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4-17 08:45:04
新華社廣州4月17日電 題:兩個院士的“春耕”
新華社記者吳濤
當下,院士“指導”農民“種田”成為廣東春耕的別樣風景。
今年3月,75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坐在地里吃盒飯的照片,一度成為網上熱圖。吃盒飯的地方在廣東省湛江市下轄的廉江市安鋪鎮農民陳超的稻田里。
今年春耕前,陳超購買了精量穴播機,這部功能先進的機器可在播種的同時完成播種溝和起壟作業,但需要根據土質軟硬和土層厚薄等進行調整,并根據不同的種子品種設定每穴播種幾粒,對操作者技術能力要求較高。
羅錫文就是到安鋪鎮指導如何操作精量穴播機的。陳超說,原準備請羅院士到附近的餐館吃飯,但羅院士說時間緊,下午還要接著看旱改水田,午餐就在地里吃盒飯。
這讓陳超十分感動:“院士那么大年紀,從廣州跑了幾百公里趕過來免費幫我們,卻坐在田埂上吃盒飯,感覺有點招待不周?!?
今年春耕期間,羅錫文已12次現場指導耕作,足跡遍布廣東茂名、開平、廉江、清遠、增城等地。
遠在北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則“遙指”廣東春耕。
3月26日,在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保障區的廣東清遠,300多名農技推廣人員和農民聚在直播間,聽趙春江及其團隊的春耕授課。從具體的瓜果水稻種植到農業機械使用技術,有人自覺收獲滿滿,還有人仍求知若渴。
這是今年春耕以來,趙春江及其團隊在廣東的第6場“直播大課”。趙春江及其團隊還專門為清遠農業開發了“清遠農寶”軟件系統,給當地農民提供一個隨時隨地向高水平專家求教的平臺。
院士成為春耕的“??汀?,讓農民多了一份從容。清遠英德市農民黃芳說,以前種新品種南瓜,有些技術連蒙帶猜。今年不一樣,每一點栽培技術都心里有底。
院士幫忙,讓農民種植有方、增收有路。陳超和合作社機手得到羅錫文及其團隊的培訓支持,快速學會了如何平整土地和處理種子以適應機耕、如何規范操作和維護保養機械,已用穴播機播種1700多畝水稻。
“單是人工費,每100畝就可以省下1萬元,我是撿到寶了?!标惓d奮地說。
近年來,廣東大力推動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在冊農村科技特派員已達1萬多名,其中不少是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院士、教授等“高精尖”人才。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表示,科技部門正以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為抓手,加速科技下沉、人才下鄉,助力春耕生產不誤農時,科技興農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羅錫文是廣東最早的一批科技特派員?!拔以谡{研中發現很多農民想做,但不知道怎么做,迫切需要有人指導?!绷_錫文說,而這些問題只有下到田里,才能了解地方的生產習慣和條件,才能講得清楚。
趙春江說,科技特派員制度可緩解農村技術和人才短缺,“擔任科技特派員,可更好地了解當地農業問題需求,為基層春耕生產和農業農村發展作出貢獻?!?
“有機器和技術,今年播種順利,田里禾苗長勢非常好,估計農歷五月初就可以開始收割。羅院士說他收割時還會來,我要請他喝一杯我自己種的水稻釀的酒?!标惓f。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