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通運輸部
2020-09-09 16:37:09
“深化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推動旅游專列、旅游風景道、旅游航道、自駕車房車營地、游艇旅游、低空飛行旅游等發展,完善客運樞紐、高速公路服務區等交通設施旅游服務功能”。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
解讀:
交旅融合發展是交通運輸和旅游行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之一,具有巨大發展潛力。
》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推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建立完善規劃、建設、運營機制,形成融合聯動發展新模式。
》要完善交通設施的旅游服務功能,建設具有交通、生態、旅游、消費等復合型功能的交通旅游服務設施,提升交通設施的旅游服務能力。
》要開發具有吸引力的交通旅游產品,促進交通與沿線特色產業、旅游資源的對接融合,打造旅游專列、旅游風景道、郵輪游艇旅游、低空旅游等精品交通旅游產品。
》要提升旅游運輸服務能力和質量,合理配置及組織旅游運輸運力資源,構建公共交通與定制旅游交通相結合的旅游運輸服務模式,推進游客聯程聯運,加強旅游運輸綜合信息服務。
“我們在乎的不是目的地
而是沿途的風景”
如今的交通
不再單純是出行的路徑
而是一幅幅生動的畫卷
一張張特色的名片
一起看看
重慶、湖南、貴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在交旅融合方面如何探索
重慶
● 打造立體暢聯的交通旅游設施。建設高品質旅游碼頭,以長嘉匯大景區等“兩江四岸”核心區為重點,完善水上航線停靠點布局,制定碼頭及配套設施美化修繕標準,打造長江上游山水旅游文化。充分挖掘山城航運文化底蘊,加強航運歷史文化和沿線人文景觀的綜合保護與開發。加快推動主城區“兩江四岸”軌道交通、濱江步道、濱江騎行道、跨江大橋垂直升降梯、中運量交通系統建設,強化各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
●創新山水特色旅游交通產品。打造集日常通勤、旅游觀光于一體的高品質水上旅游交通體系,開行朝天門至九龍坡、朝天門至磁器口、朝天門至廣陽島等水上巴士航線,推動沿線景點“串珠成鏈”。深度挖掘和開發山城旅游和文化資源,推出重慶至武漢、南京、上海等地長江全域游輪產品。以主城區“兩江四岸”為核心,形成以軌道交通、旅游巴士、水上巴士、山城步道為主體的環游體系。
●提升交旅融合服務品質。大力推動交通、旅游服務數據跨部門共享、融合、開放和綜合利用,提升交通、旅游等跨部門協調聯動效能和公共服務能力。開通至景區景點的旅游專線、旅游直通車,打造運游融合示范工程,構建“快進”“慢游”綜合旅游交通網絡。大力推廣移動支付,打造城市智能出行系統,推行便捷化、個性化“一站式”出行服務,實現公共交通“一碼直達、全程誘導”。
預期效果:
通過1—2年時間,水上客運體系基本建立,朝天門至九龍坡、朝天門至磁器口、彈子石至廣陽島等水上巴士航線常態化運行,水上旅游航線“兩江四岸”109公里范圍內景點覆蓋率達到30%以上。
通過3—5年時間,山水城市交旅融合體系基本建成。寸灘游輪港口建設運營取得顯著進展,港口、產業、城市實現一體化發展。建成朝天門環形立體通道,形成多層次、一體化的高品質旅游交通體系,水上旅游航線“兩江四岸”109公里范圍內景點覆蓋率達到50%以上?;窘ǔ芍悄艹鲂邢到y,乘客出行品質大幅提升,應急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在濱水旅游城市交旅融合發展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政策成果。
湖南
● 完善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全域旅游公路發展體系,明確戰略目標,建立長效機制,并將其納入民生實事考核和真抓實干督查激勵考核重點內容。
●實施品牌工程。實施約10000公里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全面改善全省A級以上景區及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人文景觀,以及農林牧副漁相關產業園區、孵化基地等的交通條件,打造“湖南旅游公路”品牌。
●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最大限度保護生態自然景觀,優先選擇通過路面專項、綠化、景觀路設計等提質改造工程,增設錯車道、服務區(停車場)、宿營地、步道景觀道等配套設施,提高旅游公路品質。
●創新管理模式。積極探索旅游公路新設計理念、新材料使用、新技術應用,大力發展“交通+旅游”“交通+生態”“交通+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孵化一批具有地方特點、富有競爭力的企業。
●完善協同推進機制。建立健全“交通+旅游”融合發展機制,統籌各級政府財政資金,加大交通與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旅游公路建設。
預期效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全域旅游生態景觀路頂層設計,研究出臺關于交旅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管理辦法等政策性文件以及省市縣三級財政支持政策和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建立考評機制,完善投融資機制。實現全省A級以上及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景區“最后一公里”通達,完成一批精品旅游公路、紅色旅游路、省際旅游連通路、地方特色資源路產業路等的建設。
