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成都:關鍵之年 關鍵之謀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

2020-05-27 11:28:05

本報記者 楊揚 黃穎 繆琴

5月17日,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力挺西部的重磅舉措向社會發布,意義重大。

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就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對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行專門表述,備受矚目。

就在此前剛剛閉幕的四川省兩會、成都市兩會上,真知灼見急切被傳遞、被關注;“成都怎么干”頻頻被審視、被解讀。人們深知——2020年,西部、四川、成都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以及城市群發展戰略的“棋盤”上,已再次成為舉足輕重的“必爭之地”,頗受關注。

成都之于中國,一直是一座無法忽視,備受期許的城市。

去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將成都至廣西北部灣出海通路列入三條“南向通道”主通道之一,國家南向開放合作局面里有了成都的重要一席;今年年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央明確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這是繼中央提出雄安新區建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以及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之后,又一個支持建設的示范區;緊隨而來,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成都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研究按程序設立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

當成渝雙城聚勢啟航,西部大開發進入2.0時代。一大批重大戰略相繼落地,城市長遠發展的勢能加速積蓄,關鍵節點再次顯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引領大城崛起,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的關鍵之年,人們看到的不過是一座城市的機遇。于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2020年對成都而言,再次開啟的則是以世界城市體系標定坐標的一段更宏大敘事。

主政考量

一座城市“謀近”與“謀遠”的選擇

“攻心聯”,武侯祠中高掛,讓治蜀者深思,體現川人對“謀”的推崇。

智者善謀。于城市的主政者而言,“謀城”的衡量,是以怎樣的思想和理念引領城市發展,還有著對城市發展“謀近”和“謀遠”的考量。

答案因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而異常清晰。

不久前成都市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在探討城市“韌性”時,反復提到3年前幾個“當時看來感覺有點超前”的決定——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召開后,成都先后在全國率先設立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和新經濟發展委員會,作出關于規劃建設產業功能區的決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也正是在那次黨代會上,成都作出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決定。

3年后當疫情發生,始終把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成都44萬名黨員干部和社區工作者筑牢社區疫情防控“最后一米”,僅用10多天時間就完成了對全市4357個社區(村)和6.37萬個小區的3輪排查,建立“一院一檔”“一房一戶”臺賬,精準傳遞疫情防控指令。

疫情期間,成都兩次發布《成都新經濟企業疫情防控能力清單》,提出將面向全球持續發布1000個新場景和1000個新產品,僅4月29日的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場景釋放投資需求就達612億元。

在重啟經濟“恢復鍵”的過程中,城市的不同主體都在感慨,產業生態圈穩定性和產業鏈配套同城化,是企業有效應對各種不確定性風險、事關生死存亡的關鍵環節,是應對日益加劇的行業競爭壓力塑造比較優勢的核心支撐。

歷史從不會無緣無故“開掛”,每一次“開掛”都是一種著眼長遠的厚積薄發。3年布局,意外因疫情得以檢驗,成都成為全國千萬以上人口城市中感染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和副省級以上城市中經濟恢復最快的城市之一。

對城市而言,“謀近”和“謀遠”會是一種兩難。“謀近”,立竿見影,短時間有所收成;“謀遠”,波瀾不驚,長時間潤物無聲。當歷史的坐標拉長,“近”與“遠”成為一種相對,“行穩致遠”顯現出的是謀萬世和謀全局的深遠。

雙城經濟圈,成都向東、重慶向西。5月6日掛牌的成都東部新區,追溯其發端,正是3年前還頗具爭議的“東進”戰略。

一個增長測算三年來時常被提及:從2010年開始,成都常住人口和實際服務人口的年均增長分別約35萬和55萬。照此測算,很有可能在2040-2050年間,成都人口將達3000萬左右,與現在北京上海大致相當。很明顯,傳統意義上龍門和龍泉兩山之間的成都,將無法承載,“大城市病”將更加顯現。

