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9-12-24 16:03:12
以“屬地管理”為名,把責任層層下移——現實中,濫用泛化乃至變味的“屬地管理”問題長期困擾基層,干部群眾反映強烈。今年以來,山東省認真落實中央“基層減負年”部署,大力實施制度創新、流程再造,積極推進明晰縣鄉職責、規范“屬地管理”工作,初步構建起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行高效、依法保障的基層管理體制,受到基層干部群眾歡迎。
日前,高密市朝陽街道社區網格員在巡查時發現,狀元府小區16號樓有違章建筑,對當事人規勸無效后,依據“屬地管理”工作規定,網格員向“鄉呼縣應”平臺發起呼叫。平臺指揮中心及時研判,向“響應”部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綜合行政執法局派單,兩個部門分別根據職責作出責任認定和處罰處理。事后,朝陽街道辦事處對辦理結果評價為“滿意”。
至此,一個違建執法事項閉環辦理完成,前后總共不超過10個工作日。高密市密水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劉廣智說:“原先,這樣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以‘屬地管理’名義由鎮街負責,可是鎮街沒有相應的執法權,只能‘硬著頭皮上’,實際是執法即違法。現在明確各自責任,建立起‘鄉呼縣應’機制,有效解決了鄉鎮‘看得見管不著’、部門‘管得著看不見’的問題。”
過去,“屬地管理”之所以被濫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職責不清。明確誰為主、誰配合的主次關系和職責分工,是規范“屬地管理”的基礎和核心。為此,省委編辦聚焦基層反映集中的拆違拆臨、“散亂污”企業整治等7大重點領域和重點工作,梳理縣鄉共同承擔且層級間職責不清的51項具體事項,編制了《縣鄉“屬地管理”事項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指導目錄》,逐條列出縣級職能部門和鄉鎮(街道)的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
市縣則參照省里指導目錄,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印發了本級清單,其中濟南、淄博、棗莊、煙臺、聊城等市推行“屬地管理”清單事項顆粒化,將清單擴展到10多個領域,具體事項達105項。目前,全省16市、137個縣(市、區)共編制公布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994項,作為縣鄉履職、監管和問責責任界定的重要依據。泰安、聊城、濟寧等市理順縣鄉職責邊界后,鄉鎮(街道)承擔主體責任的僅有2項職責,約占清單總數的3.7%。“責任的明確劃分,讓鎮街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不’,使基層能夠騰出更多精力更好地抓好主責主業。”省委編辦市縣機構編制處處長王宗昌說。
明確責任清單只是第一步。規范“屬地管理”,本質上是要切實解決縣鄉兩級協同聯動不暢等問題。各縣(市、區)黨委、政府積極整合現有社會治理、綜合執法、政務服務、協同辦公等資源,搭建了縣級“響應”平臺,建立“鄉呼縣應、上下聯動”工作機制,賦予鄉鎮(街道)對轄區需縣級職能部門解決事項的協調權。
在高密,各部門根據平臺要求,快速進行響應,簡單事項2天內辦結,一般事項5天內辦結,復雜事項法定時限內辦結。對涉及多個部門的事項明確牽頭部門和參與部門,實行跨部門一體聯動,實現解決問題高效化。很多基層干部反映,“鄉呼縣應”機制有效避免了推諉扯皮問題,一句話概括就是“減輕了基層負擔,增加了工作底氣!”
推進過程中,如何調動上級職能部門積極性?考核是個重要抓手。一方面,我省建立“呼叫”事項辦理信息反饋評價制度,將承辦部門的“響應度、辦結率、滿意率”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對不“響應”、遲“響應”或“響應”不作為的部門予以通報整改,保證“呼叫”有力、“響應”迅速、“需求”辦好。另一方面,健全縣鄉履職雙向考評制度,賦予鄉鎮(街道)對縣(市、區)直部門的考核話語權,變過去“上對下”單向考核為縣鄉雙向考核,鄉鎮(街道)對縣級職能部門的評價結果占到被考核部門績效考核權重的三分之一。通過賦予鄉鎮(街道)對上級部門考核評價的權力,充分調動縣級職能部門參與基層治理積極性。
截至11月底,全省16市、137個縣(市、區)均已完成清單編制、清單事項運行流程以及配套政策制定工作,全部建立起“鄉呼縣應、上下聯動”工作機制,運行取得良好效果。各地通過平臺呼叫辦理事項3400余件次,辦結率在95%以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