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9-17 14:11:09
新華社南京9月17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最近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早期動物的精子。這是迄今人類發現的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前推了約5000萬年。
相關研究成果已于16日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上。
此次發現的遠古動物精子來自一類水生甲殼動物:介形蟲。這類動物體型微小,體長通常只有約1毫米,但它們數量眾多、分布廣泛,在海洋、湖泊、沼澤、河流、池塘中,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介形蟲種群生存能力特別強大,從4.5億年前一直延續至今。它們在地層中留下豐富的化石,成為科學家研究古環境和古生物演化的重要依據。
在本研究里,科研團隊在一枚白堊紀緬甸琥珀中,首次發現了介形蟲的精子。這枚琥珀化石重0.676克,其中保存了39個介形蟲標本。研究者在其中發現了多枚介形蟲精子,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的時間前推了大約5000萬年。
進一步分析比對顯示,遠古和現代介形蟲精子的形態十分相似,其長度可達介形蟲體長的三分之一以上,大約相當于現代人類精子長度的4倍。這說明,1億年前的介形蟲已經能和現在的后代一樣,產生巨型精子,并進行有性生殖行為。
“體型巨大的精子能有效提高交配成功率,這有可能是促成一部分介形蟲種群繁盛的重要原因。”參與此項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賀博士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