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0-05-15 10:18:05
1.制度問題是一個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問題
制度是治國安邦的根本。制度興則國家興,制度強則國家強,制度穩則國家穩。鄧小平同志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扭住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個關鍵,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為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活力、永葆黨和國家生機活力提供了有力保證。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之所以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之所以能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最根本的是因為黨領導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加強國家治理,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展現出強大的生機活力。
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競爭力,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社會主義中國要在21世紀立于不敗之地,不僅要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物質文明,還要建設高度的政治文明、制度文明;不僅要實現工業、農業、國防、科技等器物層面的現代化,還要實現制度現代化、治理現代化,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競爭力,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感召力和制度優越性。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來之不易,它是從5000多年接續的中華文明中來,從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斗爭中來,從社會主義事業的艱苦創立和艱辛探索中來,我們要倍加珍惜。
中華民族有5000多年文明史,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塑造了輝煌的古代中國。近代以來,帝國主義的入侵使中國陷入了山河破碎、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之前,無數仁人志士提出各式各樣救國方略和制度方案,但都以失敗告終。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之外的各派政治力量都未能擔負起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都未能找到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制度,中國依然處于亂世之中。
大浪淘沙,歷史呼喚真正合格的使命擔當者。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深刻總結執政以來正反兩方面的實踐經驗,緊緊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功創立、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才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障,這是歷史的結論。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個新制度,也是個好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個新事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偉大創造,是中華文明史上的偉大創造,是人類制度文明史上的偉大創造,我們要有高度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被實踐證明了的好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奇跡。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正確制度選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契合中國國情的最優選擇。中國是一個國情極為獨特的國家,960萬平方公里的超大國土面積,14億多人口的超大人口規模,5000多年的超長歷史縱深,未曾斷裂的文化血脈,坎坷多舛的獨特歷史命運,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過去40多年來,我們的制度建設向世界說明了一個道理,治理一個國家,推動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并不是只有西方制度模式這一條道路,各國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來。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能夠引領中國走向未來的先進制度安排。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人類制度文明史上的偉大創造。這個制度的偉大創造性在于:其一,從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來看,這個制度為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作出了中國的原創性貢獻。社會主義制度究竟是什么樣的,馬克思、恩格斯只有原則性設想,列寧領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列寧時期一些好的理念、好的做法,并沒有發展為成熟定型的制度體系。此后,蘇聯在制度建設上有一些經驗,也犯下了嚴重錯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與中國制度建設的具體實際成功結合的典范,是馬克思主義制度理論的偉大成果。其二,從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史上來看,這個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民族形態、當代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實現形式,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當代中國形態。其三,從人類社會制度演進史來看,這個制度是人類制度文明史上的偉大創造,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為人類探索更好社會制度提供了中國方案。其四,從社會制度的構成來看,這個制度是一個“成套設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由13個方面制度構成,體現了嚴密完整、系統集成的制度優勢。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鮮明比較優勢和巨大優越性的偉大制度創造。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完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同時應當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要與時俱進。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主要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第一,經過實踐檢驗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完善。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其改弦易張。改什么、不改什么,我們有定力;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國情、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完善。比如,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健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等。
第二,急需必備的制度抓緊出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又要抓緊制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比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從政治和全局高度推進監督制度改革,建立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再比如,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要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第三,成熟的經驗做法及時制度化、法制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只能在摸索中前進。及時總結成功經驗、成熟做法和改革成果,對成熟的改革成果和實踐經驗及時進行總結提升,并用制度、法律、法規等形式固定下來,不斷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治理體系,這是我們黨的一個重要經驗。比如,我們黨在總結長期歷史經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鮮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明確為一項根本制度,等等。
第四,制度的層級位階適時調整優化。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也在深化,越來越接近實踐本身的要求和制度本身的邏輯。比如,《決定》首次根據制度的重要性和地位,明確區分不同制度的層級和位階,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制度明確區分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首次提出“黨的領導制度體系”這個重大概念,并且明確其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統領地位;等等。
5.制度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已明確,關鍵在落實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制度建設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制度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越來越清晰。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黨的十四大提出:“在九十年代,我們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經濟體制,實現達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發展目標。再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周年的時候,我們將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對制度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重大命題,并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推出336項重大改革舉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十三五”時期要實現“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經過近八年的持續努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成效顯著,主要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
黨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的目標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分別就修改憲法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上邁出了新的重大步伐。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指出:“我們黨要更好領導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擺在我們黨面前的一項重大任務。”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準確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演進方向和規律,描繪了制度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決定》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行系統總結并提出總體目標。這個總體目標,對標我們黨在新時代的戰略安排,進一步明確:到建黨100周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這是黨的重要文獻中第一次明確回答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明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和戰略安排,體現了總結歷史和面向未來的統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創新的統一、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的統一、時間表和路線圖的統一。這些重大部署,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制度層面的具體展開,是發揮我國制度優勢、提高國家治理水平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點。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今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美好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落實。我們必須以只爭朝夕的進取精神,久久為功,善做善成,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描繪的宏偉藍圖繪就在中華大地上,為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寫出新的中國篇章,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作者:陳曙光,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編輯:田博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