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2020-02-24 08:58:02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肝病科主治醫師高帥是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隊員,自2月7日到達湖北省武漢市后,他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治一線。緊張繁忙的救治工作讓高帥感覺肩上的責任重大。工作之余,他用筆記錄下了在一線的點點滴滴。
下面這兩篇日記,就是他在前線工作的真實寫照。
2.12
昨天是我第一個夜班,凌晨4點,套上防護服,穿過兩重緩沖區,再次進入了隔離病房。
這個時間巡視病房,能夠了解患者夜間的整體情況,為交接班做好準備。慶幸的是,多數重癥病人病情趨于好轉,內心甚是欣慰。
她是一位80多歲的老人,蜷縮在床上,瘦弱的身體像一截枯樹枝。我站在床邊時,她正右側臥位,呆呆地望著我。一只沒有輸液的左手,緊緊地抓著床邊護欄。鄰床的患者告訴我,她是被從養老院送來的,剛來的幾天里,整夜煩躁不安,最近晚上才能安睡一段時間。
“老人家,您晚上睡得怎樣?有什么不舒服嗎?”
我簡單問了幾個問題,她神情淡漠,哼了兩聲,算是作了回復。
走上前去,我摸了下老人的手背,冰涼,隔著手套也能清晰地感覺到。一下子,她松開床擋,緊緊地抓住我。
隔離病房里,不時響著幾下監護儀的滴鳴聲。防護面罩上的霧氣,幾乎迷住了我的眼睛。突然,我想到了我的奶奶。她也曾有過這樣冰涼的雙手,她也曾抓著我的手久久不愿松開。在病痛折磨下,我也見過她同樣絕望的眼神。
面前的老人,她在想什么,曾有怎樣的人生,我不得而知。或許在她燦爛的青春里,曾見識過一個個灑滿櫻花的春天。或許她有繞膝的兒孫,也會坐在南墻下的陽光里,慈愛而又陶醉地看著他們嬉鬧玩耍。
此刻的她,會有怎樣的孤獨和凄涼,我能深深地體會到。我想,我的手,應該能帶給她一絲的安慰和溫暖吧。 從醫后,見慣了太多的生離死別。有時候,真的恨自己能做的太少。
現代醫學發展迅速,讓大眾對醫生充滿了無限的期待。甚至有人會產生一種錯覺,醫生是無所不能的。可是我想告訴你的是,現實很殘酷,醫生沒有天使的能力,在很多疾病面前,我們能做的真的很少。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或許,很多時候,我真的沒有特效的辦法去治愈你。或許,我能做的,只是握一下你的手,用幾句鼓勵的話語,讓你增添一些面對疾病甚至死亡的勇氣。醫療隊進駐之初,著力制定各項核心制度。其中,反復強調的一點,便是加強對患者的關懷和心理疏導。按照甲類傳染病進行隔離治療的患者,每天能見到的只是厚厚防護服下的醫護人員,很容易產生孤立無助、絕望的情緒。持續的應激狀態不僅會降低患者的免疫力,甚至擊碎他們戰勝疾病的勇氣。安撫患者的緊張情緒,緩解患者對疾病的恐懼,甚至采用適當的方式活躍病房緊張的氣氛,都是人文關懷的體現。而我想,正是人文關懷,讓醫生這份職業,顯現出了神性的光輝。
“白衣天使”的稱號,讓我們無比的自豪,也感受到沉甸甸的責任。我們熱愛這份利益眾生的事業,為了對得起這一襲白衣,實踐曾經的誓言,甘愿披星戴月,舍棄自己的休息和家人的團聚。在需要我們的時刻,即使自己生命受到威脅,也必然義無反顧地沖上去。或許,在很多人眼里,這是一群看淡生死的人,一群堅強的“超人”。可是,你并不知道的是,醫生也只是普通人,他們不是冷血的,也遠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堅強。記得從醫之初,每次看到生離死別的場面,都會忍不住淚流滿面。漸漸地,我學會了壓制自己的感情。醫生的職業,要求我們在最危急的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我們不能失控,更不能被情緒左右,我們要處亂不驚,保證每一個決定都出于理智。因為每個決定,都可能決定一個患者的生死。我要學著堅強地,去面對一個個彌留之際絕望的眼神,去安慰一次次生死離別時的哭嚎。這個群體的堅強,也希望得到大家的體諒。這個堅強的群體,更需要多一些關愛和安慰。這群人,體會到了生命中所有的至悲和至喜,也見識到了人性中所有的丑陋和光輝。只有他們自己了解,每天都在經歷著什么。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夜深人靜時,心底的傷疤下,又多了幾道嶄新的傷口。
嚴密的防護服包裹下,很容易體力透支。出病房的時候,已經是清晨7點半多了,汗水濕透了防護服內的手術衣。人在經歷中成長,真的很慶幸能投身到這場偉大的戰“疫”行動中,它讓我深刻體會到這份職業的崇高感,也實踐了對職責的堅守。事實證明,災難從來沒有打垮過我們,它會讓我們更加堅強和團結。我相信,經過這場洗禮,這里的每個人,都會擁有蕩滌過的靈魂。我們國家,也一定會在眾志成城中,變得更加堅不可摧。
博施濟眾,廣智求真,是知行合一的過程。求真之根本目的,還在濟眾。救治身體的病患,是在濟眾,而送出生命的溫暖,同樣是在濟眾。正是秉承這樣的醫院精神,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走過了129年的輝煌。我相信,它也一定會指引著新一代的齊魯人,自信而堅定地走下去!
