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3-04 16:31:03
新華社沈陽3月4日電 題:“把疫情造成的損失搶回來!”——一位職業農民的抗疫種田經
新華社記者 孫仁斌
3月初春,東北大地卻又飄起了飛雪,倒春寒終究擋不住春天的腳步。走進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唐家房鎮果樹種植大棚,卻是另外一番景象:25攝氏度的室溫下,7000棵桃樹鮮花吐蕊,爭奇斗艷,果農們正忙著修剪樹枝,在春天里,播撒新的希望。
“往年這個時候,許多周邊的游客會到這里來賞桃花,農業觀光旅游會帶來一些收入,今年因為疫情,我們取消了觀光活動,收入有些影響。”農場負責人桂永帥說。
桂永帥是當地的種田能手,他承包了近300畝果園,一邊經營果園,一邊到全國各地去取經、求學,成為高級農業技師,他最喜歡這樣介紹自己的身份:新型職業農民。
近年來,在鞍山市科技局的幫助下,這位職業農民建起了鞍山市第一家富硒農業產品基地,目前基地種植有富硒水果、富硒蔬菜六大品類、四十多個品種,年產值600多萬元。
雖然受疫情影響,農業觀光收入受影響,但桂永帥對今年的收成胸有成竹。穿行在桃花林中,他向記者講解起他的致富“法寶”。眼前這座科技感十足的農業大棚長260米、寬22米,運用從日本引進的種植技術進行定量種植。
“每棵桃樹年產桃上限30斤,全部使用有機肥,用殺蟲燈等技術除蟲,不用農藥,保證桃子的品質和口感。大棚內到處都是攝像頭,24小時網絡直播,客戶可以隨時看到棚里的情況。”桂永帥說,憑借嚴格規范的管理,桃子還沒上市,訂單就已經“爆倉”,去年這一棟大棚收入超過100萬元。
穿過這棟桃樹大棚,桂永帥帶記者走進另一棟櫻桃大棚,里面種植的數千棵櫻桃樹已經綻放新芽,櫻桃樹下,幾個農民正在侍弄新長出來的蘆筍。依靠科技,桂永帥把以前在東北很難成長的蔬菜品種都引進到了自己的農場。相鄰的另一棟大棚里,無土栽培蔬菜、盆栽桃、有機葡萄等郁郁蔥蔥,長勢喜人。
“這次疫情讓很多人不愿意出家門,能在家里陽臺上種點蔬菜挺好。我覺得將來這些盆栽蔬菜水果市場會很火爆。”桂永帥自信地說。
桂永帥說,這幾棟大棚是他的生產基地,更是他的農業“實驗室”:富起來的桂永帥沒有忘記回饋鄉鄰,從2017年開始,桂永帥和他的農業團隊與鞍山市科技局聯合送技術下鄉,無償為周邊縣區的貧困戶提供種植技術和相關生產資料,貧困戶生產的農產品成熟后,對農殘等多項指標經嚴格檢測合格后,他全部收購,通過自己的電商網絡賣到全國各地。
“現在我們正在做的有西紅柿、香菇、木耳等產品,下一步,我想把大棚里引進的這些桃樹、櫻桃等品種推薦給村民一起種。但一家一戶的農戶抗風險能力差,我想在我的大棚里至少成功種植三年,品質、市場都有保證后,再推薦給村民們。”桂永帥說。
截至目前,像桂永帥一樣的職業農民已在鞍山地區創建了35個富硒農產品扶貧和生產基地,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785人,帶動3200多名農民每年創造產值近1500萬元。
鞍山市科技局農村科技科科長劉勇軍正在大棚里為農民們做科技指導,他告訴記者,春節期間,鞍山市科技局通過電話講解、網絡直播等方式,為當地農民進行了269場次農技培訓。“科技在農業上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防災減災,讓農民不再靠天吃飯。這次疫情雖然對農業有短時間的沖擊,但現在這種影響正在過去,我們就是要用科技幫農民把疫情帶來的損失搶回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