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04-16 11:20:04
新華社上海4月16日電 題:長三角演繹智能經濟的“東部崛起”
新華社記者周琳
研究機構發布的人工智能算力排行前五城市榜單中,長三角城市有3個在列;當前三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位于長三角……人工智能在產業鏈條相對完整、創新最具活躍度的長三角地區發展如魚得水,這里正在演繹智能經濟的“東部崛起”。
長三角為AI提供基石
人工智能發展依賴三大基石:算力、算法和數據,這三點在長三角都有超前布局。
近日,國際數據公司和浪潮集團聯合發布了《2018-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公布了中國TOP5計算力領先的城市名單,排名前五依次為杭州、北京、深圳、上海和合肥。
算法方面,位于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貢獻了科大訊飛、寒武紀、云知聲等眾多“科大系”企業;百度自動駕駛、阿里巴巴城市大腦、騰訊醫療影像等五大國家級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一大半布局在長三角地區。
數據方面,借力于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數據的跨區域共享正進行頂層設計,為人工智能落地提供可持續的“燃料”。合肥、杭州等都是全國較早成立大數據管理相關機構的城市,上海出臺《上海市加快推進數據治理促進公共數據應用實施方案》,公共數據的歸集和跨部門共享應用都有了明確的路線圖。
創新的生態在這里快速集聚。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一大批全球人工智能創新項目在上海簽約落戶,亞馬遜宣布在上海建立AWS人工智能研究院,微軟成立上海研究院暨微軟-儀電人工智能創新院,科大訊飛成立上海人工智能及腦科學研究院。
AI找到絕佳試驗田
人工智能的機會在產業互聯網,“AI+”如同一個工具,能為金融、醫療、交通、制造等眾多傳統行業降本增效。在這一點上,長三角地區得天獨厚。
“我們把總部放在上海,是因為這里離客戶最近。”AI金融企業氪信科技創始人朱明杰說,AI是金融機構提升智能風控能力的關鍵。
從產業布局看,長三角地區的AI企業涉及面廣泛。“智能眼”——依圖、商湯的人臉識別,圖麟的工業視覺技術;“智能耳”——科大訊飛、騰訊的語音轉錄翻譯;“智能腦”——聯影的AI輔助診斷,杭州城市數據大腦;“智能芯”——寒武紀的通用AI芯片,樂鑫的物聯網核心通信芯片;“智能腿”——西井的無人重卡等應用,在安防、會務、醫療、教育等領域落地開花。
“合肥在人工智能發展上有機遇、有優勢,也有條件、有基礎,完全有信心走出一條新路。”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說,合肥發展最鮮明的特征就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近年充分發揮科研實力強、科技人才多、營商環境好等綜合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上海人工智能的發展,初步形成以徐匯濱江、浦東張江等重點創新示范區引領,楊浦、長寧、閔行、靜安等區域聯動的發展格局。”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說,未來將在關鍵核心技術、應用場景開發、培育產業集群、集聚全球創新要素上加快突破,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加快向人工智能“上海高地”進軍。
讓AI再多“試”一會兒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批人工智能專業建設資格,其中長三角有9所,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等,人才這一核心競爭力優勢凸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年開設了人工智能本科學科,考慮到學科的綜合性和交叉性,采用‘X+2’的模式,從大三進行人才遴選,2019年下半年將迎來學校第一批人工智能本科專業畢業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教授查正軍說。
目前,上海、安徽、浙江、江蘇相繼出臺AI產業相關行動規劃。在上海建設人工智能國家高地的重要承載區之一徐匯區,以最高2000萬元補貼AI企業;安徽提出到2030年,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浙江擬設立10億元人工智能人才產業發展母基金……
專家認為,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歷程中,城市AI布局不妨耐心一點、種一粒種子,讓AI再多“試”一會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