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0-08-07 19:52:08
在浙江海寧許村鎮李家村文化禮堂,最新一期“李家播報”正火熱開講。一方講臺前,擔任播報人的村干部操著當地方言,向臺下村民們播報政策法規與新聞信息,村民們聚精會神地聽著,還不時記上幾筆……
2018年7月6日,中央審議通過了《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讓身邊人說身邊事、用百姓話說百姓事,以論時事、講案例、說故事的形式定期向村民宣傳新思想新政策,“李家播報”正是地方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生動樣本。
如今兩年過去了,各地通過廣播、網絡、志愿服務等,逐步探索出多種創新又接地氣的形式,打通文明實踐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群眾關心什么,我們就唱什么”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炎黃子孫,雄立東方;中華復興,國富民強……”每當夜幕降臨,貴州省龍里縣灣灘河鎮的灣寨社區就變得熱鬧起來。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聚集到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進行山歌對唱。
各民族的山歌隊齊聚龍里縣谷新村,讓山歌唱響山間。 周瑾 攝
“我們社區基本是布依族和苗族,大家從小聽山歌,只要這個調調一響起,就算不會唱也會忍不住哼上幾句。”村民楊朝海說,村里有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后,山歌志愿者們便組織大家用苗語和布依語共同創作了《勸孝歌》《鄰里和睦山歌》《唱首山歌贊家鄉》等歌曲,基本人人都能唱上幾首。
龍里縣“美婆姨山歌隊”用山歌宣傳“移風易俗”新思想 。周瑾 攝
自2018年龍里被確定為全國5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以來,當地7000多名黨員群眾已編寫創作出宣傳黨的新思想、新政策、新理論山歌3500余首,累計開展宣講900余場(次)。“群眾關心什么我們就唱什么,群眾疑慮什么我們就答什么。”山歌志愿者羅麗萍告訴記者,志愿服務隊在進行政策宣講之前,會先進村入戶走訪,傾聽群眾所思所想,再根據這些內容進行歌曲創作,既有鄉音,又接地氣。
在江西尋烏縣吉潭鎮吉潭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每到下午3點,老人和孩子都聚在一起,或聊天或看書或運動;到了晚上,大家一起唱紅歌、看電影、跳廣場舞……小小的實踐站成了吉潭村村民閑暇時的好去處。
吉潭村為村民放映電影。江西省供圖
吉潭村第一書記華炳星介紹,該村把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整合,打造成吉潭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置了線下學習室、紅色點歌臺、農家書屋、志愿者協會、孝老食堂、四點半課堂、文體活動室等功能區,為群眾打造出一個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的“文明實踐+黨群服務”綜合體。
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縣,尋烏縣在各個實踐站還啟動了“天天播報”文明實踐活動,把黨的創新理論、農業農村惠民政策、經典歌曲、紅色故事等,通過村村通廣播進行定時播報,有效解決了農村老人、沒有智能終端群眾、不會上網群眾等群體沒有學習途徑的問題。截至目前,全縣186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均開展了“天天播報”,下載播放黨的創新理論、經典歌曲、紅色故事等約13萬次,惠及群眾約20萬人。
“哪里需要,我們志愿者就去哪里”
“姑娘,辛苦你了!”北京海淀,66歲的張大爺遞給志愿者張曉紅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需要幫忙購買的鮮牛奶、豆腐等。張曉紅拿著紙條跑到社區附近的便利店,發現店里發生電路故障暫停營業,她便用手機外賣軟件為張大爺購買了需要的食材。20分鐘后,騎手送達,張曉紅再遞交給張大爺。
張曉紅和劉剛夫婦加入“藍馬甲”志愿團隊為居民們服務。海淀區供圖
