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19-01-23 09:13:01
北京時間1月22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學院許曉東課題組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題為“一個具有朊病毒特性的病毒表達因子(A viral expression factor behaves as a prion)”的研究論文。這標志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朊病毒、特別是病毒朊病毒研究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許曉東副教授說,朊病毒最初是在動物中發現的一類具有感染性的蛋白。這種蛋白發生錯誤折疊后能在動物間傳染,導致動物神經系統的疾病。上世紀引起人們極大恐慌的瘋牛病就是一種朊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這類蛋白能對抗對高溫和其他化學試劑的滅活,所以在臨床上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傳染性病原。1997年美國生化學家斯坦利·普魯西納因發現朊病毒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與最初發現這類蛋白時的認知不同,后來發現的此類蛋白并不都有致病性,有些朊病毒還能幫助人們抵抗病毒的感染。這類不致病的朊病毒不僅存在于動物中,在真菌中也有發現。由于看到了朊病毒溫情的一面,科學家們就推測,朊病毒應該廣泛存在于各類生物中。但遺憾的是,到現在為止,科學家也沒有建立簡便易行的辦法搜尋朊病毒,幾十年間發現的朊病毒寥寥無幾。
201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蘇珊·林奎斯特院士課題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報道了第一個在植物中發現的朊病毒。緊接著的2017年,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在《科學》雜志上報道了第一個在細菌中發現的朊病毒,他們認為朊病毒在23億年前就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
此時此刻的結果似乎很完美了,動物、植物、微生物中都發現了朊病毒的蹤影。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他們能廣泛引起動植物的疾病,如人類的天花、麻疹、流感、艾滋病等等。那么,有別于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病毒到底能不能產生朊病毒呢?這引起了許曉東的思考,他和研究生南昊在研究昆蟲病毒時發現,病毒的一個蛋白具有非常明顯的朊病毒特性,并且這種特性能控制病毒在細胞中是立刻繁殖還是暫時按兵不動。這種有趣的現象可能是病毒對抗昆蟲的一種策略。
此間專家認為,病毒中朊病毒的發現,使科學界中朊病毒廣泛存在的假說最終得到了確證。
許曉東表示,隨著人類壽命的不斷延長,老年癡呆病發病率越來越高。這個醫學難題的一個原因就是病因不清。令人振奮的是,科學家們發現了老年癡呆病與病毒的感染相關。許曉東課題組根據這些研究基礎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既然病毒可以產生朊病毒,那么老年癡呆病就有可能是病毒的朊病毒引發的神經系統疾病。如果這個假設一旦證實,那么,老年癡呆病的防治就有了希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