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0-05-03 11:27:05
織金古城。
李 罡攝
烏江源百里畫廊。
資料圖片
2月下旬,隨著貴州率先有序開放全省旅游景區,沉寂許久的畢節織金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僅清明小長假,織金就已接待游客近2萬人次。
織金縣歷史底蘊深厚,素有“寶楨故里、洞天織金”的美譽。1991年,這個古老的縣城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在眾多文化名勝中,最具代表性的當數“三個一”,即一城(織金古城)、一洞(織金洞)、一水(烏江源百里畫廊)。可以說,如詩如畫的景色,文旅融合的脈搏,在這里都能找到答案。
一城 古與今的交匯
織金古城地處黔中腹地,烏江上游,其名源于轄內的織金河,因河道兩旁地勢平坦,每到春季,遍地可見金黃色的油菜花開,香遠益清、金光粼粼,故名。
織金古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
步入古城,由南至北,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流把縣城分為東西兩半。城內的廟宇、橋梁、古巷等,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著歷史的脈絡。加之四周群山環繞,綠蔭籠罩,一座座古建筑星羅棋布地鑲嵌在青山綠水間,故人稱“蓮葉浮城”。
近年來,隨著畢節文旅融合的發展,古城也被進一步保護利用,成為旅游打卡的熱門景點。
夜晚,點亮燈光,古城又呈現另一番世界:登高遠眺,遠處的廊、亭、臺、榭、橋錯落有致,沿著河流,猶如火龍,蜿蜒前行。徜徉在黝黑的青石板上,不少游人都拿起手機,駐足留念,記錄下這令人陶醉的一刻。
在這里,小橋流水,倒影如畫,沒有城市的喧囂,有的只是古城的靜謐。
一洞 形與神的相融
從古城出發,沿著盤旋的山路,大約不到半個小時的光景,便來到了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主碑廣場。由于地處喀斯特地貌核心區,畢節孕育出許多神奇壯美的洞穴景觀,其中就包括織金洞。
如果沒有探秘溶洞的經歷,絞盡腦汁估計也想象不出,里面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壯美。
進入洞內,沿著石質臺階往里走,景色也為之一變:惟妙惟肖的倒掛琵琶、精美如玉的銀雨樹、生動逼真的霸王盔、千姿百態的石筍群等,恰似三步一景,五步一畫。這些都是經過漫長時間形成的碳酸鈣堆積物,也稱為石筍。
其中,最壯美的景觀莫過于“凌霄殿”。殿內的鐘乳石潔白無瑕,兩側巖壁向下延伸,正中有一根被稱為“擎天一線”的石柱拔地而起,其后則是水面漂浮著石蓮的“瑤池”。整個組合雄壯奇妙,渾然天成。
一水 奇與秀的結合
兩個多小時后,終于走出了這俯視為谷、仰視為窗、遠望為橋的洞穴。稍作休整,便動身前往最后一站——烏江源百里畫廊。
烏江是貴州境內最大的河流,對當地文化的孕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樣受喀斯特地貌的影響,沿線形成了許多深邃險峻的峽谷,倒影沉碧,幽靜奇美,有“百里畫廊”的美譽。
在下紅巖碼頭乘船,溯流而上,兩岸青山形態各異,有的壁立千仞,氣勢恢宏;有的飛瀑傾斜,煙波浩渺;有的美人沉睡,栩栩如生。
由于水量充足,地勢落差大,烏江的水能資源很早便已開發利用,這也讓原本湍急的水流變成了高峽平湖。坐船上,幾乎感覺不到顛簸。整個沿線峰壁險峻而又波平浪靜,兼有三峽的雄奇和漓江的秀美。
仰望藍天,行走在奇山秀水之中,這是當地百姓的日常。如何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旅游資源,帶動脫貧攻堅也是需要破解的難題。為將烏江源百里畫廊完美呈現,當地已將下紅巖碼頭和化屋基碼頭修葺一新,并設計推出了新的旅游路線。同時結合當地民間工藝和民風民俗,著力打造共享民宿,經過半年建設,首批81間民宿已于去年8月試運營。
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溯流而上,直奔仍保留苗族風情的化屋苗寨。這時,熱情好客的苗家人會身著盛裝,吹著蘆笙,端著米酒,在寨門迎候。
■小貼士
探秘織金洞時,可隨身攜帶一件薄外套。因在洞內游覽時極易出汗,但洞內溫度低,不宜過多停留。出洞時,可以披上外套,作為過渡,避免著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