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19-05-30 05:39:05
就業指導頻被吐槽,堵在哪、怎么破
手握兩份offer,一個是工資高、壓力大的私企、一個是工作穩定、工作內容卻讓自己有點“打不起精神”的事業單位,該怎么選,山西某高校畢業生王然有些迷茫。他很想找人聊聊,卻不知道應該問誰,“這兩份工作是‘盲投’的。用什么標準選擇工作、怎么規劃人生,我好像都不太清楚”。
畢業了,還是一頭霧水的不只是王然。此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對1973名高校在校生或畢業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2.1%的受訪大學生希望學校增加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幫助,最希望得到的是職業發展、定位和決策等方面的指導。事實上,就業指導中心早已成為高校“標配”,不少學校專門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甚至提供一對一咨詢。但真到了人生抉擇的關鍵時刻,學生依舊感到無助。
問題出在哪?就業指導應該如何指導?學生最想要得到的幫助又是什么?畢業季,記者走進高校就業指導課堂和畢業招聘會現場展開調研。
“不知如何選擇”折射就業指導缺位
5月的北京,暑氣逼人。記者來到北京某高校畢業招聘會,跟隨畢業生劉欣一起見證她的求職路。
資料圖:學生在雙選會現場尋找合適的職位。中新社記者 于海洋 攝
招聘會的熱度比天氣更熱。熙熙攘攘的招聘現場擠進了400多家單位,劉欣一身正裝,手中的文件袋里裝著幾十份簡歷,看見合適的就趕緊遞上。可觀察了一會,記者發現,她對“合適”好像并沒有明確標準。
“是按照專業相關度,還是職業長期規劃選擇工作?”記者問。
“哪有選擇?四處撒網,我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看似輕巧的回答里透著焦慮。
“學校都有就業指導中心,院系也有輔導員,為什么不向他們咨詢?”
“輔導員自己都沒找過工作,怎么指導我?”劉欣告訴記者,她所在院系的輔導員是剛剛保研留校的師姐,人生閱歷和求職經驗并不比自己多。她想預約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課程,卻始終排不上號。
記者在招聘會現場隨機采訪了十余位畢業生,其中不少都在大學期間選修過就業指導課程,可他們告訴記者:“課上學的和實際情況相差太大。”一位畢業生告訴記者,大一上過職業生涯規劃課,但到大二、大三就沒有類似課程了,只是有一些校友講座,“現在要找工作了,早忘了大一就業指導課上講了什么”。
“2007年,教育部印發了《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提倡全國所有普通高校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并作為公共課納入教學計劃,貫穿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培養過程中,就業指導課程學時不少于38個學時。可事實上,很多學校課開起來了,但教育內容與學生需求脫節。”長期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高校教師李卓告訴記者,實際上,還有不少學校根本沒有真正的就業指導,只是負責就業手續辦理以及“催”學生趕緊簽三方。李卓認為,就業指導工作的缺位,不僅使得學生在面對職業選擇時迷茫無措,更不利于整體就業質量的提升。
記者隨后來到北京某高校就業指導課堂。200多人的大課教室里,不少人的書桌上都放著其他科目的書籍。上課鈴響后,老師對著PPT講得起勁,大部分學生卻埋頭干自己的事。“就是為了混學分選的,老師講得太理論,期末交篇論文完事。”一位學生坦言。
就業指導等同技巧培訓,認識錯位導致成效不佳
已經走過了十余年的就業指導教育,緣何成效不佳?
