液循環。吸煙危害健康,親朋好友歡聚一堂時,為了自己和他人健康,更不應煙霧繚繞。
新華社資料圖片
專家支招擺脫假日“美食綜合征”
如果節假日暴飲暴食后患上節后“美食綜合征”怎么辦?對此,據新華社報道,醫生建議在節后調整飲食結構。
長沙市第一醫院神經醫學中心醫學博士周廣怡說,“美食綜合征”是節假日最容易患上的“節日病”之一,由于短時間食用大量雞、鴨、魚、肉等高蛋白食物,而出現頭昏、心慌等癥狀,有些人會表現為上肢麻木、下肢顫抖、腹部疼痛。
長沙市第一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主任醫師王愛民介紹,擺脫節日綜合征,要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搭配,如果人體血液呈酸性,人就容易疲勞,同時抵抗力也會下降。在食入酸性食物的同時,要吃些堿性食物,以求酸堿平衡。
王愛民說,不少人在節假日過多食用副食品,食鹽攝入就更多了,其血液中鈉含量偏高,不利于保持正常血壓,多吃含鉀較豐富的紫菜、海帶、香菇、蘆筍、豌豆苗、萵筍、芹菜等,能幫助鈉的排出。(綜合新華社、半島網、呼和浩特日報、蘭州日報、華西都市報等媒體相關報道)(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