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
2018-12-29 07:59:12
讓孩子上名校,幾乎是所有家長的夢想。但怎么把優質教育資源送進每一個孩子的童年,確實是教育部門最為難的問題之一。如果名校像孫悟空一樣會分身多好!杭州市西湖區真就這么去嘗試了,他們的招數叫:“名校集團化”。
1 名校成為“孵化器”
“名校+”的“1.0模式”,始自求是小學,這是西湖區探索連鎖辦學的“東風第一枝”。以“名校+新校”的辦學模式,求是小學帶起了競舟小學、星洲小學。其后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團于2002年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個公辦基礎教育集團。
求是教育集團如今共有學校6所,老師約350名,學生約5800名。其中兩所已經實現相對獨立管理,并作為新母體輸出優質資源在區域內產生輻射效應。
求是的名聲越來越響,有人提出:“名校集團化做得這么好,能否去更偏遠的農村帶帶鄉村學校?”
順應需求,2011年西湖區教育局推出“名校+”2.0版——打造城鄉緊密型教育共同體,把名校和鄉村學校聯合在一起。首批組建杭十三中教育集團-周浦中學、學軍小學-轉塘小學等緊密型教育共同體4個。從育人理念、教育方式到校園文化,名校對鄉村學校的浸潤式改造是全方位的。
2017年,“名校+”模式再度升級到“3.0”,邁進全域優質新時代。“+新校”“+普校”多型共生、名校聯盟帶動多校共融,集團下屬學校成為了集團化辦學的“新母艦”,組建起新的共同體。當年名校孵化的新優質學校,如求是競舟、嘉綠苑小學等,都陸續從原來的名校母體中獨立,開始帶領新校。
19年三次升級,“名校+”在西湖之畔成風。“2019年西湖區將開辦的10所新學校均已找到領路的名校。”西湖區教育局局長馬冬娟說。
2 辦一所、優一所、強一所
創辦于2001年的嘉綠苑小學,曾是文三教育集團的一個下屬校區。2015年,它從集團分離出來,成為一所獨立管理的學校;2017年它成為“新母體學校”,接管了三墩北地塊的新建學校,開始發揮名校示范引領作用。
從“子體學校”到“獨立學校”到“新母體學校”,嘉綠苑小學校長鄭祖耀說:“伴隨著學校的成長,教師的舞臺更大了、積極性更高了,全校師生的自信心更強了。這是學校、教師、學生三方共同成長的歷程。”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西湖區實施連鎖辦學的中小學和幼兒園有25所,涵蓋了67個校(園)區,有效拓展了優質教育資源。優質教育覆蓋率提高到了95.4%,受益學生達到全區中小學學生數的97%。
對老百姓來說,名校集團化帶來的最顯著好處,就是孩子就近享受優質義務教育,入學機會更加均等。
根據統計,隨著教育質量的普遍提高,西湖區農村薄弱學校的生源流失率大大降低。首批4所受援學校的2012年計劃生源中,外出報考民辦學校的比例較前一年下降了10%,兩年后下降至2.3%。2013年至2016年西湖區義務教育鞏固率均為100%,全面實現了“零擇校”目標。
名校集團化,還使得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難題有了破解之策。2014年西湖區義務教育段學校在讀外來人員隨遷子女22766名,符合就讀條件的外來務工子女入學率達100%。
“在名校帶弱校的過程中,弱勢學并非只是‘吸收’的一方,也可以為優勢學校發展提供啟發性經驗。我們更強調薄弱學校在名校的影響下,縮短成長期,找到有自身特色的改良道路。”馬冬娟說。
3 平衡“量”與“質”
名校集團化如何可持續發展?西湖區教育局的兩件法寶是:培優,整體素質“提”上來;交流,優質資源“動”起來。
——建立健全覆蓋全員的校長和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西湖區以教師工資總額的3%保障教師培訓經費,并逐年增加;出臺教師培養政策22項;實施“一攬子工程”,關注全體教師發展,整體培養教師隊伍。
——出臺區域內校長和教師定期流動制度。借力組織調配、名師培養等途徑,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健全城區骨干教師到農村支教和農村優秀教師到城區掛職制度。以2015年為例,全區交流395人,占義務教育段教師總數的10.2%。同時,規定城區中小學新任校長須有農村學校或相對薄弱學校工作經歷。
當然,一所名校不可能無限擴大校區。怎樣才能在規模擴展中讓名校之“名”不褪色,優質教育資源“可再生”,是名校集團化發展的難點和重點所在。
馬冬娟認為,在集團化辦學過程中,優質教育資源會經歷一個相對“稀釋”到重新“濃縮”的過程,這就需要學校組織管理能力和效率的協調提升,找到量與質的最佳平衡點。
來源:《半月談》2018年第24期,原標題《當名校學會分身術:杭州西湖區“名校集團化”之路》
作者:陳文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