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匯
2020-06-04 21:03:06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一年間,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為“作戰圖”,圍繞“一體化”和“高質量”,滬蘇浙皖只爭朝夕、使命必達,從基礎設施到公共服務,從疫情防控到創新協同,從“數字長三角”到“美麗長三角”……激發“強勁活躍增長極”,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跑出“加速度”。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從此,這個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承載起非同尋常的國家使命。“一極三區一高地”的戰略定位——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全國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體現的是新時代中國的國家競爭力,意味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讓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一起發展,從而起到擴大內需、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體化不是一樣化,1+1+1+1>4是上海“龍頭帶動”、蘇浙皖“各揚所長”的結果。長三角一體化已經進入“密集施工期”: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下出“先手棋”,一項項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一個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崛起,一批批改革措施陸續出臺……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長三角三省一市GDP合計4.98萬億元,占當期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4%。雖然三省一市GDP增速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均低于全國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如何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長三角交出了高質量一體化的答卷。
一體化發展要保持持續強勁的“高質量”,離不開政府間的協同,離不開體制機制創新,離不開不斷優化的市場配置資源及其作用。說到底,一體化,“化”去的是跨省“斷頭路”,“軌道上的長三角”將連起發展機遇的“主動脈”;“化”去的是制度的藩籬、發展的路障,激發科技原創力、打開制度想象力。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到做深做實“生態補償機制”,從營運繁忙的海陸空運輸網到打造看不見的“工業互聯網”,從G60科創走廊高速發展到上海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之舉“一網通辦”風靡長三角……一個協調創新機制正在長三角形成,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示范。而對于示范區而言,探索跨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更是它的核心使命。
東南形勝,今更勝昔。在新發展格局中找準發力點和突破口,打造更多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充分發揮上海作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功能作用,通過更高起點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對外開放,更好地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這是“龍頭”的使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