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端牢“中國飯碗” 播種綠色小康

來源:新華網

作者:

2020-07-01 16:52:07

新華社哈爾濱7月1日電 題:端牢“中國飯碗” 播種綠色小康

新華社記者韓宇、王春雨、楊喆

端牢“中國飯碗”,小康“底色”更足。從人煙稀少的荒原到稻菽千重浪的“北大倉”,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正讓“中國糧倉”基礎更牢、品質更優、產品更豐富,讓中國人奔向小康的底氣更足。

糧穩,守護小康夢

正值夏日,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腹地,萬畝連片的稻田仿佛“稻海”,置身于此的人們無不為“北大倉”的氣勢所震撼。

然而70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原,被稱為“北大荒”。

20世紀50年代,10萬官兵挺進“北大荒”,把這片荒原開發建設成舉世聞名的“大糧倉”。

從2010年糧食產量突破1000億斤,到2011年糧食產量躍居全國第一;從2018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500億斤以上,到糧食生產實現“十六連豐”……黑龍江糧食生產的不斷進步,守護著中國人對小康生活的不懈追求。

在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管理局)七星農場,新一年的豐收希望正在孕育。

今年的春耕令七星農場農戶周春曲印象深刻。往年,住在場區里的他每天下地干活像“上班”,今年為有效防范疫情,他選擇住在地頭的臨時住房里,一住就是3個月。

“得想辦法克服疫情,不能耽誤種地!”周春曲說。

作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建三江自開發建設以來,累計生產糧食1.08億噸,提供商品糧9891萬噸。如今,建三江年均可生產糧食650萬噸左右,粳稻產量占全國的二十分之一。

建三江的農戶們,也在播種著自己的小康。

“我種了大約400畝地,每年純收入至少有10萬元。”談及收入,周春曲底氣十足。

糧穩,心更安。

去年黑龍江省糧食產量達1500.6億斤,約占我國糧食總產量的九分之一,相當于為全國每人每年提供約100斤原糧。今年黑龍江省糧食播種面積達2.15億畝,比去年增加約50萬畝。

吃好,小康更健康

奔向小康,要吃得健康。“中華糧倉”里,“量變”到“質變”正在發生。

綠色、綠色,還是綠色。

在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萬畝大地號地塊,綠色的水稻田里還“暗藏玄機”:稻田里有泥鰍在游動。

“以前為了吃得飽,現在奔小康了,講究吃得好!”合作社理事長劉春說著,彎腰撈起一條泥鰍,“泥鰍能松動土壤,還能增加有機質,是綠色種植的直觀證明。”

一只雞蛋能做出怎樣的名堂?

在黑龍江中農興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類雞蛋產品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味蕾。“這種蛋白腸,是專門為健身人士準備的。”公司負責人唐興和說。

近年來,黑龍江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推動玉米、水稻、乳、肉等優勢主導產業集群發展。

今年,黑龍江還推動生豬產業提檔升級,力爭全年生豬出欄2100萬頭,豬肉產量達到150萬噸;深入推進奶業振興計劃,力爭生鮮乳產量達到500萬噸。

“我們正加大力氣向綠色有機種植轉型,堅持用有機肥和生物菌劑,去年土壤102項檢測指標,全都達到了綠色種植標準。”慶安縣豐碩水稻農民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霍樹林說。

讓綠色成“底色”,促綠色顯“特色”,用綠色生“金色”。

今年黑龍江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8500萬畝,其中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分別達到7650萬畝和850萬畝。

近日,在北安市東和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一片玉米地里,一臺風幕式打藥機僅用18分鐘便完成作業60畝。合作社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機器平均可減少除草劑用量25%。

今年黑龍江省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的農業“三減”高標準示范面積將增加至4500萬畝。

技高,“飯碗”端更牢

農業插上“科技翅膀”,讓端牢“中國飯碗”奔小康的底氣更足。

在北大荒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一件件實驗儀器和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等資料擺放整齊,科研人員正在忙碌。