上述中青報的調查顯示,53.3%的受訪大學生認為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就業指導工作隊伍薄弱,48.5%的大學生認為形式和內容單一,46.4%的大學生認為活動數量少。其他問題還包括對低年級學生就業指導少、就業指導時間安排不合理、欠缺專業化和個性化指導、求職模擬和實訓活動少等。
“就業指導應該貫穿大學生涯,不是在畢業時做點技巧培訓,也不是簡單地在三方協議上蓋戳,應是人生價值的引導、職業觀念的涵育。可現在很多學校都偏重于‘臨門一腳’的技巧培訓。”復旦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教育服務中心副主任劉怡告訴記者。
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謝寶國認為,在重求職技巧訓練輕求職生涯規劃輔導,重“臨門一腳”就業率輕前期就業引導的認識錯位下,當前就業指導教育之所以頻頻被吐槽,有兩大“堵點”:一是堵在了指導教師師資專業化程度上;二是堵在了教育內容設計上。
“我們課題組2006年曾經在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共計158所高校進行過調研。結果顯示,我國就業指導形式主要以能滿足學生共性需求的講座、網絡指導和課程為主,而能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形式,比如職業咨詢、工作坊等開展率非常低。另外,我們還發現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師資專業化程度非常低。人員主要以兼職為主,專門配備專職人員的高校占比只有5.68%。”謝寶國告訴記者,就業指導工作是一項專業化程度非常高的工作,其不僅需要從業者具備專門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還需要他們具備比較高的專業認同,兼職隊伍在這兩個方面都很難做到,“13年過去了,情況仍然沒有得到多大程度的改善”。
記者調研發現,在許多高校,就業指導教師有兩種:一是校級就業指導中心的專職人員,人數相對較少;二是學院的就業指導教師,一般由學生輔導員擔任,就業工作只是他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通常“誰負責畢業班工作,誰就是就業工作干部”。
“三兩個人,四五條槍。”一位地方院校的就業指導人員告訴記者,他所在的高校,招生和就業合并放在招就處一個處室,“每年連就業手續、數據、質量報告都應付不過來,更別提一對一的輔導了。”
而具體到教育內容的設置上,很多高校只是針對低年級學生開設了2個學分的課程,且主要集中在事務性工作、宏觀就業形勢、就業政策以及求職技巧的指導上,遠遠不能滿足學生需求。
“一是缺乏貫穿大學生涯的整體設計;二是高校與企業聯系不夠緊密,不清楚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三是就業指導課作為一種體驗式教學,還未被廣泛和熟練應用于課堂。”李卓如此總結當前就業指導存在的問題。
將就業指導嵌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就業指導教育,究竟應該教什么、怎么教?
“學生的需求非常多樣化,每個學生最需要的也不一樣。比如,有些學生最需要的可能是面試技巧;有些學生最需要的是如何進行職業定位。因此,只通過幾種形式開展就業指導工作顯然是行不通的。”謝寶國認為,應該基于生涯發展的理念構建出一個多水平、多路徑的生涯教育服務體系。“多水平是指生涯教育覆蓋學生的多寡,多路徑是指生涯教育實施途徑的多樣性。在這個體系中,學科滲透、信息提供和自助服務具有普惠性,面向全體學生;生涯課程和生涯團體具有分類性,滿足不同群體的職業發展需求;個體咨詢具有個性化的特點,可以解決學生深層次、個性化職業發展問題。”
做好就業指導離不開一支強大的專業化教學隊伍。記者了解到,眾多世界一流大學都擁有完善的就業中心,成員普遍接受過專業培養,且隊伍穩定,有的咨詢師甚至工作了20多年,他們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就業市場的變化,培養職業興趣和職業定向意識,提高就業技能和就業方法。
“打造專業化師資隊伍,既需要加強對就業指導人員的專業認同,打破‘就業指導人員是流水的兵’的桎梏,還需要高校專門設置一條面向從事生涯教育工作人員的職業晉升路徑,以穩定和培育師資。”謝寶國建議。
此外,“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應更偏重職業發展教育,使其具有早期性、專業性、連續性、系統性、實用性、個性化等特點。”劉怡介紹,復旦大學目前針對低年級學生主要開展生涯規劃教育,使學生通過課程教育、實踐教學不斷認識自己,儲備知識技能、了解職場環境,針對高年級學生則重點加強簡歷技能培訓、面試指導等,確保職業規劃教育不斷線。
(本報記者 鄧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