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0-05-22 16:05:05
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居世界首位;
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居世界第二;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
……
對照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2020年是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重要時間節點。上述指標的穩步提升,彰顯了我國整體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黨中央一系列重要論斷、部署,對科技事業的領導形成了從理論到戰略再到行動的完整體系,推動我國科技創新發生歷史性變化、取得歷史性成就,為國家發展、人民幸福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談到我國在創新型國家建設方面取得積極進展的原因,5月20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首先強調了這一點。
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1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9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為2.17萬億元,比2006年增長6倍以上,占GDP的比重達到2.19%,大體與歐盟的平均水平相當。科技進步貢獻率為59.5%,有望在今年實現60%的目標。
“從這些數據看,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和科技進步貢獻率已有較大幅度增長,科技創新步入跟跑、并跑、領跑‘三跑并存’的新階段,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龍海波解釋說,出現這些積極變化的原因很多,但必須在全球科技創新態勢的背景下作深入思考,對比分析我國的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這也體現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的戰略要求。
在徐曉蘭看來,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發揮我國創新發展的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以及我國科技創新條件不斷改善,也是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的重要原因。
“經過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努力發展,我國經濟總量已經位列世界第二,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持續提升,多項激勵創新的重大舉措推動科技體制改革精準發力,我國吸引人才回流能力顯著。這些都成為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優越條件之一。”徐曉蘭說。
與此同時,龍海波從微觀與宏觀兩個層面分析了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和科技進步貢獻率較大增長的原因。他表示,從微觀主體看,企業更加重視研究開發投入,將產品技術創新作為占領未來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尤其是科技型企業持續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逐步補齊了企業基礎研究的短板。
從宏觀層面看,支撐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也發生了轉換,最重要的就是技術進步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顯著提升,同時科技體制改革步伐加快也為創新發展營造了良好氛圍,涌現出一大批高水平的高校、企業、研究院所,以及一大批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這些都是支撐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的重要原因。
保持戰略定力 形成系列“組合拳”
在龍海波看來,研發經費支出和科技進步貢獻率之間具有內在聯系。研發經費支出是實現科技進步的重要基礎,沒有足夠的研發投入也不會有明顯的科技進步。從國際經驗看亦是如此,大多數科技發達國家的研究開發強度都很高,尤其是在基礎研究投入上。只有持續加大研究開發投入力度尤其是企業研發投入,進一步優化研發經費支出結構,才能不斷提升科技投入產出水平。
“但是,加大研發經費支出并不意味著科技進步貢獻率一定會提升,往往還受到其他重要因素影響,比如知識產權保護、人力資本水平,以及鼓勵創新的激勵機制等。”龍海波強調。
今年是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收官之年,相關指標能否實現?龍海波也給出了自己的判斷:預計到2020年底,科技進步貢獻率、本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等指標預期能夠實現。“研發投入強度預期可能有一定困難,但這并不能‘一刀切’地說明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目標沒有實現,應當客觀辯證地看待。”他說,研發投入強度除了與全社會直接投入多少有關,還取決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變化。
針對建設創新型國家,徐曉蘭建議,保持戰略定力,凝聚共識,統籌創新型國家建設體系布局,形成系列“組合拳”;強化政府在規劃布局和重大科研任務中的決策作用;圍繞人才激勵、服務等動態制定針對性政策,進一步釋放科技人才的創新活力;加強對外開放合作,加快融入國際創新體系,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擴大“朋友圈”,在更多領域成為全球創新的引領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