北京新發地市場發生聚集性疫情后,玉泉東市場周邊20個小區實施應急封閉管理,社區居民生活面臨諸多困難。海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第一時間招募志愿者來為居民服務。
每天,騎自行車20分鐘來到值守點,志愿服務3小時,幫助上百位居民跑腿、送菜、送藥等,聽到上百次“感謝”,擠完一整瓶防控桌上的消毒液……這些只是張曉紅夫婦志愿服務一上午的“大數據”。張曉紅說,辛勞之外最令他們感動的,是居民善意的回饋,“社區有位大姐收到代購的物品后,堅持要多給錢,我當然不能收,但是心里暖暖的,證明我們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李廣慧為居民測溫。深圳供圖
在廣東深圳市鹽田區,同樣活躍著一批社區志愿者。作為其中一員,從今年一月底開始,李廣慧一直堅守在抗疫前線,每天工作10小時。目前,李廣慧負責檢查13個點位的工作情況,對3班志愿者進行排班和信息錄入。李廣慧告訴記者,“作為志愿者,就要響應社會的呼喚,哪里需要我們就去哪里,如果這次沒有在抗疫一線開展活動,作為志愿者我這輩子都會后悔。”
山東青島市嶗山區則設立了青島市首個“企業志愿服務日”,倡導企業以公益的形式慶祝節日,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新風尚。
企業志愿者團隊接過旗幟。孫林 攝
“我們的志愿服務日是每月第三周的星期五。每到這一天,我們全體員工都會去參加一次志愿服務活動,通過這種志愿服務,真正做到服務社會。”青島嶗山交銀村鎮銀行董事長盛亮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除了企業志愿者,嶗山區還在全市范圍內發起志愿服務日系列項目,倡導政府機關、學校、家庭設立志愿服務日,以公益的形式聚會,改變傳統團建、聚會和節慶方式,讓紀念日和節日更有儀式感,更加充滿溫情,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和項目化發展。
“多形式普法,讓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為了讓更多群眾了解政策、法律,共同構建和諧社會,多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還通過制作直播節目、制定村規民約等多種方式,為百姓普法、講解政策,將更多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浙江諸暨市委宣傳部牽頭,以“公檢法司”四家單位為初創單位的“1963法潤”網絡直播平臺于2018年起與公眾見面。節目初期內容主要是以案釋法、直播普法為主。2019年以來,節目內容開始向民生事項等方向延伸。
7月4日法潤直播:助力家長和考生一起做好2020高考志愿填報攻略。視頻截圖
“以前在行政服務中心排隊辦理社保的人很多,等候時間也很長。其實這是可以進行網上操作的,但不少市民朋友對此有疑慮。” “1963法潤”直播平臺負責人張力平說,“因此我們辦了一期‘養老保險補繳權威解讀’直播節目。給市民解讀社保新政策,教他們如何上網補繳養老保險。”節目播出后,有網友評論,“以前都要坐車去市里繳費,加上排隊來去就要半天。現在在家就能辦理,確實方便!”據諸暨人社局統計,節目播出次日,網上繳費人數增長85%,有效緩解窗口排隊壓力。
“此前都是用傳統的宣傳方式來普法,掛條幅、發傳單、開講座,存在效果不佳、受眾面窄等問題。”張力平介紹說,“如今,我們通過網絡直播來普法,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在湖北省松滋市金雞山村,為破除婚喪嫁娶中鋪張浪費的陋習,當地多次召開黨員大會、村組干部會、戶主會及村民代表大會,專題研究移風易俗相關事宜。最終,由廣大群眾集中商議制定出了《村規民約》,包含總則、土地管理、生態保護、鄰里關系、村風民俗、村容村貌、社會治安、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罰則等9項57條內容,用來規范廣大干群行為,倡樹文明新風。
在這里,村民既是村規民約的制定者,也是執行者,更是受益者。村村響廣播、電子顯示屏、宣傳欄等全覆蓋宣傳,黨員干部帶頭進組入戶上門宣傳,營造出人人踐行文明新風的濃厚氛圍。
“過去村里紅白事大操大辦,互相攀比,村民不堪重負。”老黨員王宏年說,“現在有了《村規民約》,婚喪嫁娶的操辦都按章執行,剎住了攀比之風,村民們負擔輕了,鄰里之間更和睦,人情味也更濃了。”(于新怡 董兆瑞 祝舒銘 郭楊 秦海峰 孫林 王郭驥 王星 劉淞菱 孫遠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