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0-07-22 08:15:07
◆賀震
前不久,在“讓候鳥飛”公益基金北京項目團隊的公開呼吁下,擬建成森林濕地公園的北京南苑大泡子季節性濕地灌叢草灘施工活動被按下了暫停鍵,原本“挖掘機轟鳴、施工者揮汗如雨”的熱火朝天場面一下子寂靜下來。
筆者不禁為此稱好,一是為有關部門對環保社會組織呼吁的重視和認真對待;二是為北京最后一片荒野可能因此而得以保留下來。
據悉,北京南苑大泡子本是一片無人問津的季節性坑塘濕地草灘,是北京城南最重要的候鳥遷徙通道和棲息地,也是北京城六區中僅存的一片荒野。這片沒人打擾的荒野,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野生動植物家園,41種植物在此自由生長,24種野生鳥類在此棲息繁衍。
相關部門在此位置上規劃興建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擬構建以綠為體、林水相依的綠色景觀系統,形成大尺度綠色生態空間。
應該說,規劃藍圖是美好的,建成后的視覺效果肯定比荒野狀態養眼得多。經過一番施工建設,毀滅的是荒野,重建的是人工生態。但從自然生態保護的角度看,這并不是一件“好事”,整齊劃一的綠化并不能起到生態效果。荒野中不僅有多種野生動物,也孕育著多種生物基因,保護荒野也是保護生物多樣性。
相對于鋼筋水泥叢林的現代城市,荒野是生命之源,是一個呈現著野性之美的生命共同體。我們應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謙恭,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決不是把每一寸土地都人工打理一遍。城市自然生態保護,應盡可能多地保留原始次生自然空間,讓野草生長,讓城市留白,讓荒野存續,讓自然自己去發揮生態作用。
在這方面,香港的做法值得借鑒。香港地域狹小、地形崎嶇,可利用土地面積極少,但人口眾多。盡管如此,香港政府仍采取嚴謹的用地政策,使得其城鎮建設有序,使得城市建設有序,基礎設施完善。作為世界著名的大都市,香港的建筑面積僅與山東淄博的建筑面積大致相同,2012年,香港的建成區面積僅為265平方公里,約占其陸地面積的24%,未開發面積高達76%,且有些地區被劃定為永久性自然保護區,并通過立法永久禁止開發。如今,香港仍有很多尚未開發的土地,包括林地、草地和荒地。
借鑒香港的做法,筆者認為,主動為城市土地“留白”,保護一部分荒野的原生態,并把它們完整地留給子孫后代,正是我們需要堅守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