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10-21 17:33:10
治沙專家:多元推動我國防沙治沙
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21日電(記者白佳麗)在貫穿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南北的塔里木沙漠公路旁,來自全國各地的治沙專家對公路的生態防護工程進行著詳細的了解,植被種類、滴灌管道等都被一一詢問。
塔里木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貫穿流動沙漠的等級公路,也是我國最早的一條沙漠公路,436公里的生態防護工程,守護著這條公路不被風沙侵蝕,也成為一條系在沙漠中的“綠絲帶”。這是中國治沙智慧的體現。
19-20日,中國干旱區沙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勘察設計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新疆庫爾勒市召開。會上,來自中國各地的治沙專家們交流經驗,并進行實地考察,為中國防沙治沙建言獻策。
“沙漠并不是地球的癌癥,而是地球自然景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沙漠資源必須保護性地利用,防和治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防沙治沙首席專家楊文斌說。
中國作為荒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沙區周邊的百姓曾飽受沙害之苦。從1949年中國成立冀西沙荒造林局開始,我國荒漠化進程在治沙專家的不斷努力下得以遏制。
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前所長雷加強表示,以人為本、以水定綠、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科學治理、發展產業是治沙人努力的方向,希望防沙治沙中生態和生計能夠高度融合。“這也是我們在此探討的意義。”
從人進沙退,到人沙和諧的思想轉變,讓沙漠煥發出了新的生機。沙產業的興起、沙漠旅游漸熱成為目前的趨勢。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屈建軍介紹,我國的沙產業內容正在逐漸豐富,涉及農業、藥材、礦物質提純及旅游等各個領域,這都將有助于沙區貧困百姓利用沙漠脫貧致富。
“同時,我們也正在嘗試將人工智能介入防沙治沙事業中,進行裝配式材料的裝備化施工。也許不久的將來就能實現機器扎草方格。”屈建軍說。
而近年來,社會力量也在逐漸進入防沙治沙領域,楊文斌認為,應該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到防沙治沙中。雷加強同時強調,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應該對應用的專利技術進行評估,規范化、實名化準入,助力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和推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