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0-07-30 16:38:07
7月28日,在“2020年全國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上,由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正式發布。報告顯示,百強縣以占全國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約十分之一的GDP,以占全部縣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創造了縣域約四分之一的GDP。
“郡縣治,天下安”。集中了全國70%以上人口的縣域治理,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新形勢下,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礎在縣域,難點在縣域,活力也在縣域。關注經濟強縣,研究強縣特點,不僅是為了激勵先進,更為了把好經驗好做法復制下來、推廣出去,讓其他縣域學有“標桿”,在“對標”中解決縣域經濟中“總量不大、結構不優、轉型升級難、引進項目難、吸引人才難”等普遍性問題,不斷提高縣域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縣域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強縣之強,主要體現在經濟實力、增長潛力、富裕程度、綠色發展上。數據顯示,百強縣總體實力突出,人均GDP已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百強縣發展的主要動力是第二產業驅動,工業實力已超越發達省份;百強縣消費旺盛、要素吸附能力強,不僅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對資金和人口的吸引能力也顯著提升。數據是枯燥的,卻是強縣發展軌跡的客觀反映。透過數據可以看到,強縣主要靠實體經濟起家的,靠創新驅動越來越強的,靠富民不斷激活內動動力的。如何做強實體經濟,如何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如何加快創新發展,如何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是中國縣域在新形勢下必須思考的現實問題。
強縣之強,“強”在高質量發展上。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對縣域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百強縣之所以能成為縣域發展排頭兵,最基本的經驗就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在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科技創新、深化改革開放、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激發內生動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走在了前面。對那些沒有進入百強的縣來說,要迎頭趕上,就應當朝著這些方面去努力,以創新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不斷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積極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縣域經濟的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
做強縣域經濟,當以“高質量”為先。與基層干部交流,有的談起高質量發展“頭頭是道”,一遇到具體事情,又回到老思維、老路子、老辦法上去了。這種現象不是個別的。向高質量“轉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轉向”也是一場革命,首先是思想的革命、觀念的革命。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既要解決思想觀念問題,更要解決方式方法問題。最為關鍵的,就是以高質量發展為先導,做好培育新動能的“加法”,做好淘汰落后污染產能的“減法”,做好創新驅動的“乘法”,做好簡政放權的“除法”,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積極主動作為,奮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