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8-10-25 07:12:10
原標題:政企“打架”群眾挨凍 民心工程讓人“寒心”
內蒙古新左旗:極寒之地的供暖困局
時下,位于中國冬季最冷區域之一的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已開始全面供暖。然而,草原深處,一家供暖企業和地方政府持續多年的矛盾,讓近年來頻頻挨凍的當地群眾,心又懸了起來。他們擔心,這個供暖季會不會成為又一個“挨凍季”。
當地政府引進社會資金解決供熱問題,本是一件好事,但當年對供暖企業的允諾由于政策變化而無法兌現,導致政企多年“打架”,群眾因此受凍。為保民生,政府部門只能組織技術人員去應急接管。企業認為,“偷、強接管網”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政府則認為,企業不應在每年供熱期間用民生問題要挾政府。
有關專家表示,供熱行業具有壟斷性,又事關民生,共同的責任讓企業和政府必須風雨同舟才有可能化解供暖危機。
供暖季無處交費挨凍成最大心病
雖然國慶節前已開始供暖,但時至十月下旬,內蒙古新巴爾虎左旗(簡稱新左旗)百力閣小區居民單志忠仍不知該去哪里交費。
“錢都準備好了,就是沒人收,總覺得心里不踏實。”75歲的單志忠被凍怕了,他說:“2014年起,旗(縣)里開始頻頻出現供暖問題,女兒坐月子,都是靠電暖氣支撐的。有幾次到后半夜凍得受不了,家里人只好穿上衣服捂著被子起來坐著。”
單志忠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他是新左旗新寶力格蘇木(鎮)呼吉日諾爾嘎查(村)的牧民,原本打算到旗里安度晚年,享享清福,沒想到會遭這么大的罪,“早知如此,還不如在牧區蒙古包里生活。”
新左旗位于呼倫貝爾市西南端,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由于緯度較高,這里冬季最低溫度常常低于零下40℃。旗政府所在地阿木古郎鎮(簡稱“阿鎮”),是當地群眾最主要的越冬地,全年取暖期長達七個月,供暖是鎮上最大的民生問題之一。但近年來,挨凍卻成為當地百姓冬季的最大心病。
“去年冬天,更是變本加厲,一直到11月下旬也沒供暖,家家戶戶只能靠電暖氣度日。”永盛小區居民礎魯等人告訴記者,這種高寒地區11月下旬仍不供暖,甚至會威脅群眾生命安全。
新左旗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局局長馬風華說,去年冬天,負責給阿鎮供熱的內蒙古義龍熱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義龍公司”)直到11月下旬,有兩臺鍋爐還在檢修,導致鎮區80萬平方米小區供熱不達標,部分小區車庫和走廊暖氣凍裂,供熱管網低溫運行,存在供暖設施大面積癱瘓的危險,群眾反響極為強烈。
“在與企業多次溝通無果的情況下,旗里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城鎮供熱條例》相關規定,于2017年11月23日對熱力企業啟動了應急接管,并于幾小時后完成搶修,實現正常供暖。”馬風華說,為了保證去冬今春的供暖,一直到供暖期結束,旗里才把企業交還義龍集團。
得知應急接管已結束,當地群眾再次開始擔憂。
“大家都受夠了,每年受冷挨凍,凍得住院吃藥,誰給負責?”樺楓逸城住戶牡丹說。
億噸煤田成泡影政企矛盾漸升級
作為新左旗招商引資引來的企業,最初政府和企業間也曾有過一拍即合的默契。“基于互相信任,供熱項目甚至在只有口頭協議時就已開工建設。”內蒙古義龍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忠義說,該項目共投入1.7億元,2011年春季開工建設,2012年10月開始供暖。
“由于建設用心、起點較高,項目投入使用后,呼倫貝爾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在現場調研了兩個多小時,詳細了解各個環節,并對新左旗引進社會資金解決供熱問題的做法予以表揚。”提起當年的場景,趙忠義的臉上難掩得意之情。
