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6-23 08:47:06
新華社重慶6月23日電 題:重慶沙坪壩區:“清水綠岸”整治帶來城市精管善治
新華社記者周凱
小橋流水、草木蔥翠,清晨在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古鎮的清水溪畔,幾只白鷺翱翔其間,兩岸打太極、散步休閑的市民隨處可見。家住磁器口街道的居民何永勝幾乎每天早上都會來這里散步。“一年前可不是這個樣子,河道兩岸雜亂無章,就是個臟水溝。現在建起了親水步道、廣場,綠化很漂亮,成了大家的休閑好去處。”他說。
清水溪、鳳凰溪發源于重慶市“城中山”歌樂山,分別長約15公里、6公里,流經沙坪壩城區后,在磁器口古鎮匯入嘉陵江。當地一些老居民介紹,多年前清水溪、鳳凰溪曾如其名,河水清澈,可洗衣服、捉魚蝦。
隨著城市的快速擴展,因工業污染、雨污管網不完善、城市建設擠占河道等影響,再加上這兩條河水量小、生態脆弱,清水溪、鳳凰溪逐漸成了黑臭的污水溝,被群眾調侃為“清水溪不清、鳳凰溪沒鳳凰”。
要實現城市精管善治,清水溪、鳳凰溪整治勢在必行。2018年經前期治理,清水溪、鳳凰溪基本消除黑臭。為達到流域水功能要求、還河于民,2019年沙坪壩區啟動清水溪、鳳凰溪“清水綠岸”提升工程。
河流污染表現在水里,根子卻在岸上。沙坪壩區住房城鄉建委副主任嚴斌介紹,這兩條河的發源地歌樂山曾有不少“散亂污”企業,中下游流經區域大部分是老城區,治理涉及企業拆遷、地下管網建設、河道整治等,難度較大。
實現“清水”,必須根治工業、生活污染源。從上世紀80年代起,大量小家具廠、小食品廠等在歌樂山上聚集,廢氣、污水直排較為突出。現在,沙坪壩區明確提出歌樂山上不再發展工業,按照“關閉一批、規范一批、外遷一批”對山上近1700家中小企業分類處置,已依法關閉“散亂污”企業1000多家。在歌樂山上的新開寺村工業聚集區,記者看到數十家小企業已關閉搬遷,廠房被拆除。
在歌樂山下,沙坪壩區全面梳理污水直排點、溢流點,排查清水溪、鳳凰溪流域市政污水管網約144公里、小區支管網約482公里,新建改造污水管網約50公里。
實現“綠岸”,就要修復河岸生態系統。清水溪、鳳凰溪下游兩岸有約20萬平方米的雜亂區域,沙坪壩區投入1.27億元整治河岸、造林植綠,建設濕地公園。
清水溪、鳳凰溪大范圍整治施工產生矛盾在所難免。如部分周邊居民在清水溪下游兩岸開墾了約5萬平方米的菜地,強行拆除會激化矛盾。沙坪壩區干部耐心做好群眾工作,將工程效果圖展示給群眾看,最終得到了周邊居民的理解支持,這些菜地被順利改造成綠化景觀。
今年3月,清水溪、鳳凰溪“清水綠岸”示范段項目完工,兩岸7.1公里的親水步道、2.2萬平方米的休閑廣場、13.6萬平方米的花草樹木以及公廁、景觀橋、停車場等配套設施,讓昔日的黑臭小河溝實現了華麗蛻變,一到晚上前來跳廣場舞、休閑游玩的市民絡繹不絕。
磁器口片區位于嘉陵江與歌樂山之間,區域狹小、交通擁堵、缺少公共空間。磁器口街道辦事處主任吳超介紹,清水溪、鳳凰溪“清水綠岸”工程不但提升了城市人居環境、完善了管網基礎設施,同時兩岸步道與磁器口古鎮景區、軌道交通站、周邊小區等實現了串聯,還起到了助力古鎮提檔、景區游客分流、方便居民出行的作用,有力推動了城市品質提升、精管善治。
“下一步我們將與第三方企業簽訂清水溪、鳳凰溪‘清水綠岸’PPP項目,融入海綿城市、智慧水務等理念,力爭達到四類水質的流域水功能要求,讓群眾共享生態紅利。”嚴斌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