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2020-06-04 18:26:06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世界經濟衰退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罕見地沒有提出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但非常明確地強調要確保今年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蘊含的深刻含義是,無論GDP增速高低,無論世界經濟如何發展,中國都要在今年將絕對貧困與區域性貧困現象歸入歷史,讓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變為現實。事實上,經過40多年的持續高速發展,我國不僅早已解決了10多億人的溫飽問題,而且億萬人民的民生質量實現了巨大的飛躍。到2019年末,全國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日益接近高收入國家水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6%;年末就業77471萬人,當年新增城鎮就業1300多萬人;私人轎車保有量1.37億輛,移動電話普及率達114.4部/百人;國內游客60.1億人次,居民因私出境1.62億人次;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7%,13.54億人口享有醫療保險,近3億人按月領取養老金;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降低至28.2%。這一系列指標表明,我國已經無限接近全面小康社會。但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卻給國計民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亦會帶來強烈的外部沖擊,這使得今年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在客觀上面臨著挑戰。在嚴峻的挑戰面前,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還需要努力克服現實困難,抓住著力點精準發力。
第一,需要正確理解與全面落實“六保”,實現以“保”固“穩”促“進”。繼201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六穩”后,2020年4月中央又提出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的“六保”,這是針對疫情沖擊和世界經濟衰退帶來的不利影響而采取的理性、務實的應急性綜合舉措。它體現了中央的底線思維,但又絕不只是底線思維,更不是被動消極的應對,而是通過積極主動作為來化解困境并尋求新的突破。可見,“六保”“六穩”“穩中求進”是內在邏輯緊密、總體目標一致的綜合政策體系。守住了“六保”的底線,就能穩住經濟與民生的基本盤,進而實現“穩”中求“進”。因此,在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時,應堅持如下原則:一是堅持民生為重、民生優先,真正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落實到保障就業與保障民生上,將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指標。二是堅持底線思維、積極進取。“六保”是劃定的一個底線,但底線并非消極防守,而是需要主動、積極作為,并在“六保”中優化現有的結構與制度,只有積極進取才能更好地實現“六保”。三是堅持統籌考慮、協同推進。比如,保就業與民生是為經濟恢復與發展提供人力與消費支撐,而保市場主體與糧食能源安全及產業鏈供應鏈則是為就業與民生提供有效保障;保基層運轉既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需要,亦是服務民生與經濟的需要。因此,在落實“六保”時不能分割推進,更不能出現效果對沖的情形。四是堅持政府主導、各方發力。特殊時期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運用公共資源配置的優勢。但僅有政府作為是不夠的,因為“六保”涉及勞動者與居民、市場主體與社會各方,只有充分調動各方應對困難的積極性才能有效作為,以對沖疫情與世界經濟衰退的不利影響,進而完成好“六保”的任務,并在鞏固“六穩”的基礎上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更高臺階。
第二,需要迅速化解疫情對就業與民生的巨大沖擊。從“六保”的內容來看,奉行的是就業優先、民生為重、全面協調的應對與發展取向,這與過去經濟在前、民生在后相比是一大改進。因為疫情對就業的沖擊最大,對老百姓的生計影響巨大,只有保住了就業與民生,才能穩住發展、促進發展。因此,各級政府應當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將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千方百計地解決好就業問題與城鄉居民的生計問題。同時,需要抓住關鍵環節、重點對象發力。保就業的重點是保存量、擴增量、提質量,保基本民生的重點是低收入困難家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明確要求各地要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要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擴大低保保障范圍、對暫時困難人員都要實施救助等,以切實保障所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在目標明確、路徑清晰的條件下,還需要盡快開拓新的就業領域,如完善支持各種新業態的政策體系、支持養老育幼各項社會事業與社會組織發展、真正將就業優先融入各種政策之中;針對低收入困難群體,還需要改進各項社會救助制度安排,進一步擴張某些救助制度的功能,并提高其保障能力與水平。
第三,切實鞏固擴大脫貧攻堅成果,讓貧困人口同步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在“全面”,是惠及14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而最具標志性意義的指標是脫貧攻堅能否如期完成。因此,完成今年發展目標任務的關鍵,是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只有讓貧困地區與貧困人口也進入小康生活階段,才是我們追求的全面小康。我們應當正視疫情沖擊導致脫貧攻堅面臨的更大困難,而貧困勞動者就業不足、收入減少和貧困地區發展基礎不穩、內生動力不足是現實寫照。同時,我們還應清醒地看到,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并不意味著貧困現象不復存在,因為個人能力、發展機會的差異,以及地區、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總會有一部分人處于相對貧困狀態。發達國家的實踐也表明,相對貧困將是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這決定了反貧困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因此,在今年財政緊張的情形下,仍需加大脫貧攻堅的投入力度,最大限度地動員社會資源,并及時明確扶貧政策在一定時期內的穩定性,實現從注重硬件設施建設到重視社會建設與社會發展、從依靠外部強力投入到努力激發內生動力、從相對孤立地解決鄉村貧困問題到同步推進城鄉協同發展的轉變。另外,著力解決好貧困地區的就業問題,進一步建立健全應對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唯有如此,才能在已經取得的脫貧攻堅成果基礎上實現從“兩不愁、三保障”到同步小康的升華,然后再走向共同富裕。
第四,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我們亟須清醒地認識到,社會保障制度是全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基本制度安排,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不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標志,而且是維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人民世代福祉,進而引領全體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但我國社會保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很突出,現行制度還存在諸多內在缺陷,權責不清與責任失衡并存正在影響著整個社會保障制度體系的發展。同時,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尚未成型,市場主體與社會力量調動明顯不足,不僅無法滿足人民多樣性的需求,亦使政府與用人單位的負擔過重,社會保障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無法有效壯大。因此,決勝全面小康迫切需要盡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并努力提高其發展質量。一是強化社會保障統籌規劃與頂層設計,對社會保障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民生福祉發展中進行清晰定位,并使其體系結構和功能走向完善;二是盡快優化制度安排,消除制度結構的內在缺陷,在尊重制度客觀規律和發展變化中的國情的條件下,盡快使其走向成熟、定型;三是在堅持共建共享、互助共濟的原則下,盡可能調動政府、用人單位、個人與家庭、市場主體和社會力量的積極性,確保社會保障的物質基礎持續壯大。
總之,盡管今年挑戰艱巨、形勢嚴峻,但支撐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基本面并沒有因疫情而發生改變。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推動我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只要充分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并打好“六穩”“六保”的政策組合拳,我們完全有信心戰勝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今年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作者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