然而,不到一年光景,情勢就急轉直下。義龍集團發現,供熱項目建設協議書根本無法正常履行。
原來,2011年6月,在義龍集團與新左旗政府簽訂的《新左旗阿木古郎鎮集中供熱項目建設協議書》中,雙方約定:新左旗政府負責為義龍集團“辦理無償配置位于阿木古郎鎮南五一牧場處的壹億噸煤田,以作為對義龍集團供熱投資運營虧損的補償,并負責辦理相關手續”。
“當時考慮供熱企業距產煤區較遠,需要去200公里外運煤,而旗里煤炭儲量達1000多億噸,因此制訂了該計劃。后來政策有變,上級部門認為供熱項目不符合配置條件,該計劃只能擱淺。”馬風華說,義龍集團對此意見很大,一直想要討個說法。
“就是奔著煤田去的,要不然也不會投資這么多錢建熱力公司。”對于初衷,趙忠義直言不諱,他表示,關于此事,旗政府至今也沒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復。
趙忠義說,到了2013年,雙方矛盾開始進一步激化,當地新任政府領導不再承認之前政府與義龍公司簽訂的協議、文件,決定將應由供熱企業施工的三級管網工程外包出去,且未經義龍公司同意,強行將供熱管網打通,與未經驗收合格的第三方新建管網相連接。趙忠義說:“由于施工管網工程質量不合格,導致熱力公司供熱受阻溫度不均勻,企業無法保障正常供暖。”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新左旗阿木古郎鎮集中供熱項目建設協議書》上看到,當初作為甲方的新左旗政府的確與乙方義龍公司約定:“對于新建工程的入網,乙方負責建設連接主管線和換熱站的支管線;入戶管線由乙方做出預算,開發商審核、付款,義龍公司施工。”
有業內人士表示,義龍公司若能承建三級管網,確實可以賺到一部分利潤,后來這部分利潤也沒了,雙方只能撕破臉皮。
“后來發現這部分條款侵害了第三方開發商的權益,政府部門無權強制開發商選擇施工方。”馬風華表示,都是歷史遺留問題所致,當初的協議存在瑕疵,開發商覺得義龍公司報價高,不同意由他們來施工建設,旗里也沒什么辦法。
“義龍公司與用熱單位因供熱管網收費等原因產生矛盾,寒冬時節不給一些小區供熱,致使百姓無法生活,為保民生,政府部門只能組織技術人員去接管。”馬風華強調,旗里確實有38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沒有與義龍公司簽訂正式供熱合同,但政府出面組織硬性接通的面積僅有4萬平方米。無論是強制接網,還是后來的應急接管企業,目的都是為了保證民生,政府部門的做法無可厚非。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隨著近年政企關系日趨緊張,當地政府不得不開始考慮“后路”問題。根據協議要求,義龍公司成立后,在其可以滿足阿鎮供熱要求的條件下,當地政府在供熱規劃區范圍內不再批準建設新的熱源及供熱公司。如今,新左旗政府已擴建2002年建設的甘珠爾熱力公司作為第二熱源。據知情人透露,第二熱源的管線已接至義龍公司主管線附近,一旦出現大規模停暖等異常情況,政府隨時可能強接主管網并啟動該熱源。
“兩本賬”相差懸殊政府“期待”成被告
新左旗旗委書記布仁貝爾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為確保冬季供熱長期安全,從根本上解決問題,2018年春節取暖期結束后,新左旗政府曾推薦一家國企對義龍熱力公司資產進行收購,但義龍集團并不同意。
“即使收購,也必須得先把遺留問題解決了再說。” 趙忠義堅稱,“偷、強接管網”給義龍公司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入網費無法收取,供熱單位與取暖戶之間無法簽訂正常的供用熱合同,義龍公司不掌握供暖數據,無法收費。他表示,2018年供暖季開始已有一個月,目前僅收到“公家單位”交上來的400多萬元取暖費,“現在煤炭價格挺高,這點錢根本撐不了幾天,走一步看一步吧。”趙忠義說。
