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東廣播電視臺
2020-09-10 11:25:09
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正式設立。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場”和“窗口”,經濟特區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40年篳路藍縷、艱辛探索,一家家特區企業、一批批特區建設者勇立潮頭,披荊斬棘闖新路,讓邊陲小島、落后漁村走上了世界舞臺。“不惑之年”,站在新起點的經濟特區肩負著更多新的使命,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中也需要闖出新路子。
——編者
8月31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網絡理論傳播局)主辦的“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總結座談會。
在座談會上,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從要素開放到規則、標準、管理、規制的制度型開放轉變。高水平開放就是適應國際發展趨勢與國內發展需求,推進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開放,以贏得開放的主動,贏得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在此開放過程中,經濟特區仍然扮演著重要的先行先試的作用,仍然扮演著開拓者的作用,仍然扮演著敢闖敢試敢干、敢為人先的特殊作用。”
2020年8月24日,作為觸電新聞的記者代表,筆者參加了“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跟隨著專家去往深圳、珠海和汕頭,圍繞著如何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題展開了一系列的采訪和調研。
深圳
珠海
汕頭
解讀•深圳經驗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春天的故事》唱遍大江南北,歌詞里面的這個圈就是深圳。在改革開放之前,深圳還是一個人煙稀少的邊陲小鎮。設立經濟特區之后,40年彈指一揮間,曾經的“小漁村”像加了“馬達”似的,用“深圳速度”發展成了聞名世界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深圳經驗•高效率,高!
在深圳為期兩天的調研采訪中,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深圳的辦事效率,高!
深圳市行政服務中心
“近年來,我們一方面以數字政府改革為抓手來實現政務服務,力求讓群眾辦事一次都不跑成為常態,跑一次是底線,跑多次是例外。” 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劉佳晨向記者介紹,他們目前已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出了“智能辦”主題式政務服務,實現“一件事一次辦”。
深圳市政府服務指揮管理中心
令筆者驚訝的是,深圳已實現“一圖可視全領、一鍵可知全局“。突發事件發生后,指揮人員可通過系統實現移動指揮和快速搭建前線指揮部的能力,為全市一體化、全程全面調度指揮,及可視化移動指揮提供戰略支撐。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盤和林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接受觸電新聞采訪時,也為深圳城市社會的精細化和智能化管理點贊:“深圳這座城市的政務管理幾乎都貫穿了數據。像深圳實際管理人口已經超過2000多萬。如果我們不善用數字化技術去管理(提升)效率,靠人力是很難實現的。我覺得未來一個城市的競爭,很可能要實現數據優化的競爭”。
深圳經驗•立足長遠布局
“光明科學城地理位置是非常優越的,位于粵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中間節點的一個位置。北邊是東莞,南邊是連著深港的創新合作區。”初抵科學城,筆者與迎面而來的深圳市光明區發展和改革局、深圳市光明區統計局副局長張玲相遇,她就迫不及待向我們介紹起光明科學城的總體規劃。
光明科學城效果圖
未來,光明科學城將會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承載區、世界級大型開放創新基地、科技體制改革的綜合實驗區及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策源地。而除了高科技的“高貴冷艷”,科學城其實還 “可鹽可甜”。
在光明小鎮,媒體記者和專家們被陣陣稻花香所陶醉,沁人心脾。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3700畝基本農田的連片種植區域。大家往這邊看,映入眼簾的綠色地塊,就是我們今年種植的主糧——水稻。” 光明小鎮•歡樂田園行政管理部鐘泰興致勃勃地跟記者介紹光明小鎮歡樂田園今年種植的情況。
為何要在光明科學城建這么一個歡樂田園?
