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0-06-24 09:23:06
6月22日,在新疆哈巴河縣薩爾塔木鄉庫爾米希村,43歲的努爾別克·卡肯雖然辛苦忙碌在田間地頭,但是種植中草藥材帶來的可觀收入,讓他覺得很值。“種一畝油葵、打瓜的收入在300多元,種植中草藥收入能達到1000元,非常不錯。”2019年,在政府給予草藥種植每畝補助200元,企業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的情況下,努爾別克嘗試種植35畝黃芪,收入達到3.5萬元。
庫爾米希村2014年退出自治區級貧困村序列。有耕地面積1.3萬畝,以往主要種植苜蓿、葵花、打瓜、玉米等傳統農作物,收益不高。為了實現農業提質增效,當地借力實施節水灌溉農業契機,引進新疆惠誠中草藥種植科技有限公司流轉土地4000畝,發展中草藥材種植產業,提高村民收入。
“種植中藥材可以實現土地保肥,能讓村民在多個環節增收。”新疆惠誠中草藥種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新說,村民除了土地流轉收入,在中藥材的播種、拔草、運送、藥材分級等環節實現就近就業增收。
據悉,薩爾塔木鄉按照“黨支部+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今年種植中草藥1.2萬畝。引進的新疆惠誠中草藥種植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與藥企合作建立中草藥基地,形成“科研+公司+基地+農戶”的聯農帶農、帶貧益貧的經營模式。通過土地流轉,每畝承包費較往年增長300元以上,帶動農民就地就業,每戶可增收1萬元。
以中草藥材種植為例,近些年,哈巴河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深入挖掘當地資源潛力,因地制宜培育多種特色產業,動能十足。
在哈巴河縣新疆康元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原本根植戈壁荒漠,無人問津的沙棘果,變身為飲品、油類、凍干粉等多種沙棘產品,暢銷多地,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借助沙棘果,我們正在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該公司副總經理彭正榮說,2010年公司通過招商引資落戶到哈巴河縣,通過10年的連續投入,已建成2萬畝連片沙棘林。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該公司通過產學研結合,改良沙棘品種,提升產業科技含量,利用凍干粉技術,攻克傳統沙棘產品運輸難題。2019年實現產值1億元。
同時,新疆康元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基地示范作用,實現產業良性循環發展,帶動當地牧民種植沙棘6萬畝,2019年牧民增收197.62萬元。每年該公司沙棘采摘雇傭周邊村民1500余人次,支出采摘款400多萬元。
借助沙棘果產業發展,今年43歲的闊勒拜鄉村民達斯旦· 塔勒哈提別克和妻子兩人,從牧民變身產業工人,在康元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實現就業。“以前放牧年收入1萬多元,在企業上班兩人每月工資7500元。”2015年看到沙棘果產業紅火,達斯旦種植了300畝沙棘果,2019年進入豐果期,收入15萬元。
中草藥材種植、沙棘果、駝絨制品……如今,在哈巴河縣一個個依托當地優勢資源培育的特色產業,產業鏈拉伸延長,不斷為當地經濟發展增添新活力,助力鄉村振興,實現農牧民增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