“用戶交費購暖,本來是正常的事,但政府部門的介入,擾亂了市場,導致百姓互相攀比,產生‘你不交我也不交’的心態,許多用戶已5年沒交費。2017年,義龍公司僅收上來28萬元取暖費。”趙忠義抱怨道,若政府不徹底解決遺留問題,以后根本無法收費。
按照義龍集團的測算,旗政府及用戶多年來欠下的入網費、取暖費、違約金、罰款等費用已達6.7億多元。
但新左旗的一些干部卻認為,義龍公司多年來供暖不達標,從供熱效果上人為制造技術問題,導致用戶近年來多次挨凍,百姓有怨氣,這才是收不上取暖費的重要原因。
“自2014年開始,每到供暖期前,企業都提出熱費收繳不上來,缺少運營資金,考慮到民生問題,旗政府近幾年已先行墊付、支付給企業取暖費和供熱補貼近2億元。”新左旗副旗長張雙林說,企業的種種做法嚴重違反供熱管理相關規定,漫天要價的做法也無法得到旗政府的支持,按照旗政府部門初步估算,目前旗里用戶欠義龍公司取暖相關資金約為5800萬元左右,根本不存在6.7億元之說。
“我們是法治社會,無論是配置煤田問題,還是入網費、取暖費等問題,義龍公司均可以通過訴訟手段來解決。”新左旗旗長海青說,目前這種局面既傷害了百姓利益,又給政府和企業造成了不良影響,“不是說‘新官不理舊賬’,地方政府違約可以承擔法律經濟責任,期待義龍公司通過訴訟解決問題,而不要在每年供熱期間用民生問題要挾政府。”
“協議仍在履行,旗政府不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反而將責任推到法院,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趙忠義表示,經商30多年來,從沒與人打過官司,這次也不想與地方政府對簿公堂。
雖然趙忠義不想走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但由于新左旗供暖問題而引發的官司已不可避免。2018年8月,新左旗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局對義龍公司提起訴訟,索要2017年秋季預付給該企業的4000萬元供熱運營費用,理由是:義龍公司未能如約完成“2017年至2018年的供熱義務”,且亦未將此款全部用于供暖支出。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維護旗住建局的合法權益,故將案件訴至法院。
重權重利更須重責風雨同舟化解危機
2016年5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巡視二組在對新左旗反饋問題時表示,阿鎮供熱項目決策不慎,多年來在產權關系、工程決算、管理運營上與承包商糾紛不斷。
有專家學者表示,這起發生在新左旗的政企經濟糾紛,是過去地方政府“拍腦門”和指令化行事方式的縮影。“過去有些地方政府官員一拍腦門就敢做重要決定,既不依法也不依規,制定出一些執行不了或者混亂的規則,埋了不少‘地雷’,政府職能和權限調整后,這些‘地雷’開始爆炸了。”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光軍說。
于光軍認為,傳統的管理模式下,政府權力的邊界不清楚,缺乏對權力合法性來源的認識,缺乏對行使權力必須承擔責任的承諾。“以資源換投資,是原來各級政府招商引資,推進公共事業發展的重要方式。除了許諾給資源外,由于過去政府權力邊界模糊,管理松散,做出了一些無法兌現的承諾,這就需要勇氣和智慧來面對和破解。”
于光軍認為,配置煤炭及三級管網建設權問題是“不可抗力”和政府決策失誤所致,后來的“強接管網”等問題為緊急情況下的“非常手段”,這些需要雙方在客觀理性前提下進行協商解決,委托權威機構進行評估。供熱行業具有壟斷性,又事關民生,共同的責任讓企業和政府必須風雨同舟才有可能化解供暖危機。
“就目前情況而言,亟須簽訂一份新的協議,讓雙方重回正軌。”于光軍說,在法律框架下履行新協議,明晰雙方責任義務,讓無辜卷入政企糾紛的上萬百姓不再因此受凍。“其余問題,可不斷向前追究責任,在終身追責制度下,終歸會有人承擔相應的責任。”(記者 鄒儉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