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9-12-15 19:41:12
新華社南京12月15日電 題:生態涵養“一大片” “供水線”成“發展線”——江蘇累計向省外調水逾40億立方米背后
新華社記者趙久龍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近日迎來全面通水5周年。作為東線工程源頭,江蘇累計向省外調水逾40億立方米,潤蘇魯、濟華北,有效緩解山東等地尤其是膠東半島水資源短缺問題。
“一滴水”千里逆流背后,是數十萬人舍小家顧大家的接續奮斗,是“供水線”成“發展線”的多方受益。
江水千里逆流 潤蘇魯濟華北
南水向北流,水往“高”處走。一滴水,從揚州江都三江營長江干流,一路北上,出陶岔、過埡口、飛渡槽、鉆暗涵,經過13個梯級泵站,連接起調蓄作用的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逐級提水上引,來到山東泰安東平湖。
江都水利樞紐,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樞紐展覽館內,抽水站模型演示整個抽水過程:巨大的螺旋槳在泵機牽引下緩緩旋轉,沿輸水管道,不斷抽取江水。每年約150億立方米江水從這里輸出,揚州段沿線30處文物均得到保護。
書現代“水經”,看大國重器。江都水利樞紐工程管理處黨委書記、主任問澤杭說,江都水利樞紐有立式軸流泵機組33臺套,總裝機容量達5.58萬千瓦,1秒最多可抽水508立方米,是我國乃至亞洲規模最大的電力排灌工程。
江都樞紐是一座水網綜合服務“立交橋”。“引長江、連淮河、串湖泊,穿越500多公里,滋潤蘇魯等地,并促進蘇北地區農業‘旱改水’,結束蘇北難以種水稻的歷史。”江都水利樞紐管理處副主任周燦華介紹,樞紐還充分利用余水發電。
“水好,稻子就好。換了水,蒸的大米也香。”宿遷市泗洪縣種糧大戶沈浩說。
“先治污”打造清水廊道 “后通水”圓跨世紀夢想
揚州光大水務有限公司里,技術人員端來兩個玻璃杯,展示污水處理前渾濁的進水和處理后清澈的出水。
南水北調江蘇工程背后,凝結著江蘇人民的智慧與汗水。按照“先治污,后通水”原則,江蘇相繼出臺“兩減六治三提升”“江淮生態大走廊”“蘇北蘇中生態保護網”等行動方案。
作為南水北調“清水走廊”,曾污染嚴重的淮安白馬湖歷經退漁還湖、退圩清淤、生態修復、尾水改道、污水管網建設等,水質顯著提升。“如今,白馬湖不再是劣Ⅴ類水,總體穩定維持Ⅲ類水標準,核心區水質達Ⅱ類水標準。”淮安市水利局黨委副書記莊德勤說。
治水辦法在“岸上”。揚州推動沿江化工產業退后一公里,關停化工企業260多家。監測顯示,淮河經揚州高郵湖、邵伯湖匯入長江,出湖口水質好于入湖口。“投入上億元治污,拆除上億元規模產業,短期看‘傷元氣’,長期看是為綠色發展‘增底氣’。”江都區委書記張彤說。
老南京人印象里,幕燕片區曾是城北“化工之鄉”。如今8.5公里長江岸線全部整治為生活型示范段,幕燕濱江風光帶、燕子磯濱江公園先后建成并開放。“現在常去公園散步,晚上去跳廣場舞,過去哪敢想。”市民趙翠霞說。
護一江清水,江蘇重拳治理“重化圍江”,嚴禁沿江1公里范圍內新建、擴建化工項目。江蘇省發改委長江處處長劉旭說,江蘇按“量體裁衣、各具特色、連片打造、提升標準”原則,正推進實施38個沿江岸線整治提升和生態修復工程,讓長江江蘇段碧水綿延。
群眾吃上“風景飯” “供水線”成“發展線”
南水潤澤北部,供水地也受益。
“今年有人在三江營考察中發現母子豚,還拍到十幾頭江豚游弋畫面。”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豚保護協會指導教師陳粲從事江豚保護多年。在他看來,作為長江“旗艦物種”,江豚數量多寡直接反映長江水質情況。江豚“曝光”增加,說明生態環境好轉。
歷史悠久的邵伯船閘,日夜吞吐、繁忙如昔,不僅保障航運,還與周邊公園、紀念館、大運河遺產區相連,形成揚州邵伯古鎮景區,每年吸引數十萬游客,群眾吃上“風景飯”。沿湖村“漁三代”屠蘇2016年大學畢業后回到村里創業,成為“漁隱人家”民宿管家。“去年全村共接待游客23萬人,三產收入達2300萬元。”屠蘇說。
蘇州太倉市聚力打造“三橫三縱”生態走廊,七丫口1500畝郊野濕地成為遠近聞名的“水上森林”;無錫江陰濱江片區,生產型岸線轉為生態型岸線,“八公里沿江、十公里運河”生態“T臺”已見雛形,“江陰外灘”正從愿景變為現實……串點成線,“供水線”變“發展線”。
河湖防洪排澇能力也得到增強。“新建泵站主要建筑物按‘百年一遇’防洪標準設計。”江蘇省南水北調辦四級調研員薛劉宇說,江蘇境內南水北調新建工程多次參與省內排澇、區間接力抗旱和河湖應急生態補水等,有力保障了蘇北、蘇中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水事安全。 【編輯:陳海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