通過3—5年時間,全域旅游生態景觀路基本覆蓋,建管養運機制不斷完善,“湖南旅游公路”品牌工程取得顯著成效,建成約10000公里配套設施完善、安全綠色舒適的生態景觀路,實現所有新增評級景區及省級風景名勝區等景區“最后一公里”通達,4A級以上及區域重要的不評級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遺產等)二級以上公路連接,3A級及區域主要的不評級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遺產等)三級以上公路連接。出臺《湖南省服務全域旅游公路發展報告》等政策性文件以及關于旅游生態路的設計指南或地方規范。
貴州
● 創機制。研究出臺省市縣三級財政支持政策,設立旅游公路建設專項資金池,研究制定相應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建立“交通+旅游”融合發展領導小組,推動成立社會化管理機構,統籌旅游公路的屬地管理和行業管理。
●連區域。結合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旅游公路道路體系,推動公路與核心景區、旅游資源有效串聯,形成主題突出、特性鮮明、快進慢出的旅游交通快進慢游網絡。
●提服務。充分整合交通運輸與旅游、氣象、餐飲、住宿等服務資源,大力發展共享交通。增加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旅游公路等旅游服務設施,完善交通運輸車輛服務,信息服務等內容,全面提升交通服務旅游能力。
●樹品牌。依托貴州荔波、梵凈山和交通特大橋梁等精品資源,建設精品旅游公路。探索開發旅游航道、低空飛行旅游等新業態新模式,豐富旅游交通產品。
● 引資本。打通旅游與交通的共建共享融資渠道,將旅游資源與道路捆綁開發。逐步培育交通、旅游綜合性開發企業,鼓勵交旅投企業分別投資道路建設和景區建設,形成多方投入、社會融資的多元化融資模式。
預期效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貴州省旅游公路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制定,出臺《貴州省旅游公路設計導則》,有序指導荔波喀斯特、銅仁梵凈山世界自然遺產地等旅游風景道項目建設,推動平羅高速平塘特大橋(世界最高混凝土橋塔)“橋旅融合”服務區項目建成,同時打造一批精品旅游路線,旅游交通經濟帶初顯成效。
通過3—5年時間,完成貴州省交通旅游服務大數據綜合應用平臺、貴州省山地房車旅游管理服務平臺構建,建立健全相關網站、移動平臺等信息服務,打造“山地房車”等旅游品牌,旅游交通服務質量和水平顯著提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完善旅游交通網絡。依托高速鐵路、民航、高等級公路等構建“快進”交通網絡,完善滿足旅游體驗的“慢游”交通網絡。深化綠色公路建設,推動旅游風景道發展。重點建設天山世界遺產廊道、獨庫公路風景道、帕米爾風景道、塔克拉瑪干沙漠風景道、昌吉東三縣南山伴行公路風景道、S340開都河風景道、G219新藏線風景道、草原丹霞旅游風景道、天馬文化旅游風景道(S237伊-昭公路風景道)、東天山旅游風景道和阿爾泰山千里畫廊生態旅游線、伊犁草原文化旅游線、帕米爾高原風情旅游線、絲綢之路民俗文化旅游線、環阿爾泰山中俄哈蒙跨境旅游線、環天山千里黃金旅游線、塔城博州邊境旅游線、絲綢之路紅色軍墾旅游線、塔克拉瑪干沙漠風光旅游線、中哈吉跨境自駕旅游線。
●健全配套設施旅游服務功能。加強服務設施改造,完善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宣傳中心、道路觀景臺、臨時停車帶、停車場、自駕車房車營地等服務設施布局。完善客運樞紐、高速公路服務區等交通設施旅游服務功能。加強游憩小徑、旅游步道等休閑慢行系統建設,推動紅色旅游景區配套紅色旅游公路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風情小鎮等旅游景點配套鄉村旅游公路建設。
●提升服務質量。推進游客聯程聯運,加強公鐵聯運、陸空聯運,完善旅游交通信息服務,打造“坐著火車游新疆”“絲路驛站”等精品旅游品牌。積極推進增開新疆主要旅游目的地與客源地之間的旅游專列、旅游航線、旅游包機、旅游班線等。推進高端商務、觀光探險等定制化航空服務。加強旅游交通規劃與景區規劃、美麗鄉村規劃等的銜接,增強旅游交通的帶動效應、串聯作用。依托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大力發展共享交通、定制旅游、互聯網租賃等新業態,加強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為旅客出行提供便捷的零換乘服務,打造精準客群定位的定制化、多樣化的交旅服務,構筑全程無憂的旅游交通服務鏈條,實現旅游交通一路暢行。
●完善“交通+旅游”一體化開發機制。探索交通支撐旅游發展、旅游反哺交通發展新模式,強化公路沿線土地利用。鼓勵自治區及各地州交投、旅投公司或其他投資運營主體以PPP模式推動“交通+旅游”產品開發和項目建設。
預期效果:
通過1—2年時間,旅游風景道和自駕游精品線路基本建成,旅游交通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共享交通、定制旅游、互聯網租賃等新業態進一步發展,“交通+旅游”一體化開發模式基本得到推廣。形成關于以PPP模式推動“交通+旅游”產品開發和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交旅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成果。
通過3—5年時間,旅游風景道和自駕游精品線路全面建成,“快進慢游”網絡和疆內旅游環線網絡基本完善,連通景區公路狀況明顯改善。打造形成一批旅游精品線路品牌,“交通+旅游”新業態得到長足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