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洋網
2020-06-10 17:53:06
開展大普查 夯實防災減災“地基”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為全面掌握我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情況,提升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經國務院同意,定于2020年至202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影響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面對這樣的國情,黨和政府在防災減災救災中一直不遺余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舉措新要求,推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眼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為何要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對此應該怎么看?橫向比較,看重要性。在全國范圍開展大普查,這無疑是大動作、大手筆,投入資源多,工程量浩大。提起全國普查,人們總會想起經濟普查、人口普查、水利普查等,這是事關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摸清家底、提供決策依據的基礎性工作。如今,針對自然災害開展全國普查,將其與經濟、人口等“國之大者”相并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縱向分析,看必然性。全面看待問題,必須把視線拉長,把過往與當下、現實與未來貫通起來審視,這就是歷史學界常講的“大歷史觀”。人類自誕生起,就與自然災害共存,在戰天斗地中求生存、求發展。數千年來,我們的自然災害防治能力不斷提高,積累了豐富經驗。但必須承認,現有防治能力與社會發展和群眾要求仍有距離。不久之后,我們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發,這又對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開展全國普查,就是要更進一步、邁向新階段,就是要“立足更精準更有效地防”,朝著精細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處在這樣的歷史節點,完成好這一工作,乃使命所在,非做不可。
聯系實際,看緊迫性。近年來,在人類所面臨的各項風險挑戰中,自然災害的“存在感”呈明顯提升態勢。全球氣候變化,地震、地質、洪澇、干旱等各類災害交織多發。再聯系自身,我們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貧困地區往往也是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地區。防止因災致貧、因災返貧,將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各地的重要任務。按時按點、保質保量完成好普查工作,才能加快筑牢防止因災返貧的“堤壩”,帶給群眾更多安全感。
《通知》是一紙動員令,接下來就要抓落實,就要看執行。應當承認,做好這項工作并不容易,尤其“第一次”意味著沒有任何先例可循。對此,各地要突出抓好組織領導。該建立的機制盡快建立,該配備的資源堅決配齊,不斷強化擔當,壓實責任,把這項工作作為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實際行動抓緊抓實抓好。此外,各地要狠抓作風。針對自然災害風險隱患進行排查,這是一項細之又細、實而又實的工作。要撲下身子,要“沾泥土”,沒有嚴深細實的作風絕對不行。尤其要強調的是,任何地方、部門、單位和個人不能虛報、瞞報、拒報、遲報,不得偽造、篡改普查數據。數據失真、失實,貽害無窮。
雨果曾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自然災害無法杜絕,但人類可以更有為。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底線思維,持續研究對手的“脾氣”,不斷夯實“地基”,我們就能在與自然災害的一次次交手中不斷成長,越來越強。
(廣州日報評論員夏振彬) 【編輯:朱延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