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5-29 11:02:05
“寫文稿、配圖片、想版式,發布完一篇政務公號文章后還要及時更新另一個政務公號。幾天后,卻發現這些內容的閱讀量都很低……”采訪中,一位基層干部無奈地對記者說。近年來,行政部門的融媒體發展進程不斷深入,“兩微一端”成為“標配”。然而,一些基層政務公號也存在內容可讀性不強的問題,有的只是工作動態的簡單羅列,沒有起到更好服務群眾的作用。
專家指出,基層政務公號應走出單純追求數量的誤區,更好地實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目的,從“指尖上的形式主義”里釋放出來,才能讓“一根針”更好地穿起“千條線”。
“掌上政務”不能變成“掌上煩惱”
今年4月,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的220多個鎮級、村級政務類微信公眾號停止運營,目的就是為了給基層減負。
這讓長興縣李家巷鎮黨建辦主任陸偉忠著實松了一口氣,他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在此之前,每天有4個微信公眾號要運營,“包括我本人在內,牽扯了我們鎮里四五個編輯人員。”陸偉忠說。
對一些鄉鎮的政務公號來說,做一期工作動態要涉及經濟、文化、社會治理等諸多方面,陸偉忠坦言,每做一期需要花兩三個小時來收集信息,有些信息大家會發布在工作群里,而還未發布的動態則需要他去各個科室匯總,最后才能做成一期正式發布的公號。與此同時,基層人員還有不少繁重瑣碎的工作,在公號叫停之后,陸偉忠和同事們可以有更多時間投入到基層實際工作中去。
“掌上政務”的推廣目的,原本是為了增加群眾和基層干部的便利,絕非變成“掌上煩惱”。有些基層政務公號粉絲數量少、發布內容的閱讀數很低,想通過公號來實現面向公眾的信息傳播和發布,效果并不理想,在運營過程中卻白白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
一些政務公號淪為“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從目前來看,某些鎮和村一級的政務公號定位模糊、運營不規范,讀者寥寥,確有“指尖上的形式主義”之嫌。
“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政府部門積極參與媒體融合,應用新媒體手段打造數字化平臺服務百姓,原本是件好事。然而,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有些卻“變了味”,有的成了“自娛自樂”的“政績口紅”;有的淪為“僵尸號”;有的只是單純公務動態的“復制、粘貼”……距離政務宣傳掌上平臺的目標還相去甚遠。
不僅是微信公眾號,一些政務類App(應用程序)也讓基層干部疲于應對。2018年10月,浙江省紀委督導組在舟山市明察暗訪時,曾接到當地一位基層干部反映,其手機上常用的政務App多達14個。這位舟山的干部坦言,這還不包括微信公眾號,自己上班時要不停盯著手機,牽扯了大量精力,甚至會被來辦事的群眾誤認為自己是在上班時玩手機。此前曾有報道指出,一些基層干部被要求安裝與工作無關的統計類客戶端,目的就是幫助有關單位“填寫各類調查問卷”,這也引起了基層干部的反感。
把握群眾需求,提高政務公號使用率
在互聯網日益成為信息集散地和輿論策源地的今天,政務公號具有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也是打通基層宣傳“最后一公里”的關鍵所在。
政務公號如何“圈粉”?專家指出,究其根本,還是要創新內容生產方式,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的創新,增強群眾的認同度和喜愛度。同時整合資源,提升群眾的政務公號使用率。
2018年底,吉林四平公安通過發布系列創意普法短視頻,一時成為“網紅”。通過將傳銷、電信詐騙等案例進行幽默情景劇式的演繹,給群眾普法,引得網友紛紛點贊。一位山東某地的基層干部告訴記者,當地司法部門在政務公號里開設法律咨詢窗口,邀請專業法務人員解答群眾困惑,很受百姓歡迎。
其實,基層政務融媒體平臺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重點在于要找準定位、把握群眾需求,實現服務內容的“精準推送”。如何讓內容“接地氣”,讓語言“識鄉情”,讓政策“通民心”,讓文章“可傳播”,都需要在實踐中多想辦法、多做嘗試。基層政務公號做好了,可以實現上通下達的效果,群眾便多了一個便民利民的服務平臺,也能在百姓與政府間搭建起一座溝通之橋。人們期待基層政務公號更好地“躍動指尖”。(記者孫亞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