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0-09-21 10:51:09
在吉林省大安市安廣鎮永強村采訪,有兩樣東西最讓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難忘:一是家家戶戶院內盛開的萬壽菊,二是文化大院舞臺上精彩的公益演出。這兩樣中,前者關乎產業,后者涉及鄉風,在走向小康生活的道路上,永強村物質精神兩手抓,雙脫貧。
秋意漸濃,萬壽菊開得正艷。菊花黃澄澄的,花苞碩大,在幾百平方米的院落鋪陳開來,燦爛奪目,是村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是美化環境嗎?是,但也不全是。據永強村黨支部書記邵廣宇介紹,這種花是生產化妝品所需的原料。2017年以來,永強村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種植萬壽菊、紅干椒等經濟效益高的作物。為確保銷路,村里還與企業簽訂收購合同。“從8月開始,每周能收一次花,一年能收七八茬,0.4元一斤,貧困戶家庭還能得到每平方米3元錢的補助,一年下來百姓的米面錢就掙下了。”邵廣宇說。
除庭院經濟外,永強村近年來還疊加發展特色養殖、棚膜園區種植、光伏發電等多種產業和項目。通過與市場化主體合作壯大集體經濟,村里想方設法為村民增收,目前已實現全村貧困戶扶貧項目全覆蓋。
51歲的村民姚井珍正是靠村里產業脫了貧。通過養殖扶貧羊、栽種萬壽菊,棚膜園區、光伏發電項目分紅,她家年收入已超過2萬元。醫藥費也不再是難題,有了新農合和特病卡,90%的治療費用都能報銷。在永強村,還有147戶人家像姚井珍一樣,曾經因病致貧,如今都已脫貧。
溫飽解決了,精神脫貧也沒落下。
姚井珍告訴記者,現在除了忙活著掙錢,她還是村里文化大院的文藝骨干,閑時總會拿起扇子扭秧歌,和姐妹們樂呵呵地演一場。
“太陽出來暖洋洋,鑼鼓齊鳴響叮當……黨中央號召重如山,扶貧攻堅上戰線。各級領導齊動員,共產黨員走在先……”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來到永強村文化大院,只見舞臺中央十幾名身著鮮艷服飾的村民演員正手執秧歌扇,邊扭秧歌邊用二人轉曲調唱起對脫貧攻堅政策的點贊之歌。
舞臺上,76歲的文化大院創辦人丁亞范神采奕奕,歌聲嘹亮。丁亞范說,文化大院這些年編排的各種節目都是他們自己創作的。文化大院成立9年來,已有成員70余人,公益演出270多場。
“為村民演出、做公益志愿者,這些年看著村干部這么盡心幫我,我也想帶動身邊人,給大家帶來歡樂,自己也學些文化和黨的政策。”姚井珍笑著說。
干凈筆直的柏油路、街邊明亮的路燈、統一粉刷的院墻,還有新建的無害化廁所……鄉風美、產業旺,永強村村民笑容掛臉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