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10-09 15:37:10
新華社成都10月9日電 題:農機“顯身手” 金秋糧滿倉——四川農業大縣秋收見聞
新華社記者袁波、高健鈞
一望無邊的稻田里,谷粒飽滿,一陣風吹來,金黃色的稻浪隨風起舞。收割機正來回穿梭,不一會兒就裝滿了一車稻谷……
四川省中江縣永太鎮金穗源糧食專業合作社經營的1000多畝水稻近日迎來了豐收,理事長常滔站在稻田邊滿臉笑容,他順手將一粒稻谷放進嘴里用力咬了一口,“咯噔”一聲……
“你看這谷粒多飽滿,根據測算平均畝產1200斤左右。每斤無公害大米可以賣到6元多,是普通大米價格的兩三倍。”常滔說,雖然插秧時遭遇干旱,好在有農業部門的技術支持,采用側深施肥技術,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每畝還增產六七十斤,水稻在收割前就收到很多訂單。
“我們還托管了4000畝水稻,農民每年為每畝田付800元托管費,田里的活我們全包,農民只等稻谷賣錢就行。”常滔說,合作社購置了61臺套機械設備,實行耕、種、收、烘干、精加工全程機械化作業,還注冊了“蜀浠”商標,建成了無公害種植基地。
托管的實惠農民摸得著。永太鎮多寶村村民張純會說:“家里6畝田托管了,我在合作社里開拖拉機、收割機,每個月有3000元的工資,還可以照顧家里。”
近年來,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涌現,除了提供農資供應、病蟲害防治、農機作業等單項農業生產服務,還提供農業生產全托管這種“打包式”服務。像常滔這樣有技術、懂市場、有情懷的職業農民則成了帶頭人,他們通過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生產手段,改變著傳統農業生產方式。
在中江縣黃鹿鎮寶塘村糧經復合種植基地的曬場上,鋪著金黃的新稻谷。中江縣眾玉輝稻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米華領著記者轉糧庫,“你聞聞稻香,今年又是個好年頭。近期多雨,我每天都會對新糧進行巡查,防止受潮霉變。”
“我家的2畝田入股了合作社,以前要幾天才能干完的活兒現在只要幾小時。我還在合作社烘稻谷、看倉庫,工資每月1500元,安逸!”寶塘村村民馬朝永笑道。
米華表示,像馬朝永這樣的入股社員有382戶,合作社經營的1100余畝農田配有農用無人植保機等農業生產機械“硬核”裝備80余臺,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作業,水稻每畝平均節約人工成本200多元。2018年至今,合作社在黃鹿鎮、永太鎮等多個鄉鎮開展水稻全程機械服務和油菜、小麥植保服務,面積達5萬余畝。
綠色種植拓展了銷路,生態種養鼓了腰包。米華說:“合作社試驗推廣稻、魚、蟹共生互補的有機稻生態種養模式,2018年10月建設稻蝦輪作基地300畝,2019年每畝增收約4000元,2020年每畝增收4500元左右。”
走訪中,一些種糧大戶也向記者說出了困惑:年輕人種糧積極性不高;四川丘陵地區水稻種植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程度不高;創建的品牌小、散、弱,與知名產區相比還有差距。多位糧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表示,希望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在農機購置補貼、農產品品牌推廣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中江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蔣維福表示,中江縣水稻播種面積為41.89萬畝,秋收接近尾聲,預計2020年水稻總產量可達22.66萬噸,較2019年增加0.23萬噸。越來越多的種植戶依靠現代農業科技,打“有機”“綠色”牌,讓種糧更有“科技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