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
2019-02-28 14:05:02
半月談評論員 郝嫻宇
在脫貧攻堅中,一些基層干部在扶貧工作過程中自掏腰包的現象并不少見。部分扶貧干部反映,一些扶貧干部為完成各種幫扶工作、獲得貧困戶的“認可度”,會自己掏錢幫助。
有些貧困戶因此相互攀比,覺得給錢少的幫扶干部克扣了他們的錢,甚至部分貧困戶不給錢就不配合扶貧干部工作。資助貧困群眾本是好事,卻導致了另外一種社會效果。對此,扶貧干部們頗有怨言。
扶貧工作是一場硬仗,也是硬任務。不少干部為完成工作指標,不得不自掏腰包幫扶貧困戶,很多時候是無奈之舉。
據半月談記者報道:一些地區的個別貧困戶,對生活要求不高,面對扶貧干部幫扶,積極性也不高。對此,扶貧干部只好拿錢拿物與貧困戶套近乎。
扶貧干部待遇條件本就有限,自掏腰包更加重經濟負擔。況且,扶貧干部個人救濟扶得了一戶兩戶,卻扶不了千家萬戶。
扶貧工作要順利開展,既要依靠國家的扶貧政策,關鍵還得靠貧困戶自己去奮斗。扶貧干部自掏腰包,對扶貧工作而言無疑是“治標不治本”,不僅起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助長貧困戶“等靠要”心理。
即使有干部出于同情為扶貧自掏腰包,也不宜過度提倡。有些干部出于個人感情自費為貧困戶脫貧一解燃眉之急可以理解。但為完成指標、落實任務而被迫進行的“自掏腰包”式扶貧,決不能成為風氣。
當前扶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地要想做好扶貧工作,不僅要重視扶貧任務的成效,更需關注扶貧干部的工作狀態。
各地應加大財政對貧困群眾的轉移支付力度,避免干部被扶貧工作“綁架”,更不要強制扶貧干部自掏腰包看望貧困戶,切實減輕干部扶貧壓力。同時,理順扶貧考核評價機制,別讓基層扶貧干部流血流汗又流淚。
扶貧不是慈善救濟,而是要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基層干部幫扶,能夠起到的是引導作用,不是保姆式扶貧。
扶貧真正扶的是志,自掏腰包只能做一時的幫扶。扶貧干部要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多坐坐,多聊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他們樹立“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觀念,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思想改變了,扶貧的意義才能真正體現。
另外,對極少數問題戶、刁難戶,幫扶干部也不要怕,要注重同駐村工作隊、村社干部溝通,完善硬件資料,學會保留證據,用事實說明一切。
一些基層扶貧干部也要擯棄心浮氣躁心態,讓走馬觀花、給錢給物式的行為少一點,讓雙腳雙手插入泥土、推心置腹的交流時間多一點。
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沉下去用心幫,取得比較明顯實在的效果,大部分群眾是會認可的。只有這樣,扶貧中的干群關系才會更加和諧,扶貧道路才會更加順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