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網
2019-02-07 16:47:02
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道 海外媒體近日關注到,中國的技術繁榮正在改變新春慶祝活動,包括在網上點年夜飯、發電子紅包等,這些都折射了時代的變遷。當然,對很多人來說,以什么方式過年無關緊要,關鍵在于和誰一起過年。
老傳統洋溢濃濃年味
埃菲社2月4日報道稱,春節來了,中國人按照習俗張燈結彩、穿上喜慶新衣、打掃房屋迎接新春,去除厄運。
傳統信仰在中國仍然根深蒂固,過年時人們依然喜歡在家門口或店鋪門口掛上喜慶的紅燈籠或張貼代表福氣好運的年畫和裝飾。
象征著福氣的大紅“福”字裝飾畫最為常見。北京姑娘張小姐告訴埃菲社記者,“福”字倒貼表示福到了。
報道認為,所有春節裝飾和慶祝活動都離不開在新年祈求好運的目的。今年是豬年,豬在中國代表繁榮昌盛,可愛金豬的各種裝飾畫已經出現在中國各個大街小巷、媒體和網絡中。
豬也是各大城市新春慶祝活動的主角。上海豫園新春民俗藝術燈會熱鬧非凡,其中不少花燈就以豬為原型,象征繁榮昌盛的傳統燈籠也是掛滿墻壁,還有數十個栩栩如生的人物花燈。
春節期間大部分商店和餐館都會停止營業,讓店員休息,北京和上海的城市街道呈現出往日難得一見的清靜和空蕩。
春節的另一個習俗是穿新衣,這象征富有。人們參加家庭聚會,享受美酒美食,或者親朋好友聚在一起。
報道稱,這個節日的另一個主角是紅包。人們發紅包給家人朋友,祝愿大家新年財源廣進,這也是“傳播”好運的一種方式,紅包數額無需太大,心意更重要。
張小姐介紹說,家里需備上代表繁榮的橘子,招待春節來訪的客人。人們還要在節前打掃房子和修剪頭發,以示除舊迎新。年底要清除債務,大家和氣相處。
在中國,春節家庭團聚還意味著無數外出謀生的人要返回家鄉。當局預計從1月21日開始至3月1日結束的40天“春運”將運輸旅客約30億人次。
德國《明鏡》周刊網站2月4日報道稱,根據傳統的農歷,中國的新年從2月5日凌晨開始。在這個最重要的中國家庭節日里,尤其農村會放很多鞭炮。
報道稱,為了與家人一起慶祝農歷新年,數億中國人返回了家鄉。這一旅行浪潮通常被稱為“世界最大規模的年度人口遷徙”。
人們在除夕夜享用豐盛的年夜飯,還一起吃餃子。餃子讓人想起古代元寶,據說會帶來財富。電視上播放長達數小時的春晚,那被認為是全年的電視高潮。人們還喜歡用紅包發放壓歲錢。
乘坐飛機和火車旅行的中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根據中國政府的計算,預計航空旅行人次將比去年增加12%,達到7300萬人次;火車旅行人次將增加8.3%,達到4.13億人次。據估計,在春節期間,中國將有700萬人次出境旅游。
報道認為,人們可以指望今年是一個好年頭。“豬年”預示著好運和成功。豬在中國和歐洲都被視為幸運和財富的象征。
2月5日,大年初一,民眾在北京地壇公園逛廟會。(路透社)
新年俗折射時代變遷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5日報道,中國的技術繁榮正在改變新年慶祝活動。但用什么方式過年無關緊要,關鍵在于你和誰一起過年。
今年農歷新年,蒂法妮·陳(音)將嘗試某種非常規的事情,為家里的聚會訂一桌年夜飯。
過去,在北京工作的陳會回到位于中國東部安徽省的老家合肥過年。她的家人以傳統方式慶祝這個節日,在除夕當天從頭開始制作一頓豐盛的家宴。
