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0-04-20 15:30:04
【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收官之年,在決戰攻堅的前線,那些奮斗在基層的扶貧人以他們的行動和信念為武器,向“貧困”發起了總攻。他們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貧困地區的發展之路,也照亮了人們的心。面對扶貧這樣一項復雜且系統的工作,他們有什么想法,又是如何解決了一個個困難,完成了自己使命?人民網扶貧頻道記者近期對四位扶貧人進行了采訪,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的故事。
2014年10月底的一個普通的下午,顏亮亮乘坐中巴輾轉了四個多小時,第一次來到位于皖西北的臨泉縣劉橋村(現已改名為劉橋社區)掛職工作。
從阜陽一路走來,除了一條新修的村道還算平整,在他面前的村莊看起來臟亂不堪,缺水的地面呈現出一道道土溝,土溝上面黑黝黝的垃圾遍布。更讓他始料不及的是,村民們看他的眼神都透著一股疏離和審視的意味。
“來之前我做了一些心理準備,但是情況比我想象的還要差一些。”顏亮亮回憶當時情形,雖然時日久遠,但他仍記憶猶新。
面對這樣的景象,他沒有退縮,十五年的軍旅生涯培養出他一身韌勁,“既然來了,就不負所托,把事情做好。” 放下行李和心理包袱,顏亮亮就腳踏實地開始了扶貧工作,一個又一個貧困戶去幫扶、一個一個難題去解決、一年又一年去推進工作,這一干就是五年多。
走訪摸排 精準扶貧
臨泉縣歷史悠久,近230萬戶籍人口數量在全國縣域中數一數二。劉橋村,雖然名為“村”,卻是由13個自然村落組成,居民近5000人,其中貧困戶就有284戶637人。
“和皖南的同志交流時我才知道,我們村貧困人口的數量比人家一整個村的人口還多。”顏亮亮一戶一戶地挨家走訪,兩個多月的時間才完成了初步的情況摸排。
顏亮亮在老鄉家了解情況。受訪者供圖
現在談到貧困戶的情況,顏亮亮底氣很足,“不僅是貧困戶自己的情況,他們的親戚、朋友、社會關系等,我都了解的清清楚楚。”在當年扶貧工作還沒有健全貧困戶檔案時,他就協同村干部一起梳理每個貧困戶家的情況,分類整理,分析每個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并給出因戶制宜的扶貧辦法。
貧困戶姚德紅的妻子患有精神殘疾需要長期服藥,但由于沒有在當地落戶,也沒有二代身份證,無法享受殘疾救助、醫保等國家政策。顏亮亮為了解決姚德紅家的問題,多次跨省溝通協調,帶著姚德紅一家往返一千多公里,到湖北解決了其妻子20年沒能解決的戶口問題。2016年,姚德紅脫貧了,第二年女兒還考上了縣一中,一家人現在生活有了盼頭。
作為一個紀檢干部,顏亮亮常將“實事求是”作為工作準繩。“我們村里一個貧困戶女孩,上大學期間被幫扶,但是現在她已經畢業好幾年了,大學生收入也比較高,還享受貧困戶政策就很不合適了。”
“真貧困的我們要幫扶,但已經不貧困我們也不能總給他‘遞拐杖’。”顏亮亮如是說。
拓產增收 從0到1
對顏亮亮來說,最困難的扶貧任務是為村集體找來增收的途徑。“面對扶貧任務,我對貧困戶的幫扶還是心里有底的,但是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的任務確實讓我一籌莫展。”
劉橋村當年的村集體不僅收入為零,而且還有十多萬元的虧空。初來乍到的顏亮亮拿著上級撥下的五萬元扶貧基金,覺得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顏亮亮走訪村民。受訪者供圖
在忙碌的工作中,大半年很快過去了,投資養殖風險比較大,投資產業也沒有找到合適的項目……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路旁的廣告牌收益不錯。在比較了幾家廣告公司之后,他聯系各方資源,在路邊豎起了廣告牌,并和廣告公司簽訂合同,當年為村集體增收了五萬元,完成了這項任務。有了從0到1的突破,顏亮亮逐漸找到了為集體增收的信心和路徑。
在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幫扶帶動下,村里的產業經濟發展一年比一年好,村集體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2019年,劉橋社區的村集體年收入達到了40余萬元,為當地的社區服務、鄉村振興注入了底氣。
建章立制 文化興村
剛入村時村民們的疏離眼神一直是顏亮亮的心病。
村民知道他是省紀委來的干部,三天兩頭拿著材料找他反映情況,看著群眾有那么多的不滿,于是,他在每個自然村都召開了“為民務實凈生態、移風易俗正風氣”群眾座談會,干部態度粗暴、優親厚友、集體資產被侵占的問題一一暴露出來。問題找到了,事情也就好解決了,干群關系也理順了。
扶貧要扶志、扶智。
“貧困不光榮,貧困戶也不應因貧困不勞而獲。”顏亮亮說,村里集體收入有了起色曾經搞過貧困戶分紅,但只搞了一年,因為他發現這種分紅模式助長了村里爭做貧困戶的風氣。
后來,他改換工作思路,通過設立公益崗位為貧困戶發補貼。比如村里的衛生清潔工作,貧困戶可以申請并領取補貼。村里還設立了“扶貧驛站”,準備了大米、糧油等生活物資,對孝敬老人、愛護環境等尊重和維護村規民約的村民,發放卡片積分換取獎勵。“想讓老百姓明白,好日子要靠自己干出來”。
從2014年開始,新修基建、精準扶貧、鞏固提升、糾風正氣、文化振興、建章立制,顏亮亮一年一個主線工作,把劉橋的環境越建越好,讓百姓生活得越來越舒心。2018年,這里的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現在我走在村里,馬路上干凈整潔、路燈明亮,電動車都擺放的整整齊齊。老鄉們見面都會熱情地問候,村干部們干勁足、服務意識強。”顏亮亮告訴記者,最讓他感到欣慰的是老鄉們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老鄉們信任我們,心中有了信仰,生活變得更有希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