光明小鎮·歡樂田園觀景臺
“引進這么多世界各地的高學歷科技人才,那么也應該有與之相匹配的一個高品質的、休閑 文旅和放松的城市區域”。光明小鎮•歡樂田園行政管理部鐘泰介紹,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西北角的主題樂園將會深挖光明區的農業種植文化,讓農耕文明得以傳承。
茅洲河
此前,筆者曾做過深圳茅洲河水體環境改善的報道,一直希望能詳細了解深圳為何要舉全市之力對茅洲河進行水污染治理,此行就尋找到了答案:“只要宜居宜業,投資就來了。現在經濟的轉型,產業業態的調整也迫切需要提升生態環境。因為未來的高科技所依賴的就是一個好的生態環境。”上海社會學院研究院研究員何建華向我們介紹。
茅洲河展示廳內展品(治理前河內垃圾)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其中,生態環境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光明科學城從一開始就抓穩生態文明建設,這無疑又一次走在了時代發展的前端,且立足于長遠的布局,再一次體現了深圳先行示范區的帶頭作用。
珠海成就•發力“新基建”
“我們超算中心的芯片,全部都是國產,而且是國內最快的。目前,超算中心第一期的算力已經達到了116億億次/每秒。在全球排在前列了。”8月26日一大早,我們就開啟了“珠海之旅”,來到了珠海橫琴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具體來說,珠海橫琴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是橫琴新區與中科院基于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國產安全可控先進計算機系統”的重要研究成果,共同在橫琴落地建設一個基于寒武紀的國產神經元網絡專用芯片的大規模、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珠海橫琴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珠海大橫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兼總經理鄧練兵向我們介紹,目前該中心圍繞城市智能管理、智能制造、智能教育等領域已經與很多行業領先科技公司開展了合作,各類智能應用項目已初見成效。
對于珠海來說,橫琴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成為橫琴“新基建”代表項目,體現了橫琴在“智能島”規劃、建設上的良久布局。以新基建項目為抓手,夯實橫琴新一代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為琴澳產業深度融合提供強力支撐。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
目前我們所看到的珠海,正在以創新載體聚企業、引人才。橫琴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為其中一個代表,作為澳門大學首個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的產學研基地,橫琴新區的澳大科技研究院是另一個代表。澳大科技研究院正在積極發揮人才聚集優勢,加強與港澳高校合作,進一步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把人才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珠海成就•堅持自主創新
“堅持自己的使命,一定要走自主創新之路。” 8月26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接受我們的采訪時,自信滿滿地分享格力電器的發展經驗。
格力電器董事長 董明珠
從單一的空調制造,到多方位高端家電和高端裝備制造,從依賴他國技術,到自主創新成為行業領導者,格力電器把制造做到極致的自主創新發展歷程,展示了珠海經濟特區創新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現在對于一個國家、一個區域、一座城市來說,我個人認為,最核心的競爭力是實體經濟,是制造業。如何來放大制造業的生態?比如格力的電器,在朝著智能化在轉型,然后圍繞著智能化、家居、電器的轉型來形成生態鏈,提升產業鏈基礎的高級化。同時使得制造業不斷地做硬、做強、做大,生產出更多的質量高、價格優、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質財富。”上海社會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在參觀完格力電器后作出了總結。
感受•汕頭之變
汕頭于1860年開埠,有“百載商埠”的美譽,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創建經濟特區,翻開了歷史新的篇章,也為汕頭插上騰飛的雙翼。
汕頭港廣澳港區
汕頭之變•從建設粵東中心城市到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8月27日,我們來到了汕頭港廣澳港區。汕頭港是國家沿海主要港口和“一帶一路”重點建設節點港口,歷來是粵東、閩西、贛南物資的重要集散地和海上門戶。
“整個粵東99%的集裝箱都是從汕頭港這邊出去的。汕頭港廣澳港區剛好在從粵港澳大灣區到輻射到沿海的一個中轉點。下一步它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旁邊的兩個重要支點”,汕頭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吳志明說。
汕頭站
隨著汕汕鐵路引入,汕頭高鐵站將成為集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城際鐵路以及城市軌道、公路客運、城市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汕頭高鐵站樞紐一體化工程的建成,將會對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建設高水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構建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具有重要作用。
