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0-09-28 08:52:09
人物小傳
王堅,中國工程院院士、云計算技術專家,現任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他首創“以數據為中心”的分布式云計算體系架構,率先提出采用計算作為公共服務的產業模式,主持研發以大規模分布式計算系統“飛天”為核心、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計算平臺。通過創辦“云棲大會”和創立“云棲小鎮”,構建了完整云計算生態,實現了從“飛天”技術平臺到云計算產業的突破。
前不久,2020云棲大會如期舉行。受疫情影響,數以萬計的與會者無法在線下相聚,但“上云”的會議本身就是云計算快速發展最生動的注腳。無論是裝在口袋里的“云電腦”、更加靈動的機器人,還是“飛天”云平臺、城市大腦3.0……萬物皆可“云”,正在成為信息時代的新標配。
早在2009年,許多人還不明白什么是云計算的時候,王堅便一頭扎進這個領域。前三年,人們不理解他在做什么,甚至認為這個項目純屬“浪費資源”。2011年,在云棲大會的前身——“阿里云開發者大會”上,王堅還是篤定地認為:“云計算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將形成蝴蝶效應,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變革。”而后來云計算的發展證明,王堅的路走對了。
“我們經常講‘從0到1’不容易,其實‘從無到0’也很難”
采訪王堅,是在杭州云棲小鎮一個叫“科技博悟館”的地方。這棟玻璃外墻的灰色建筑里,陳列著50余件與計算、數據和互聯網相關的藝術品,既包括古老的賬本、算盤、老式機械計算器,也有關于未來科技城市的想象。這些藝術品絕大部分的創意均出自王堅本人,“計算”無疑是其中的關鍵詞。
格子襯衫、雙肩包、運動鞋,很多人對王堅幾乎一成不變的裝扮再熟悉不過。有人調侃,唯一的變化是有時格子大一點,有時格子小一點,就像多年來他對云計算的堅持一樣。“我們經常講‘從0到1’不容易,其實‘從無到0’也很難。”王堅口中的“0”,就是一件事情的起點,放在10年前,這個“0”就是云計算。
2008年,王堅來到阿里巴巴集團擔任首席架構師,當時的阿里正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腦力”不夠用了。“腦力”,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算力。在那個階段,國內企業要搞信息化,基礎設施全部要靠進口:服務器、數據庫、存儲設備無一例外都要找國外廠家購買。王堅肩負的是一件當時看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自主研發云計算。
它要便宜、好用,要能同時調度數千臺計算機,組成一個巨型“大腦”……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零開始。“當時做云計算,除了外面很多人不看好,內部也有非常大的阻力。”王堅回憶道,這讓項目幾乎從一開始就舉步維艱。
2008年10月,這個想象中屬于中國的云計算系統被團隊命名為“飛天”,源自古代神話中的形象。王堅帶著團隊搬到一間連暖氣都沒有的小辦公室。一直到年底,“飛天”團隊才勉強湊夠了30位工程師。后來他們發現,這間辦公室幾乎用不上暖氣。由于摞滿了測試設備,相當于放了個巨大的火爐,一到夏天,烤得大家熱汗直流。為了不影響進度,王堅干脆每天叫冰場送兩大塊冰來,塞在辦公室桌椅下物理降溫。
云計算的研發難度,似乎要比糟糕的辦公條件更超乎想象。2009年,當“飛天”系統第一次投入使用時,數據傳輸、計算穩定性、處理速度等都是問題,各種漏洞層出不窮。王堅帶著所有的技術工程師,直接住在了辦公室,24小時連夜開發、加班修復系統。直到幾個月后,“飛天”系統發布了一次版本升級,問題才初步解決。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有時候做不成事也是財富”
采訪中,關于“飛天”的成功,王堅講得很少。反而是失敗,他說得很多。“一做事情就成功了,那是天才,我勸大家不要學。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有時候做不成事也是財富。”
失敗很快到來。當時飛天系統有個內部的目標,就是用云計算系統統一調度5000臺服務器。這個“5K”(即5000)關卡如果不能突破,算力就會碰到瓶頸。從2010年到2012年,整整三年,王堅和同事們沒日沒夜地加班,最后收獲的只是一個接一個的系統錯誤。
壓力接踵而至。沒有成績、沒有進展,整個部門年年都在集團的考核中拿最低分。扛不住了,有超過一半的成員選擇離職、轉崗,工位一個個地空了出來。集團內部也很快流言四起。王堅說,那幾年,他挨了一輩子都沒有挨過的罵,“‘創始人’自然應該是挨罵挨得最多的人。”
2012年公司年會,很多已經離職的員工也來到會場。王堅在臺上講起一位員工的妻子抱怨丈夫晚上總是不回家時,幾次欲言又止,最后泣不成聲。就是在這樣的壓力下,他帶著剩下的工程師,把一行行代碼累積起來,把一個個漏洞排除出去。直到2013年6月底,“5K”項目進入最后的測試階段。
其中的一項測試出奇地簡單,就是直接拔掉服務器的電源。因為只有撐過這種“暴力斷電”,才能證明云計算系統具備真正的穩定性。拉電的同事一連問了三遍“拉嗎”?最后才顫抖著雙手拉下電源。4個小時后,系統完全恢復運行,雖然犧牲了10臺服務器,但數據毫發無損,“5K”項目、“飛天”系統終獲成功!至此,阿里云也成為中國第一家擁有完整云計算能力的企業。
王堅說,自己當時的壓力大,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已經有很多客戶選擇“上云”。“我們的系統如果不夠穩定,重啟一次,可能一家互聯網公司就消失了!”
