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
2020-03-16 19:56:03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派出330多支醫療隊、4.2萬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 因為同根,他們千里馳援不舍晝夜; 因為同鄉,我們倍感自豪時刻牽掛。 央視新聞推出 #我的同鄉英雄# 系列人物盤點,邀請他們來到聚光燈下,拍一組照片,用圖像記錄感動。
截至3月15日
北京市醫療隊138人馳援湖北
全部進駐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
“京”銳出戰
“京”生為你
無怨無悔!
丁新民: 把“有事找我”寫在頭頂的帽子上 希望病人和隊友看了心里能踏實
進隔離病區之前,
有一年輕護士突然問,
如果發生突發事件怎么辦?
畢竟穿了隔離衣誰都不認識誰。
我就說,“我是帶隊的,找我就行”。
為了方便辨認,
便在帽子上寫下“有事找我”四個字。
1
郭軍:
為了保護我, 一位患者對我說 醫生您站遠一點, 別讓我把您傳染上
令我感動的是,
病人也想保護我們,
我們查房時,
不時碰到病人在飲水或咳嗽,
但他們看見醫生護士進病室,
立即戴上口罩,
側著臉跟我們說話。
有一次,我站得離一位病人比較近,
他就說,醫生請您站遠一點吧,
別讓我把您傳染上。
1
賈明:
出征武漢的事, 瞞了40天
還是沒瞞住,
看過父母寄來的家書
被深明大義的他們深深感動
1月27日那天,來不及和家人道別,
便匆匆趕往武漢,
臨行前發了一條朋友圈,
17年前,我瞞著年近七旬的父母,
吻別不滿三歲的兒子,
踏上抗擊SARS的戰場;
17年后,我再次瞞著年過八十的父母,
奔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
別叫我天使,因為我沒有翅膀。
別稱我英雄,因為我也心存畏懼。
沒有大道理也沒有豪言壯語,
這是職責所在。
1
李艷:
就像在戰場上往外拖拽病人一樣
一邊得小心“新冠”流彈,
自己別中招
一邊得跟時間賽跑, 救回病人
有位老爺爺得知老伴離世后失聲痛哭,
說自己也不想活了,我們也跟著流淚。
他問,老伴走時留下什么話沒有?
這給我們在場的人都問愣住了。
我們回道,阿姨說了,她沒有撐過來,
但是讓您替她好好活著,
讓您一定要健康出院。
其實——
我們并沒有見到阿姨去世的場景,
只能用善意的謊言來安慰老人。
1
劉小娟:
印象最深的就是
在我和同事無微不至的照顧下
一位91歲的爺爺好起來了
91歲的孫爺爺,
是我和同事的重點照護對象。
有一天,我一進病房,同事高興地說,
“劉老師,今天爺爺早點吃得真不少!”
而且爺爺還問我“你的伙伴呢?”
我聽了又高興又激動,
高興的是,爺爺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好,
離出院的日子不遠了。
激動的是,我們每個人都穿著
一樣的防護服,
每天有那么多護士倒班,
爺爺居然能記住我倆!
1
劉壯:
的確非常辛苦 但是我們沒有一個人去抱怨 也沒有怕感染而臨陣退縮的
醫療隊里有很多50歲以上的“老兵”,
他們曾經參加過抗擊非典戰役,
經常給我們講當年的經歷、經驗,
讓我們這些年輕人從中吸取營養,
能夠快速進入戰斗狀態。
有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兵 ”
帶 著我們沖鋒,
我們干起活兒就很有動力,
而且非常踏實。
1
田蓉:
穿上了白大褂
一悲一喜就全部系于病床之上
有一位患者病情危重,
家屬為了鼓勵他,寫了一張字條:
堅持,配合醫生治療,
一定能痊愈!北京的醫生一定行!
這讓我深受感動,
看到患者對我們的期待,
也感覺到自己的使命所在。
經過積極救治,
這位患者現已脫離危險。
1
謝忠堯:
我是向醫院領導立下軍令狀的
一定要把大家平平安安帶回去
相比起“穿”,
作為“老院感”的我更重視“脫”,
提醒醫護人員在脫隔離服時
要 小心再小心,
無論是摘一下護目鏡,還是解開腳套,
每完成一次操作,都要洗手消毒。
全套裝備脫完,要進行十二次手消。
而這只是保護大家的第一道防線。
1
蔡衛敏:
十七年后再請纓
千萬別因為我年齡大
把我刷下來呀!
出征武漢,
看到手機里兒子發來一個大哭的表情,
心里咯噔一下,“不好,瞞不住了!”
我只好把自己說得偉大一點兒,
堅強一點兒,讓孩子放心。
加油!老鄉
照顧好自己
盼早日凱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