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9-10 09:57:09
“人民教育家”于漪寄語青年教師:理想就在崗位上,信仰就在行動中
新華社上海9月10日電(記者吳振東)“我總是會想起曹操《短歌行》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作為老教師,我對教師隊伍中的優秀者、杰出者始終心懷感激、不斷思念、無盡崇拜。”92歲高齡的“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于漪,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對中青年教師這樣說道。
9月5日,于漪在揭牌儀式現場。 當日,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舉行。 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近日,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出席活動的于漪一襲白衣,鬢發打理得一絲不亂,立于講臺,目光依然清亮有神。
“尤其青年教師要抓住時代機遇,傾心、醉心教育事業,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創造我們新時代的教育輝煌,恩澤莘莘學子。”于漪寄語道:“我從教的準則是:理想就在崗位上,信仰就在行動中,要鍥而不舍,堅韌不拔,奮勇前進!”
在崗位上踐行理想,在行動中書寫信仰,于漪用68年從教生涯為這句誓言寫下生動注腳。開設公開課近2000節、培養三代特級教師、著述數百萬字、“教文育人”“德智融合”等主張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被譽為“育人是一代師表,教改是一面旗幟”。
1978年初,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發表,興奮的于漪找到學校數學老師,告訴對方“這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們唱個‘雙簧’,你給學生講陳景潤的科學貢獻,我講陳景潤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這便是于漪“教文育人”思想的體現。在她看來,語文不僅是教孩子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更是在建設他們的精神家園。20世紀90年代初,于漪結合現實提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該觀點被寫入全國語文課程標準,推動了語文教學的改革發展。
步入新世紀,于漪又提出語文學科要“德智融合”,即充分挖掘學科內在的育人價值,將其與知識傳授能力的培養相融合,真正將立德樹人落實到學科主渠道、課堂主陣地,加強教師的育德能力。
于漪曾告訴記者:“教師的工作應該是‘雙重奏’,不僅自己的人生要奏響中國特色教育的交響曲,還要引領學生走一條正確健康的人生路。”
如今,年逾九旬的于漪,依然以奮斗姿態站在教育改革和教師培養最前沿。新教師培訓中,她多次引用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來闡明觀點:首先心中要有月亮,也就是理想信念,去真正敬畏專業、尊重孩子,還要有學識,如此才能看透“六個便士”,看透物質的誘惑。“滿地都是便士,作為教師,必須抬頭看見月亮。”
在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成立活動儀式上,于漪再次強調教師的使命與擔當。“人是要有點氣象的,我們的教育者更要有氣象。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情懷波蕩,躬身踐行。”
“每次聆聽于老師的講話,我都深刻感受到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忠誠。她有一句話一直影響著我,就是‘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我覺得我所從事的事業是我要用一生去學習的偉大事業。”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青年思政教師朱詩妤說。
于漪德育實訓基地學員、上海市陸行中學北校語文老師倪瑾誼表示,被于漪老師“理想就在崗位上,信仰就在行動中”這句話深深打動,要把對教育事業的熱情轉化為增長才干的力量、攻堅克難的勇氣。
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中國教育事業還需千千萬萬“于漪”式的好老師。
【編輯:房家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