2.19
今天,那位由養老院送來的患者,出院了!她是我們醫療隊接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重癥病區以來,首批治愈出院的患者之一。
她來自武漢市江漢區。13天前的夜晚,她被送進了這個病房。你不知道的是,88歲的她,那時是多么的虛弱。此前,她已經反復發熱、咳嗽5天了,并已在武漢市第六醫院確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老人常年臥床,生活不能自理,骶尾部有很深的壓瘡。長期的進食困難又導致了嚴重的營養不良,她兩腿腫脹得很明顯,血清白蛋白僅為30g/L(正常水平為45-60g/L)。在她住院后的第2天,我們醫療隊抵達武漢,接管了這個重癥病區。
高齡,伴有其他慢性基礎疾病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死亡率較高。理所當然的,她也成了我們醫療隊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療隊是一個多學科、整建制的團隊,由30名醫師和100名護理人員組成,分別來自重癥、呼吸、肝病、內分泌、心內、腎內等多個學科。醫療隊接管病區后,首先對所有患者進行危險程度分級。針對危險程度高,合并癥多的患者,充分發揮團隊優勢,開展多學科會診,制定了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對于這個患者,我們尤其注意在治療肺部感染的同時,嚴格控制血糖、血壓,改善腸道菌群,監測肝腎功、電解質等狀況,及時對癥處理。
加強營養支持,充分液體復蘇,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是患者的基礎治療措施。對這類營養狀況較差的患者,我們首選腸內營養支持。為此,醫療隊為重癥患者制定了個體化的營養方案。許多老年患者牙齒不好,進食困難,我們還專門準備了用于制作營養粥的破壁機。病房里,醫護人員親自動手,制備出一份份可口的營養餐送到了病人身邊。接受隔離治療的重癥患者,每天能見到的只是厚厚防護服下的醫護人員,很容易產生孤立無助、絕望的情緒。為此,我們特別重視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使他們重新獲得了戰勝疾病的勇氣。
為了保證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我們同輔助科室共同努力,爭取做到胸部CT開檢查單后當天完成檢查。及時完善各項化驗檢查,動、靜脈血采樣后迅速送檢,保證化驗結果的準確性。同時,我們配備了經鼻高流量吸氧裝置、無創呼吸機、有創呼吸機等設備,對于部分危重癥患者,及時氣管插管,進行有創機械通氣,給予充分的呼吸支持措施。
許多重癥患者生活無法自理,而隔離病房里,不允許家屬陪同,這使得我們的護理人員非常辛苦。她們除了完成常規護理工作外,還需要耐心地為很多重癥患者翻身拍背,喂飯喂水,清理排泄物等。一些平時看似簡單的工作,在厚厚防護服的包裹下,都會變得困難重重。很多時候,她們在完成了這些操作后,都會累得氣喘吁吁。可她們沒有逃避,更沒有怨言,她們是這場戰“疫”里真正的英雄。這位老人的骶尾部還存在嚴重的壓瘡,深及肌骨,科室護士長親自上陣,帶領護理團隊清創換藥,翻身拍背,促進了壓瘡部位的恢復。
來到武漢才意識到,語言不通,也可能會成為醫療隊工作中的大問題。很多老年患者幾乎聽不懂普通話,只能用武漢方言進行簡單交流。而完全接管病區后,我們團隊缺乏武漢本地籍的醫護人員。為此,在抵達48小時內,我們團隊便組織策劃編寫了全國第一套《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它里面包含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用語和醫學用語,大大方便了我們和患者之間的交流。在查房的時候,偶爾蹦出來幾句略帶濟南口音的武漢話,常常會讓患者感到吃驚和感動。
這位老人很堅強,也會積極配合我們的治療。一次夜間巡視病房時,她緊緊地握著了我的手,滿是滄桑的臉上,寫滿了感動。今天,她康復出院了,我由衷地為她感到高興,也希望老人在余生里,能多一些幸福,少一些苦難和悲傷。
這例重癥患者的治療過程,是我們醫療隊工作的縮影。而我們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療隊,也是全國抗“疫”醫療大軍的縮影。
這些日子里,起床后立即關注疫情動態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就在昨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增出院病例首次超過了新增確診病例,也就是說,按這個趨勢下去,現存確診的患者,應該會變得越來越少,這是多么讓人振奮的消息!而這喜訊,來的太不容易。晚上9點下班,從醫院返回酒店,透過大巴的車窗望出去,偌大的武漢城,安靜的像故鄉的那個小山村。
當冰封的河面,迸發出第一聲脆響,我知道,春天的腳步近了。
作者:高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