2013年阿里云開發者大會舉辦時,云棲小鎮(當時只是一個云計算產業園)連個像樣的房子都沒有,將近4000人只能露天開會。王堅這樣總結:“把計算做成了一個系統,又從一個技術系統變成一個產業,最后有一個以小鎮為載體的生態聚集地,云計算這件事情我們終于在中國做成了。”
“哪怕能為這個世界做一點別人沒做過的事,我覺得就很了不起”
王堅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幸運兒”,不只是因為他趕上了10年來云計算的一波浪潮,更重要的是他堅持做了。“對我來講,創新不要先問對錯,而是問自己愿不愿意做,愿意做就是最大的成功。換句話講,如果這件事你自己都不愿意做10年,憑什么要求人家跟著你做10年?”
2009年,王堅在《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雜志上發表過一篇文章,提出“云計算是下個10年中我們遇到的非常獨特的機會。我們大家要充滿熱情為實現這個夢想努力,靜下心來做好這件事,不能有任何投機的心理”。他認為,做創新第一要承諾投入足夠的時間,第二要能夠接受這件事沒有做成。“做的研究很好,最后卻沒有取得理想的成果,也是確實存在的。而真正遺憾的是,明明是能干的,但是沒能堅持干完。”他說,所以我們更需要寬容失敗,這不應僅僅是一種態度,更要有相應的機制。
王堅講話很快、思維跳躍,談論的內容似乎都帶著“歷史的刻度”。比如,他講起人們對云計算的信任問題時,又會突然聊起中國最早的紙幣——交子。很多人認為,這可能和王堅的背景有關:雖然他曾經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又成為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卻不是程序員出身。
1990年,王堅從杭州大學(后并入浙江大學)畢業,是全國第一個被授予工學博士學位的心理學專業學生,30歲晉升教授,31歲成為博士生導師。有人說他是天才,能在工程心理學和信息技術兩個領域都做得如此出色。做云計算最困難的時候,也有人因此嘲笑他:“一個學心理的博士,居然當上CTO(首席技術官),心理學學得真好啊!”
王堅并不在意這些評價。在他看來,這恰恰是科技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采訪中,他多次談到諸多學科對自己的影響。“那時候,我們是工程心理學專業第一屆學生,教學大綱都沒有,因此上了很多看似不著邊際的課,物理學、生物學,甚至連金屬工藝學都學過。”
在“科技博悟館”二樓的櫥窗里,擺放著王堅收藏的很多航空器模型。他是個航空迷,他說航空器是從“圖紙上飛出來的夢想”,也是多種技術綜合應用的體現,“飛天”系統也是如此。“科技發展到今天,‘一股技術’比‘一絲技術’更具力量,系統創新、集成創新的重要性更加迫切。”王堅認為。
這也是近年來王堅大力倡導“2050大會”的原因。“2050大會”是一場以“‘年青人’因科技而團聚”為主題的交流活動,包括各式各樣的活動和上百場論壇。王堅有時會和參會者一起露營,大家徹夜長談。他的想法很簡單:“哪怕能為這個世界做一點別人沒做過的事,我覺得就很了不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