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新銳大眾
2019-09-24 17:13:09
70年來,山東文化和旅游事業蓬勃發展
——深挖齊魯文化叫響“好客山東”
9月23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山東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的成就。
記者了解到,至2018年,全省公共圖書館達到154個,文化館157個,美術館55個,藝術表演場館106個,各類博物館541個;全省接待境內外游客總人數8.65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9892.4億元。“好客山東”品牌在海內外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
20個劇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70年來,文藝創作百花齊放,人民文化文藝生活日益豐富。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張明池介紹,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山東省文藝工作者創作了一大批膾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優秀作品,其中有20個劇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7個劇目獲文華大獎,3個雜技節目獲“金小丑”獎。
全省文藝工作者先后推出了呂劇《李二嫂改嫁》、京劇《奇襲白虎團》《紅嫂》、話劇《豐收之后》、柳子戲《孫安動本》、山東梆子《墻頭記》等享譽全國的優秀舞臺劇目,涌現出方榮祥、郎咸芬、張春秋、王玉梅、黃遵憲等全國知名的表演藝術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文藝創作勇攀高峰,屢創佳作。先后創作推出了民族歌劇《沂蒙山》《馬向陽下鄉記》,舞劇《紅高粱》,京劇《瑞蚨祥》《項羽》,雜技劇《聊齋遺夢》等精品劇節目,其中《沂蒙山》被譽為山東舞臺藝術的新高峰。”張明池說。
綜合文化站建成率達到99.3%
完善的公共文化體系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省已基本建成五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隊伍素質明顯提高,服務方式持續創新,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品牌工程扎實推進。”張明池說。
全省共有154個公共圖書館,157個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的建成數量和等級標準均居全國前列。全省1826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成率達到99.3%,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綜合性文化活動室)建成率達到97.5%。全省共建成城市社區儒學講堂1600余個,開展活動10500余場次,參與群眾86萬余人次;已建成鄉村儒學講堂2.2萬個,開展活動11萬余場次,參與群眾267萬余人次,成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力量。
博物館、重點文保單位居全國首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70年來,山東省一批珍貴、瀕危、具有重要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到有效搶救和保護,名錄體系和傳承機制不斷健全,生產性保護和整體性保護不斷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基礎設施和數據庫建設不斷完善。
目前,全省共普查各類非遺線索120多萬條,共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國家級名錄173項,省級名錄751項,市級名錄3490項,縣級名錄10544項。目前,全省共有各類傳統工藝類企業和經營業戶119萬個,年營業收入1572億元,利稅146億元。
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方面,山東省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截至2018年底,山東省各級、各類、各所有制博物館541家,總量居全國第一。486家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占博物館總數的90%,博物館社會公益屬性進一步彰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由97處增加到192處;省政府兩次公布省級文保單位,由606處增加到1711處,總數居全國首位。
旅游消費總額5年翻番
文化和旅游及相關產業是山東省經濟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13年的1834.4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3120億元,占比從3.32%提升到了4.29%,年均增長15%以上,遠高于同期GDP增速;旅游消費總額從2013年的5000億元增長到2018年10000億元。
全省文化和旅游對外合作交流不斷深化。積極對接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著力打好‘孔子牌’,形成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世界儒學大會、尼山書屋等平臺,山東文化旅游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張明池說。
據統計,2018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513.1萬人次,增長3.8%;入境游客消費33.6億美元,同比增長6.0%。隨著文旅融合向深度拓展,入境游客在領略齊魯美景的同時,也對齊魯文化有了深刻體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