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9-05-09 13:52:05
2022年冬奧會44項工程已開建
雪車雪橇中心賽道8月初現雛形 國家速滑館目前正進行屋面安裝等工作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正在進行賽道的混凝土噴射作業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北京2022年冬奧會即將迎來倒計時1000天。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市重大項目辦獲悉,由北京市負責組織建設的2022年冬奧會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共52個項目,目前已開工建設44項,總體開工率85%。
據介紹,44項開工項目中,新建場館8項、改造場館5項、臨建場館1項、配套基礎設施26項、其他配套4項。其中,有14項位于北京賽區。被稱為“冰絲帶”之稱的國家速滑館,已完成了場館屋面索網結構張拉工程,標志著國家速滑館索網—環桁架結構體系正式形成,目前正在進行屋面安裝、二次結構砌筑、設備管道安裝工作,年內將實現“絲帶飛舞”。
首體綜合訓練館正在進行二次結構砌筑、外幕墻龍骨搭建及設備管道安裝。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進入冬奧會冰壺場館全面改造階段,計劃于2020年7月完成場館永久設施改造任務,滿足舉辦冬奧會測試賽的需求。北京冬奧村人才公租房正在進行地下結構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將實現結構封頂,2020年底基本完工。
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還介紹,首鋼滑雪大跳臺中心和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等兩個項目計劃于今年完工。
位于延慶賽區的4座新建場館均已開工建設。其中,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累計完成總工程量57%,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累計完成總工程量52%,延慶冬奧村及山地新聞中心正在進行土方及支護施工。
此外,冬奧會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共計31項目前已開工26項,完工4項,2019年還將完工18項。
探訪
雪車雪橇中心賽道8月初現雛形
昨天,北青報記者前往冬奧會延慶賽區探訪。在位于延慶賽區西南側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對賽道進行混凝土噴射作業。施工的賽道外罩著藍色的“大棚”,三位混凝土噴射手正在進行現場噴射。為了保持連續作業,噴射手們要在密不透風的“大棚”里面待上至少20個小時。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采用世界頂尖水平的賽道設計,是中國第一條雪車雪橇賽道,也將是全球第一條360度回旋賽道。從設計圖上看,約1.9公里長的賽道,有16個角度不同、傾斜度各異的彎道,讓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宛如一條巨龍橫臥在小海陀山山腳下。
“134.4公里的最高設計時速,讓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成為北京冬奧會最快的賽道,也為賽道建設提出了極大難題,這是延慶賽區施工中最難的一條賽道。”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長洲介紹,賽道施工要精細到每一個角度、每一個曲面、每一個毫米級的細微之處。
李長洲表示,在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54段賽道施工中,僅有10段是直線段,其余都是曲線段,不規則的形狀給噴射帶來了更大的難度。“之所以在外面罩一個‘大棚’,既是防風,也是為了便于控制施工環境的溫度和濕度,這些指標對混凝土的質量都很重要。”
李長洲透露,截至目前,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已有30段賽道完成了噴射,預計到今年8月,賽道噴射將全部完成,屆時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將初現雛形。隨后還將進行遮陽篷安裝、燈光安裝等附屬工程作業,為明年3月的滑行測試做好準備。
昨天,北青報記者還來到海拔750米高的綜合管廊施工現場。冬奧會延慶賽區核心區位于小海陀山南麓,有“地下生命線”之稱的綜合管廊,將為延慶賽區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電力、電信及有線電視等硬件接入提供通道。
“為了將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延慶賽區采用了地下綜合管廊方式進行建設。” 京投管廊公司副總經理韓寶江介紹,這條綜合管廊南起佛峪口水庫、北至延慶賽區核心區,全長7.9公里。管廊進口段海拔550米,出口段海拔1100米,由南至北向山上延伸,山頂最大坡度達到15%,垂直提升達550米,運送物料的車輛需要配上防滑輪胎。
韓寶江介紹,綜合管廊的上艙為電力艙和電信艙,下艙為水艙,包括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此外還有安裝檢修特種車輛通道。根據進度安排,綜合管廊項目計劃于9月具備通水、通電的條件,并先于場館建設實現完工,為延慶賽區冬奧會各項測試賽提供保障。文/本報記者 李天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