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18-12-18 17:33:12
12年翻山越嶺 為FAST找到獨一無二的家
沒有南仁東,很難想象“天眼”會佇立于世。
親 歷
本報記者 劉園園
“美麗的宇宙太空,正以它的神秘和絢麗,召喚我們踏過平庸,進入無垠的廣袤。”“天眼”之父南仁東生前對蒼穹的深情表白,令人動容。
南仁東生前曾任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沒有他,很難想象“天眼”會佇立于世。
二十多年來,從FAST的選址、立項、可行性研究,到指導各項關(guān)鍵技術(shù)的研究以及模型試驗,南仁東似乎為這只“天眼”著了魔,把余生精力毫無保留地給了它。
故事得從1993年講起。
那年,日本東京召開國際無線電科學聯(lián)盟大會??茖W家提出要建設下一代射電望遠鏡,為10年、20年后的射電天文學發(fā)展做打算。
“咱們也建一個吧?!眹H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望遠鏡,時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副臺長的南仁東則和幾位同仁提出一個大膽的方案——在中國建造直徑500米、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當時,中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口徑只有不到30米。
說干就干。從這么一句話開始,南仁東把自己與“天眼”牢牢綁在了一起。
1994年,南仁東開始主持國際大射電望遠鏡計劃的中國推進工作。從此,年近50歲的他再也停不下來。
在國際上,用鋼結(jié)構(gòu)建造的射電望遠鏡,口徑突破100米已經(jīng)是工程的極限。想建更大口徑的望遠鏡,就要選擇一個又大又圓的坑,依靠地勢來實現(xiàn)。貴州的喀斯特地貌,坑洼無數(shù),成了天然的候選目標。
為了在貴州喀斯特地形區(qū)找到一個完美的臺址,南仁東像個農(nóng)民一樣,拄著竹竿,挽著褲腿,爬上爬下。從1994年到2006年,這個挑剔的老頭兒用12年時間找到了自己心目中“最獨一無二的洼地”。
2007年,F(xiàn)AST終于正式立項。南仁東更拼命了。
FAST工程的艱難程度遠超想象,關(guān)鍵技術(shù)又無先例可循。而且,工程涉及天文學、力學、機械工程、電子學、測量學,甚至巖土工程等各個領域。南仁東生前曾多次跟老同事斯可克提起,F(xiàn)AST項目做不好,他沒法向國家交代,所以不敢有半點疏忽。
FAST工程副經(jīng)理兼辦公室主任張蜀新曾拍過一段南仁東在工程現(xiàn)場的視頻。南仁東穿的與施工工人無異,馬不停蹄地奔走在工程的各個細節(jié)查看。他表情嚴肅,聲音沙啞,不停地向施工單位提建議、挑毛病。
2010年,F(xiàn)AST曾經(jīng)歷一場近乎災難性的風險——索網(wǎng)疲勞問題。當時購買的鋼索進行疲勞實驗后,沒有一例能滿足FAST的使用要求。FAST反射面的結(jié)構(gòu)形式也因此遲遲定不下來。南仁東寢食難安,天天與技術(shù)人員溝通。經(jīng)歷近百次失敗后,他終于帶領團隊研制出滿足要求的鋼索結(jié)構(gòu)。
8000多個日日夜夜,F(xiàn)AST就像南仁東親手拉扯大的孩子。作為首席科學家,南仁東主導和參與了FAST項目每一個工程難題,帶領FAST渡過一次又一次危機。
“南老師對FAST是如此了解,從最初討論到每一個細節(jié)設計,所有關(guān)鍵技術(shù)他都了如指掌?!痹S南仁東讀博士后的岳友嶺回憶。
FAST饋源支撐塔開始安裝時,南仁東立志第一個爬上每一座塔的塔頂。他確實這樣做了。對南仁東的這份執(zhí)著,F(xiàn)AST工程饋源支撐系統(tǒng)副總工程師李輝曾感到不解。后來回想起南仁東在塔頂推動大滑輪的情景,他明白了——老人是在用特殊的方式擁抱FAST啊!
2016年9月FAST竣工儀式上,一段宣傳片介紹了FAST二十幾年來從無到有的歷程。岳友嶺從視頻中看到了南仁東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萬千:南老師拄著竹竿,翻山越嶺為FAST選址時,頭發(fā)和胡子還是黑的。2017年9月,離“天眼”竣工不到一周年,為它把青絲熬成白發(fā)的南仁東永遠閉上了雙眼。
2018年9月25日,在“天眼”竣工兩周年之際,經(jīng)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于1998年9月25日發(fā)現(xiàn)的國際永久編號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南仁東星”。
南仁東這個名字,將永遠與“天眼”交相輝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