報道稱,但最近幾年,態度發生了變化。她的母親覺得烹制一整桌菜肴是件苦差事,她受夠了油煙。今年,陳的母親決定到北京看望女兒。
為了讓慶祝活動得以進行,陳開始尋找餐館,想訂一桌年夜飯,但發現餐館已經爆滿,家人又不想在寒冷的夜晚出門。于是,她登錄一款外賣APP,搜索“年夜飯”。
陳說:“我竟然找到了不少結果,現在這顯然是真實可行的事情。”
報道稱,方便地訂購外賣餐食是技術正在改變中國人過年傳統的眾多方式之一,而這種變化已經被所有年齡段的人們——而不只是在過去25年來已變得無處不在的新發明陪伴下長大的一代人——所接受。
人們利用APP尋找適合于春節聚會的各色套餐——從北京烤鴨到火鍋到普通炒菜。
報道認為,在中國,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劃動訂購外賣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一些家庭中取代了自己在家制作膳食的傳統。
在春節之前的幾天和幾周里,社交媒體上開始充斥各種廣告。一則廣告寫道:“不想讓父母因為在家做飯而勞累?訂不到餐館而且也不希望吃飯后清理打掃?吃一頓送上門來的年夜飯怎么樣?這些問題都將不成問題。”
春節前一周,在熙熙攘攘的深圳北站,一位父親行色匆匆地趕乘火車,他一手提著行李,另一只手里拿著一個沒有拆封的藍牙音箱。
嚴建龍(音)來自湖南長沙。他在廣東深圳工作,是一名設計師,供養著老家的一家人。今年他沒有帶地方特產作為回家的禮物,而是希望為自己10歲的兒子買點高科技的東西。他說:“我聽說他現在喜歡這樣的禮物。他迷上了唱歌,這個音箱可以連上他的手機。”
報道稱,其他人也持同樣的觀點。在火車站一家出售手機、耳機和電子玩具的商店內工作的陳志揚(音)說,農歷新年期間,機器狗和無人機等自動玩具是他店里所有商品中最受歡迎的。
一個重要的傳統——孩子們過年時收到裝在紅包里的壓歲錢——未能逃脫現代浪潮的波及。按照傳統,紅包是在過年期間發放的。而中國即時通信工具微信有一項功能,可以讓人們通過電子“紅包”直接向他人打錢。自2014年推出以來,這項功能的受歡迎程度逐年提高。
最近網上不脛而走的一張圖片或許最好地證明了時代的變遷。在圖片中,兩名脖子上掛著二維碼卡片的學步幼童面對鏡頭。圖片說明寫道:“很多人身上已不帶現金了。為了不影響孩子收壓歲錢,盡早給孩子們準備二維碼。”
社交媒體上有人質疑技術是否改變了過年的氛圍,以及這是否意味著人們已經變得懶惰。蒂法妮·陳說:“我認為,技術改變的只是形式。你用什么方式過年無關緊要,不管你是在家吃,在外面吃,還是訂餐——關鍵在于你和誰一起過年。”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則認為,對于全世界的許多人來說,在所有中國傳統中,最先進入腦海的便是紅包。紅包通常由已婚夫婦送給單身者,以及由長輩送給年輕人——一般是年齡25歲以下或沒有工作的年輕人。在辦公室里,老板們通常會自掏腰包給員工發紅包,作為預祝來年交好運和財運的一種表示。
該網站認為,隨著2014年數字紅包的推出,紅包經歷了又一輪的現代化過程。分析師估計,在2018年有超過7.68億人使用了微信的數字紅包功能,向自己的親朋好友發送紅包。
預計在2019年春節期間,將有無數的數字紅包被發放。數字紅包現在成為中國轉向數字支付的又一個例證。
報道稱,收款二維碼在中國商店中無處不在,構成了中國不斷壯大的無現金社會的重要部分。紅包習俗已經跟上這種變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