“我們形成了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模式,推廣面積3100萬畝,水稻平均單產由原來的不足40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620公斤。”園區主任李曉輝說。

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里,一臺臺紅色的大型智能收割機如鋼鐵巨人般整齊排列,不少機械具有衛星定位和無人駕駛等功能。

“合作社剛成立時有23臺套大農機,現在數量翻了近一倍,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富錦市華勝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延華說。

在七星農場的田間地頭,經常可以看到攝像頭、傳感器等設備,它們覆蓋農場的122萬畝耕地,可以自動提取農作物生長環境的各項要素信息。

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種植環境等信息一目了然。七星農場借助物聯網平臺,鏈接了食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打造“綠色、安全、讓消費者放心”的品牌。

黑龍江省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推廣體系已達到22個,高標準科技示范園區發展到560個,先進技術推廣面積穩定在2.1億畝次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7.1%。先進科技正在讓黑土地變成中國人的“金飯碗”。(參與記者:王雨蕭、楊思琪)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山西:疫情期間各級各類學校和幼兒園不得預收學費

記者30日從山西省教育廳獲悉 該廳與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西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收費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山西頻道 2020-07-01

身價千萬的企業家做了個這樣的決定……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1日電(記者安路蒙)精干黝黑,穿著樸實,笑容靦腆,眼前的李永波,儼然一副農民模樣。李永波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詳細]
新華網 2020-07-01

北京醫院安全管理新規正式實施 7月1日起進醫院須安檢

中新社北京7月1日電進入醫院,先進行安檢,拒不接受安檢的將依法處理;醫務人員人身安全受到暴力威脅時,可采取避險、防衛等保護措施,暫停...[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07-01

北京今天又有5個地區降為低風險,累計17個街道降為低風險

北京市目前街鄉高中風險地區有哪些變化。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38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詳細]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0-07-01

上海警方偵破一起特大團伙性保險傭金詐騙案

新華社上海7月1日電(記者朱翃)7月1日,上海浦東公安分局對外披露一起特大團伙性保險傭金詐騙案。此案中,犯罪團伙通過投保高額保單再惡意...[詳細]
新華網 2020-07-01

寧夏向印尼西努沙登加拉省捐贈防疫物資

寧夏向印尼西努省捐贈的防疫物資。景小美攝。中新網銀川7月1日電6月30日下午,寧夏向國際友城——印度尼西亞西努沙登加拉省(簡稱“西努省”...[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0-07-01

中方對美反制措施來了

【中方對美反制措施來了】6月22日,美方再次宣布將中央電視臺(CCTV)、《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和中國新聞社4家中國媒體增加列管為“外...[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0-07-01

吳尊友:為何會出現確診病例前兩次檢測結果為陰性?

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 我們現在做的檢測,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是檢查我們身體兩個不同的成分,一個查的是...[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0-07-01

初心不忘 童心向黨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7月1日電(記者馮媛媛)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山東省諸城市市直機關幼兒園黨支部...[詳細]
新華社 2020-07-01

蘭州至貴陽首開動車

新華社蘭州7月1日電(記者李杰)1日11時37分,D806/7次動車緩緩駛離蘭州站,奔赴貴州省貴陽市貴陽北站。這是蘭州和貴陽兩個省會城市之間首...[詳細]
新華網 2020-07-01

“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在涼山開花結果

事實上,直到5年前,在她的家鄉和工作地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尼地鄉七里壩社才開設了幼教點。她說,因為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我們那時候是...[詳細]
新華網 2020-07-01

革命烈士任常倫家鄉舉行慶祝建黨99周年紅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7月1日電(記者滕軍偉)七一前夕,革命烈士任常倫的家鄉--龍口市七甲鎮組織開展紅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重溫紅色歷史,傳承...[詳細]
新華社 2020-07-01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