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
2018-11-22 19:58:11
【原標題】傳播歷史文化 推動街區更新 胡同博物館 不只做“網紅”
↑東四胡同博物館的“印象瓦舍”
盡管沒有價值連城的稀世藏品,也沒有寬敞華麗的展陳環境,但位于東四四條77號的東四胡同博物館還是成了不折不扣的“網紅”。自開館以來,每天都有七八百人光顧這個小小的三進四合院。人們在這里找回老北京的記憶,品味胡同乃至整個四九城的文化。除了展示以外,胡同博物館還成為周邊居民的“會客廳”,讓社區重新“活”起來。
修舊如舊 最大限度保留原樣
從胡同西口進入東四四條,嘈雜聲逐漸遠去,灰色的磚墻盡顯古樸。位于77號的東四胡同博物館藏于其中,并不算十分招眼。
進門左轉,北側便是修葺一新的垂花門,書寫于上世紀的“全心全意為民服務”標語仍然清晰可辨。
“過去這兒是派出所,辦戶口就在里面。”91歲的郎老太太在女兒的陪同下,坐著輪椅專程趕來。在附近胡同里住了一輩子的她,對這里如數家珍,“真好,還是原來的樣子,看著特親切。”
穿過東四印象展區的時間回廊,45歲的呂先生仿佛又回到了兒時的街頭,聽著耳畔蟬鳴陣陣,看著眼前秋葉滿地,他感受著胡同里的四季輪回。推開印象瓦舍的小門,上百塊灰色瓦片與透明瓦片交錯串連,讓他震撼于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與交融。
“快看這個,多饞啊!”“可不是嘛!我小時候,胡同里頭好多賣豆汁兒的,還有炸灌腸,好吃著呢!”在文化探訪展區,67歲的林女士戴上耳機,聽著老北京小吃的叫賣聲,忍不住與同伴分享起記憶深處的畫面。
來到文化交流客廳,82歲的鄭老爺子坐下來觀看有關胡同的宣傳片,“別看我這么大歲數,今天還是第一次弄明白究竟什么是廣亮門、金柱門、蠻子門和如意門,長了不少見識。”
清朝福康安府邸的荷葉角背、古建構件博縫頭、明朝嘉靖年間的老城磚……歷史文化展區內,一件件老物件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目光,“這里有些是街道組織周末衛生大掃除時發現的寶貝,還有些是周邊居民聽說要建博物館,主動送來的‘傳家寶’。”東四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國忠表示,其中既有上世紀40年代父母結婚時置辦的衣柜,也有民國初期供養荷花用的水缸,甚至包括見證南新倉百年歷史的老米。
“我們在修繕四合院的過程中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包括門樓修復、門墩保護和影壁重建,都要請教專家,還對每件拆解下來的構建按照順位編號、對位排號,最大限度保留建筑原來的樣式。”張國忠談道,東四胡同博物館只是一個縮影或索引,“整個東四三條至八條在2015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本身就是一大片‘胡同博物館’,像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崇禮住宅、寶泉局東作廠、恒昌瑞記、四大恒等都在其中。”
是博物館 更是社區居民會客廳
事實上,東四胡同博物館并非首例。早在2013年,相距不遠的史家胡同博物館便開了先河。如今,這里的參觀者仍然絡繹不絕。
展廳中,130個院落的微縮景觀模型鱗次櫛比,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收音機、縫紉機、手表,七八十年代的組合式衣柜、黑白電視機、單缸洗衣機,讓許多人倍感眼熟,而胡同聲音小屋里,悠揚的鴿哨、自行車的鈴聲、抑揚頓挫的叫賣等數十種具有老北京特色的聲音,將人們拉回到那個遠去的年代。
不過,在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師、史家胡同風貌保護協會秘書長趙幸眼中,這座博物館的功能不僅是胡同文化展示廳,更是社區居民的會客廳和議事廳,“我們不僅要呈現歷史,更要展示胡同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例如規劃師跟居民一起去改造的院子,或者是藝術家和居民合力營造的花園,甚至是居民自己的口述史,這些都是‘活態’的東西,可以讓更多生活在這里的人找到歸屬感,從而更主動地參與到歷史街區的保護和更新中來。”
令趙幸感到欣慰的是,公眾對于博物館的參與已經延伸到志愿服務的層面,“目前館里的講解員有附近的居民,也有高校教師和學生,他們都是對胡同文化真正感興趣、有熱情的人,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博物館的存在,給他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作為一個了解北京歷史文化和當代發展的窗口,趙幸表示,史家胡同博物館已經積累了200多家文化合作的運營合作方,“這樣一個小小的博物館,讓大家聚集到了一起,都可以貢獻資源和力量。”
在西城區,類似的嘗試同樣在進行。從規模來看,位于琉璃廠鐵樹斜街的93號院博物館更加“迷你”,展廳的玻璃柜中,陳列著毛猴、兔爺、風箏等作品。院子里的白墻上,兩行黑色大字“讓世界了解中國非遺,讓中國非遺走向世界”格外醒目。自2014年成立起,這里便成為一個“非遺”文化展示和體驗的活動基地,讓這座老院落重新“活起來”。
觀點
公共空間形式可以更加多元
“胡同博物館的出現,反映的是整個北京城市更新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丁奇表示,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北京的胡同也經歷了很多輪的改造,“在清理胡同違建時,曾經有人發現一些胡同的墻皮多達四層,有刷墻的、也有貼磚的,但過去更注重外在的視覺效果,而現在,則是由表及里、從皮到瓤的更新,更關注內在需求的滿足。”
在丁奇看來,胡同博物館之所以受到歡迎,正是因為兼具兩方面功能,“從文化傳播來看,很多居民雖然在胡同里住了好多年,但未必能準確說出胡同有哪些講究,這就需要通過胡同博物館來傳播正確的知識,讓更多人了解老北京的歷史文化。從居民生活來看,傳統胡同里缺少老百姓的公共活動空間,而胡同博物館可以充當社區會客廳,讓老街坊有個坐在一起聊聊天的地方,同時發揮平臺作用,提高居民參與的積極性。”
不過,基于長期以來對胡同所做的研究,丁奇認為,胡同博物館未必適合大規模復制,公共空間的形式還可以更加多元,“比如磚塔胡同的磚讀空間,就是公共的閱讀空間,還有白塔寺的‘共享會客廳’,甚至是附近有情調的咖啡館,都能成為人們互動交流的場所。”
趙幸也提出,胡同里面的公共空間改造和提升有著無限可能,“像一些大雜院里的空地,過去由于缺乏協商機制,住戶會爭相占地,把很多東西堆在院子里,結果環境越來越差,陷入惡性循環。后來,設計師組織居民進行一場參與式設計, 共同探討如何分配空間、優化設計,還形成小院公約,選出小院管家,建立小院的公共維護基金,讓公共空間得到有效利用。”
“事實上,哪怕是菜市場,也有著巨大潛力。”趙幸表示,朝陽門南小街的菜市場改造中,重視藝術化的提升和文化功能的融入,在里面設置了菜市場畫廊,還有菜市場的小書攤,甚至舉辦了藝術展覽,讓一個原本可能臟亂差的地方,變成居民愿意在這里停留和交往的空間。
“歸根結底,還在于做好‘加減法’。”丁奇表示,“既要通過‘減法’去掉涂脂抹粉和粗制濫造的東西,露出胡同的本來面貌,展示真正的歷史和文化,又要通過‘加法’,增加老百姓的公共活動空間,滿足現階段的新需求。”(記者 宗媛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