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08-02 10:28:08
十任村支書 一條黨員渠
新華社鄭州8月2日電(記者韓朝陽)酷暑天氣,正午的太陽正毒,51歲的杜國和卻無心回家歇晌,拎起鐵鍬一頭扎進了自家的玉米地,扒開灌渠邊的出水口,火急火燎地引水澆地。旱情嚴重,只有田里流淌的灌溉水能澆滅杜國和心中的“急火”。
7月以來,河南全省平均降雨量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7成多,土壤失墑嚴重,旱情持續加重。杜國和所在的平頂山市湛河區油坊頭村也受旱情波及,澆水抗旱成了村里的頭等大事。
“著急忙慌地來澆地,是因為灌渠水中午剛好流到自家地頭,怕浪費了水,也怕耽誤了別人家澆地。”在玉米地里幾進幾出,瞧著渠水已緩緩淌進玉米地深處,杜國和才走到地頭的樹蔭下喘口氣,“其實咱村里已經50多年不怕大旱,黨員渠就是油坊頭村老百姓的生命線。”
杜國和所說的黨員渠正是他引水澆地的灌渠,這條長約2公里的灌渠是54年來10任村支書帶領村民修建并養護下來的,至今仍澆灌著村中耕地。
原來,位于沙河北岸的油坊頭村雖緊鄰河道,卻因河面低于地面十幾米,一度面臨“有源無水”的尷尬局面。“守著河,提不上來水,種地靠人,收成靠天,那咋能中。”85歲的老黨員王全德忘不了50余年前全村人修渠的迫切,“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一畝地打120斤糧,不夠吃,只能吃紅薯,就這一天也只能吃兩頓飯。”
“收多收少在于肥,收與不收在于水,那時候哪有化肥,水利就是農業的命根子。”王全德說。
1965年春天,油坊頭村黨支部決定修渠引水。第一任黨支部書記王金鐸帶領20名黨員、100多名群眾,晝夜苦干,夯土5000多立方米,建成了長1000米的夯土渠和110千瓦的提灌站,把百姓日思夜想的沙河水引到了田里。“那一年的夏糧大豐收,平均畝產近300斤,大家能吃上口白面饃。”王全德說。
40余年前,第二任村支書王金山想把夯土渠改成水泥渠,因為夯土渠過水量小,渠壁容易被沖垮,怕旱的時候耽誤事。可當時水泥太金貴,全村黨員都撒出去,不惜用口糧換水泥,勒緊褲腰帶修成了水泥渠。
此后,歷任村支書都把修渠護渠當成油坊頭村的一件大事。村支書換了一任又一任,地里的莊稼收了一茬又一茬,修渠護渠的傳統卻從未間斷,灌渠逐漸被修成長約2公里的水泥渠。
這條渠,從未耽誤過事。“2014年,河南遭遇60年不遇的大旱,一些地里的玉米苗都被曬焦絕收了,我們村照樣豐收,黨員渠從來沒有耽誤過事。”正忙著抗旱值班的油坊頭村村支書王亞輝說。
這條渠,已養活了三代油坊頭村人。“小時候糧食望天收,要沒有這條黨員渠,家里兄弟姐妹6個連飯都吃不飽。”57歲的村民王建國對“養活自己長大”的黨員渠有深厚感情,長大成家后,他又靠在渠邊種葡萄養活了一家人,如今,他的孫輩已經能在葡萄園里嬉戲玩耍。
不知從何時起,這條灌溉渠被當地人稱為“黨員渠”。問及村里百姓,大家的回復是,50余年前,黨員帶頭修,50余年來,黨員帶頭守,不叫黨員渠叫啥渠。
黨員渠已經成為流淌在老百姓心里的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