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09-17 20:58:09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題:如何預防和檢測?怎樣減少感染風險?關于幽門螺旋桿菌這些事你應該知道
新華社記者王秉陽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老百姓更加重視餐桌上的安全,與共餐密切相關的幽門螺旋桿菌也引起人們廣泛關注。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近日發布中國幽門螺旋桿菌耐藥地圖,將動態反映我國不同地區、不同人群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抗生素敏感譜及變化情況,為不同人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根除治療提供更加符合當地抗生素敏感譜的藥物方案制訂指導。
據了解,我國成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感染率高達50%至60%,意味著每兩個人里就有一個攜帶者。專家表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幽門螺旋桿菌該怎樣預防,如果檢測確定感染又該怎么辦?
緣何有50%多的高感染率?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微需氧革蘭陰性桿菌,呈螺旋狀,可以通過口口傳播和糞口傳播,是一種能夠在人體胃內長期定植并導致慢性炎癥的細菌。為什么會有超過50%的成人感染率?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嚴雪敏說,我國幽門螺旋桿菌高感染率可能與共餐習慣有關。
專家表示,我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一人得病,全家傳染”的情況并不少見,主要是因為家庭內共餐制使得幽門螺旋桿菌通過唾液進行傳染,吃飯時互相用筷子夾菜,也會增加共餐者的感染風險,且幼兒與老人更易感。
幼兒為什么也是感染的高風險群體?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婦幼衛生學系主任王海俊說,有不少家長有給孩子喂食時候吹氣的習慣,大人不要用嘴吹食物,更不要用嘴嘗試或咀嚼食物后再喂給孩子。
除此之外,研究還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明顯的家庭內聚集現象,所以主要的傳染源可能來自家庭成員,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等。長期、密切接觸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重要渠道。此外,疾病的發生發展還與其他多種因素相關,如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遺傳因素等。
感染后風險如何?
如果感染,會有什么后果?嚴雪敏介紹,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多數無癥狀和并發癥,但幾乎均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就是幽門螺旋桿菌胃炎。她說,感染者中約15%至20%發生消化性潰瘍,5%至10%發生消化不良,約1%發生胃惡性腫瘤。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主任醫師邊志民說,即使確認感染,也不需要過度緊張,絕大多數人可以通過兩周以內的口服藥物治療達到細菌根除。“但醫學界認為,病菌并非一定需要根除,要與醫生就自身指征探討后決定。”
如果懷疑感染了,如何檢測呢?“首先推薦做糞便幽門螺旋桿菌抗原檢測,其次是C-13尿素呼氣實驗。”邊志民表示。
據介紹,如果要做尿素呼氣試驗,需要病人保持空腹。在之前的1個月時間里最好沒有吃過抗生素、抑酸藥、鉍劑等,這樣做出來是比較準確的。
“如果近期要進行胃鏡檢查,也可以進行快速尿素酶檢測,不僅可以檢測出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還可以觀察有無胃炎、胃潰瘍、胃癌等情況。”邊志民表示。
結合專家共識,嚴雪敏建議:如果有明確的消化性潰瘍、某種胃淋巴瘤(MALT淋巴瘤),推薦積極根除幽門螺旋桿菌;胃癌、部分胃炎、胃癌后、胃大部切除術后、長期服用鎮痛藥、擬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部分不明原因的血液病,推薦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其他情況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建議與醫生商討決定。
餐桌“革命”勢在必行
如今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餐飲業也在逐步恢復正常。據了解,相關行業協會大力提倡,公共場合聚餐已經有了一定規范。不少飯店會主動為顧客擺上公筷和公勺,對公眾養成健康衛生的用餐意識起到了推動作用,這次疫情也讓更多人意識到分餐等習慣的必要性。
但在餐桌上,很多人為表達熱情,習慣用自己的筷子給他人夾菜,筷子沾過自己唾液,殊不知這樣就會給他人帶去感染風險。多位專家表示,這也是我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比例較高的一個原因,建議聚餐時鼓勵使用公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應主動與他人分餐。
除了分餐,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嚴雪敏提醒,為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首先應該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餐前洗手;碗筷要消毒,尤其與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者共同進食的時候,做到餐具分開。
由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多是“病從口入”,注意個人衛生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維持自身內環境穩定,避免體內菌群失調,是最根本地避免患上幽門螺旋桿菌相關疾病的方法。”嚴雪敏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