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9-10-31 09:22:10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 題:貧病有依靠 健康奔小康——醫療資源下沉為貧困群眾筑牢“健康長城”
新華社記者江時強、王大千
“一人病、全家貧,小病拖、大病熬”曾是許多農村貧困家庭的真實寫照;“少花錢、少跑路,治好病、不怕病”說出了基層群眾的就醫期待;“保底線、補短板,強基層、謀長遠”正在寫就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新華社記者近日在一些地方采訪了解到,目前一系列醫療資源下沉舉措正在發揮實效,脫貧攻堅的“健康長城”正在添磚加瓦,一步步綿延。
重心下移 打通就醫難“最后一公里”
寒風蕭瑟,草木枯黃,高原深秋已經迎來一場初雪。52歲的才太吉一大早就拖著雙病腿坐到門口的毛氈上,等待家庭醫生馬木沙前來巡診。常年被關節炎折磨,昨夜濕氣重,她一宿沒睡好。
才太吉家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倒淌河鎮元者村二社,屬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家草場距倒淌河鎮中心衛生院有50公里,足不出戶等醫生上門服務,放在10年前,才太吉想都不敢想。“現在,每個人都有健康檔案,馬醫生隨叫隨到,帶著儀器、藏藥等上門,還講健康常識,全村人都喜歡他。”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鎮江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了解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情況。
“當時天冷,握手時我本來只伸了一只手,另一只手揣在口袋里,但是他兩只手握住我,我趕緊把另一只手也伸了出來。”
當時在場的魏定瑜老人感受到的,不只是習近平總書記手心的溫度:“那天,總書記除了詢問身體情況,還關心我們看病方便不方便、醫療費用貴不貴、對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滿意不滿意。”
多年后的今天,75歲的魏定瑜還時常來到衛生院,在自助設備上測血壓,心里還牢牢記著總書記的叮囑。
病有所醫,是老百姓基本的需求,也是總書記深深的牽掛。
魏定瑜告訴記者,世業鎮5個行政村,衛生院醫護人員定期去村里給慢性病病人測量血壓、血糖,做健康知識科普。魏定瑜所在的東大壩村在每個月逢“6”的日子都會迎來入戶檢查的醫生。
基層一小步,國家一大步。近年來,我國832個貧困縣的所有縣級醫院都有一支或多支來自三級醫院的團隊對口幫扶,幫助貧困地區縣級醫院開展重點??平ㄔO、加強臨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和醫院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貧困地區縣域內醫療健康服務能力。
此外,通過統籌縣域內醫療衛生資源,加強培養培訓、巡診、派駐等方式,不斷充實鄉村兩級衛生人才隊伍。截至目前,貧困地區95%以上的鄉鎮衛生院至少有1名執業醫師或助理執業醫師,農村貧困人口常見病、慢性病能夠就近獲得及時救治。
互聯網+醫療促精準扶貧 村民“家門口”看好病
資源下沉通末梢,基層強了;信息上網提效率,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也能找城里的專家看病。
“現在看病真方便!”提起今年8月的膽囊切除手術,家住云南省云縣茂蘭鎮安樂村的74歲老人梅如珍十分高興。村醫通過視頻連線找到縣人民醫院專家遠程問診、確診病情、轉至鎮中心衛生院做手術……借助信息化手段,各流程高效完成,她7天后就辦了出院手續。
近年來,國家全面深化醫改,進一步轉變政府辦醫體制,云縣人民政府主動放權,啟動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重點給予人才、技術、設備、培訓等支持,破除“各自為陣”,激發基層醫療機構活力。
“互聯網+醫療”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民生溫暖。
“過去既怕病要命,也怕交通要命。”75歲的魏定瑜至今都記得,曾有村民闌尾穿孔后,因為交通不便沒能及時到縣醫院就醫,“船還沒到,人就死了。”
魏定瑜所在的江蘇鎮江世業鎮,曾是浩浩長江中的“江中小島”。在世業鎮通往外界的潤揚大橋開通前,村民外出只能等一天三班的渡船。隨著潤揚大橋開通,“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推行,情況漸漸發生轉變。
前一陣膝蓋疼,老魏到鎮衛生院拍了個片子,當即傳送至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一分多鐘就收到了診斷結果:骨質增生。“從掛號到拍片只用了5分鐘,花了12塊錢。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小病不出島,大病有依靠”,衛生院門診就診率由2015年前的63%提升到2018年的81.6%。世業鎮衛生院院長胡小忠說,城鄉聯動、信息共享等政策組合互補,村民們有病就看,不拖不等,平時自己隨時測量血糖、血壓,將數據實時傳輸至家庭醫生,健康意識越來越強。
從“等船就醫”到“一分鐘出結果”,遠程醫療網絡“精準”幫助貧困群眾看得好病。據悉,我國已經實現了健康扶貧信息系統逐步與建檔立卡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建立健康扶貧重點對象準入和退出機制,進一步提高健康扶貧的成效。
織牢網底 健康扶貧斷窮根
健康就好比數字1,脫貧攻堅的“組合拳”加上好多0,生活才有了希望。
恒四破是云南省福貢縣上帕鎮雙米底村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被診斷為胃竇癌后,家里負擔較重。
幸運的是,恒四破享受“先診療后付費”政策,保山市人民醫院派專家到縣里現場指導,為他成功實施胃癌根治手術。出院“一站式”即時結報,恒四破21787.94元的醫療費個人自付僅2178.79元,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0%。
“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即時結算……我國已將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保障范圍,實行傾斜照顧。通過構建多層次托底的醫療保障體系,貧困群眾醫療費用負擔進一步降低。670萬戶因病致貧返貧戶實現脫貧,2018年貧困患者醫療費用個人平均自付比例下降到10%左右。
中國扶貧,健康托底。多年來,各地對大病、慢病、重病貧困人口全面摸底調查,分批分類救治,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增加到25種,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釋放重重紅利,促脫貧攻堅行穩致遠。
摸清因病致貧人口的“底子”,斬斷每一個家庭因病返貧的“根子”,是健康扶貧的核心。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著力解決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突出問題,建立健康扶貧長效機制,讓更多農村貧困群眾走出貧病之困,健康奔小康。(參與記者:屈婷、央秀達珍、董小紅、字強、邱冰清、安路蒙、韓方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