光明網記者 吳熙璐
與我們同行的媒體記者,有一位是來自光明網的吳熙璐,她是汕頭人。因為求學,很少回家鄉的她看到汕頭現在的變化,表示有一種自豪和感動:“我覺得這座城市的變化是飛速的,此時此刻,我感受到了汕頭作為經濟特區的責任和擔當”。
汕頭之變•從“省尾國角”到“粵東明珠”
海外華僑眾多,現有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萬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2014年國務院批復同意汕頭設立全國唯一以“華僑”和“文化”為核心概念的國家級發展戰略平臺——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
汕頭市華僑試驗區辦公室副主任 吳長林
高質量人才隊伍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為了吸引更多港澳臺、海外華僑和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技術和創業項目在華僑試驗區落地實施,華僑試驗區人才大廈應時而生。“只要有夢想、有項目的,博士過來創業就能拿到30萬元的啟動資金,碩士的話就有20萬元的啟動資金。其它的項目可以的,有知識產權的,有80000元。‘211’‘985’ 本科生生活補貼 有24000元。”走進人才大廈,振奮人心的培育計劃及鼓勵口號讓人躍躍欲試。
目前,長駐人才大廈創業辦公區域的創新創業人才共50余人。席文,英國留學生,是安徽人,也是這里的創業者。在汕頭創業之前,曾在上海工作了兩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了華僑試驗區人才引入政策,在綜合各方面的條件后,毅然決然選擇在汕頭創業。
目前,席文創立的公司主要涉及電商和工業設計(家居日用品類)兩個領域。“當時過來的時候算是第一家入駐的企業。大概是在2019年6月份正式開始辦公。這邊,更多吸引到我們的是各種創業補貼及創業環境”,席文說。
治理現代化,當然也離不開人文環境的提升。汕頭作為潮汕地區重要的體育文化陣地。明年,第三節亞洲青年運動會將會在汕頭舉行。這將是新時代推動汕頭經濟特區再出發、展現城市新形象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亞洲青年運動會主場館(在建)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科技部總工程師謝元勛表示,目前,亞青會場館的工期比預計提前了接近一個月。預計在明年5月底全部要交工。賽后場館將與運動員村一并移交汕頭大學使用。
上海社會學院研究員 何建華
8月27日午飯后,我們見縫插針地與上海社會學院研究員何建華進行了交流,當被問及"經濟特區如何站在新起點,履行新使命,推廣新經驗,釋放新價值"的時候,他若有所思地說:“這一次紀念經濟特區創建40周年,舉國上下都形成一個共識:經濟特區的價值在于‘特’。只要堅持經濟特區的精神,也就是以‘殺出一條血路’的這種精神。繼續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對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對提升特大型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可以取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這樣,經濟特區在新時代的價值就會更為凸顯”。
8月31日,在參加此行的總結座談會時,何建華還指出,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中,經濟特區更需要走在前列。他說道:“一是在促進自身發展上,應當站位更高層水平的改革開放,著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經濟特區與內地一些城市都面臨著共同的發展難題,這就要求經濟特區切實轉變發展模式,實現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二是在承擔國家使命上,應當站高望遠,自覺融入國家戰略,發揮各自獨特作用,為國家整體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已屆“不惑之年”的經濟特區應該成為多種國家發展戰略、使命任務的疊加承載區域,擔負起新的、更高要求的國家使命。三是在融入國際循環上,應當順應新一輪經濟全球化趨勢,高水平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經濟特區應當繼續成為對外開放的‘排頭兵'。四是在實現創新發展上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尤其是在推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先行先試,起到示范作用。"
此次“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調研采訪,筆者感觸頗深。40年來,經濟特區是一面鏡子,透射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同時,經濟特區也是一把尺子,讓世界看到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承諾擲地有聲。只要深圳、珠海和汕頭繼續堅持經濟特區的精神,在治理現代化的實踐中下功夫,敢闖敢試,那么40年這個時間節點,對于這三座經濟特區來說,就是一個全新的起點,特區的發展經驗,也將繼續有力助推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特區,四十而已,在新起點上,我們再出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