預,則立。翻越龍泉山背后的人口數學題,是一道城市發展道路上必須面對的考題。頂著爭議,以“千年立城”的勇氣,當時的成都選擇 “跳出去”重新布局城市格局。

與“東進”戰略巧合的是,在論證雄安新區選址時,習近平總書記曾特別指出,從國際經驗看,解決“大城市病”問題基本都用“跳出去”建新城的辦法。

回頭看去,幾天前的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聯組會上分析了一組數據,有關“東進”戰略實施以來,“東進”區域對成都人口和經濟承載力以及環境容量方面的貢獻,“具體數值還要進一步測算,但成效已經開始顯現。”

因應未來

一次關于建城的形態創新和邏輯回歸

為城市“謀遠”,是為了因應未來。

而當下,未來已來。

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國家戰略中上升到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相同定位,相較于外界的種種熱議和解讀,作為極核之一的成都對未來有著更加理性而深度的考量。

如何唱好“雙城記”?也是在成都市兩會上,四句話被代表委員反復提及:建設示范區,探索新時代城市發展新路子;走好“東進”路,提高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共建科學城,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做強增長極,建設現代化開放型產業體系。通俗、好記、便于理解。

四句話的提出,背后是對六個方面戰略機遇的深刻分析——提升發展新勢能、塑造城市新形態、拓展承載新空間、構建產業新體系、培育創新新動能、加快形成開放新態勢戰略機遇。

面對未來發展,保持戰略路徑上的科學高效,對城市的主政者而言,尤為重要。

“人們為了生活而來到城市,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城市的核心是人。兩段話,都描述著城市的最高境界——生活城市。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區考察時,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今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兩中心兩地”的定位中,也直指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北緯30°神奇緯線和“胡煥庸線”穿過的成都,擁有特大中心城市里最大海拔落差、獨特動植物多樣性的生態資源,城域范圍內雪山、森林、湖泊、草甸、平原錯落有致。“推窗見田,開門見綠”的成都具備這樣的先天條件。

將新時代中國特色和濃郁地方特質相結合,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有別于已有的國內城市發展之路,又有別于先發國家的城市現代化之路,創造的是一種新的城市形態,將為市民帶來美好生活體驗,為更多的世界公民創造可感知、可參與、可傳播的新的生活意境、生活場景。

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工商聯副主席王麒,帶來了《關于推廣公園城市建設標準的建議》,“成都公園城市的特質,讓越來越多的人才‘用腳投票’來到這里。”在王麒看來,可探索建立“公園城市”建設規劃標準,以此將公園城市這一城市發展新范式廣泛推廣。

5月6日,成都東部新區舉行授牌儀式。位于成渝發展主軸線,承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管理面積覆蓋920平方公里的新區,歷時三年終落子。與授牌同頻的,是《成都東部新區總體方案》正式印發。緊鑼密鼓的,總投資2385.03億元的51個項目集中開工。

東部新區直面的將是未來發展,城市空間布局和生活高質量要求的結構性矛盾。從追求城市集聚效應、經濟總量的增長,到回歸初心、為人們未來美好生活空間建構,建城邏輯回歸那就意味著整個城市的空間布局回歸,破除點狀圈層擴散的發展模式,形成促進生產、生活、生態平衡新的城市發展模式。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著名城市規劃專家李曉江認為,東部新區將是成都發展戰略的一次重要轉移:成都將從單中心的發展模式,向組團式的都市圈發展格局轉變。

在全國兩會上,成渝兩地代表委員們對“東西對進”的未來崛起,關注尤甚。東部新區之于成都東進、重慶西擴的雙城經濟圈意味著什么?在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大學商學院院長徐玖平看來,這樣的戰略設計贏來了歷史的新機遇;代表著成都“有為敢有位”,為唱好“雙城記”思行并進,更讓新區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的名片。

后發超越

一場從增長極到動力源的跨越

無可辯駁,世界城市等級體系的劃分,很大程度上由城市產業經濟在全球分工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來決定。世界先進城市、沿海先發城市和中西部內陸城市,成都在三大城市等級體系中的定位,處于第三層級。

