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0-09-11 09:57:09
8月中旬,大漠戈壁深處機群轟鳴,空降兵某旅一場實戰背景下的演練在昆侖山腳下拉開戰幕。一名名傘兵、一件件作戰物資、一輛輛重型裝備從天而降,天空中綻放出朵朵傘花。
空降著陸后,作為兵力突擊力量,該旅“上甘嶺特功八連”官兵發揚上甘嶺精神,不懼課目險難,克服低壓缺氧、高寒大風等不利影響,駕駛空降戰車,與炮兵、偵察、工化等多兵種力量密切協同配合,成功奪取目標,戰旗再次高高飄揚!
鮮紅的底色,橙黃的字體。戰旗上,“上甘嶺特功八連”7個大字遒勁有力。
這是八連官兵的又一次勝利。而在68年前,勝戰基因和鐵血戰魂就得到檢驗和彰顯。
1952年10月14日,美軍向上甘嶺地區發動了猛烈進攻。
在總面積僅為3.7平方公里的地區,敵人前后投入6萬余人,動用105口徑以上遠程火炮300余門,坦克百余輛,飛機3000余架次,發起大小攻擊900余次。43天中,發射炮彈170余萬發,投炸彈萬余枚,炸彈把上甘嶺主峰足足削低了2米。
戰役初期,戰斗空前慘烈,雙方圍繞陣地進行反復爭奪。10月17日晚,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45師134團3營8連接受反擊597.9高地任務,進入主陣地1號坑道,開始了堅守坑道14晝夜的英雄壯舉。
作戰期間,敵軍不僅動用一切手段破壞坑道,還對坑道部隊與后方的交通線實行嚴密炮火封鎖,使得坑道部隊糧盡水絕。
面對敵人炮火的狂轟濫炸和極其惡劣的環境,八連官兵信念堅定、意志堅強,在革命英雄主義的感召下,大家赴湯蹈火、視死如歸,輪流出入坑道口與敵人殊死拼搏,用血肉之軀奮戰43天,堅守坑道14晝夜,那面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最終飄揚在上甘嶺主峰。
八連,一戰成名。
八連被志愿軍第三兵團授予“英勇頑強,功勛卓著”錦旗,并榮立集體特等功。從那時起,他們擁有了一個英雄的名字——“上甘嶺特功八連”。
同樣因為那場戰爭,迄今為止,上甘嶺仍是世界軍事領域探討的重要地標之一。
上甘嶺戰役勝利68年來,那面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注視著八連官兵每一次出征,見證著這個連隊一路走來的成長蛻變。
1961年,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在戰功卓著的3個野戰軍中反復遴選,最終選中從朝鮮戰場勝利歸來的陸軍第15軍,改建為空降兵第15軍。隨后,八連正式編入空降兵序列。
血脈相承,薪火相傳。多年來,在戰旗的引領下,八連官兵繼承和發揚“只吹沖鋒號,不打退堂鼓”的連魂,在部隊轉型建設中當先鋒、打頭陣,使連隊連續幾十年保持了先進,成為空降兵部隊基層建設的一張名片。
每一次,面向戰旗宣誓,八連官兵都覺得先烈們“從未走遠”。
指導員祝華峰說,這些年來,戰旗制作了一面又一面。無論是參加重大演習演練還是遂行急難險重任務,連隊都會帶著一面戰旗出征,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和挑戰,全連官兵每次都要出色完成任務。“這是對上甘嶺精神的賡續傳承。”八連所在旅政委姚恒文說,一面面戰旗不僅激勵著一代代八連官兵奮勇拼搏,也記錄著八連戰斗力邁向一個又一個高度。
雄風猶在戰旗紅,千錘百煉戰必勝。
步入新時代,作為首批空降機步連的八連官兵,傳承上甘嶺精神,緊盯戰斗力轉型難題,在改進指揮手段、優化戰斗編成、保障力量運用、專業人才培養等多項領域取得突破,先后完成國慶閱兵、國際軍事比賽、國際聯演聯訓等多項重大任務,戰斗力建設始終走在空降兵部隊的前列,成為聯合作戰中的一把尖刀利刃。
(蔣龍參與采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