繼續延續幾十年來形成的承接產能轉移模式,成都將永遠處于“鏈條”低端。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后發超越的目標指向明確——就是為了牢牢掌握中國新經濟發展話語權,搶占新經濟發展制高點。三年發展,新經濟企業從18萬家增至36萬家,獨角獸企業從0到6,新經濟營業收入突破4000億元,新經濟活力指數、新職業人群規模均居全國第三,2019年新經濟增長48%,為成都連續12個季度保持8%的增長提供了基礎,更為城市經濟轉型,重構強大內在動力提供了重要支撐。

以新經濟為主體的城市發展動力轉換,將是城市從增長極到動力源的形成過程。“科技創新策源地”這個詞近來被頻繁提及。中央明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渝共建西部科學城。

成渝建“圈”,共建西部科學城一子活棋,成為川渝轉型發展的創新動力源。打開成渝創新地圖:121所高校、178萬在校大學生、1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290家高新技術企業和87個眾創空間密布于此。川渝兩地科技部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分別與重慶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攜手簽約。數據一旦聚集裂變,這里將成為支撐創新策源潛力和轉化市場空間的巨大能量場。

“成渝兩地共建西部科學城,將從根本上增強區域研發能力,也是提升區域創新基礎能力和應用能力的重要平臺。”就共建科學城的命題,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經信委主任陳金山對“共建”之舉,充滿期待。

一座城市在做強增長極,建設現代化開放性產業體系下,有著諸多選項。“雙城記”里的成都,擁有著一個特有的選項——提高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這是對城市發展方式和經濟組織方式的重大調整。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兩個中心城市是世界十大城市群當中唯一人口和經濟雙增長的城市群。“雙城記”里,兩地將探討共建多式聯運集疏系統,共享中新、中日開放合作項目外溢紅利,構建形成以成渝為核心節點、西部為戰略腹地的國際大通道和全球供應鏈體系,深刻改變成渝之間依托灌區廊道拓展和水道沿江推進的背向獨立發展格局。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展開熱烈討論——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強產業體系區域布局引導,支持成都、重慶共建現代裝備制造基地,帶動成渝主軸線區域現代化開放型產業體系建設,發揮產業集群效應構建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圈。

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建設產業功能區——2017年7月,成都基于“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做出的決策。三年來,功能區引進重大項目411個、總投資6785.11億元,均占全市總量的九成以上;集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超1200家,引進高層次人才140名、頂尖團隊14個……

今年3月,為增強各功能區的耦合效應,全市產業生態圈數量由17個調整為14個。下一步,還將產業社區打造成產城一體的城市公共空間。

從“產城人”到“人產城”,成都產業功能區發展導向愈發鮮明。

下好“先手棋”。5月19日,連續三場系列新聞發布會聚焦“打造同城化發展支撐點,推動成德眉資交界地帶融合發展”。在成資交界地帶、成德交界地帶、成眉交界地帶的多個城市片區和城市帶,多項具體的實施方案逐一公布。一個以成都為極核的都市圈正在成勢見效,到2035年成都都市圈將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都市圈。

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今年是尤為關鍵的一年。不久前召開的成都市兩會上,三個發力方向被確定——加快建設對外通道、不斷壯大平臺載體、切實加強開放合作。隨著天府國際機場及配套工程的基本建成,明年7月投入使用,成都將迎來“雙機場”時代。今年3月中歐班列(成渝)開行突破萬列。一季度開行數量較去年同期上升92.7%,占到全國總量的40%,綜合競爭力排名榜首。“雙機場”格局,聯通全球的中歐班列,將構筑起國家向西向南開放前沿門戶的新優勢。

因時而謀,應勢而動。“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承上啟下,關鍵之年的成都再次身處時代風口。為一座城市而謀,為一座城市的人們而謀。謀城之勢、營城之路的探索還將在關鍵之年延續……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