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0-10-22 17:58:10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 綜述:新冠疫情給拉美糧食安全帶來風險
新華社記者廖元錦 黨琦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作為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地區,拉美地區的農業初級生產雖未受到嚴重沖擊,但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以及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拉加經委會)近期發布報告說,疫情給拉美地區糧食安全帶來風險,應持續關注疫情對播種、收獲等農業生產環節的影響。
報告指出,拉美糧食安全體系在疫情中暴露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糧食國際貿易、糧食分銷、農業從業者等方面。
在糧食國際貿易方面,拉美地區國家糧食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美國、歐盟和中國。上述出口目的地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疫情的影響,這給拉美地區糧食國際貿易帶來了沖擊。在糧食分銷方面,截至今年6月,拉美地區糧食分銷基本正常,庫存不足的情況有限。但疫情還是使部分分銷鏈中斷,秘魯、厄瓜多爾和巴西的一些農產品交易市場因出現疫情傳播而關閉。
從農業從業者角度來看,拉美地區農業生產具有勞動力密集的特點。疫情帶來的一大困難是防疫措施下的勞動力短缺。疫情中,從業者在身體健康和經濟上面臨雙重風險,農民的工作不穩定,收入也低于當地平均水平。小農戶普遍生產率低,地少,購買種子、化肥等農業原料的資金和渠道有限,疫情使他們的農產品在運輸和進入市場方面受阻,這一群體受疫情沖擊更為明顯。
報告顯示,拉美地區部分種類糧食今年將迎來豐收,其糧食生產和儲備能滿足本地區未來數月的需求。其中,小麥、玉米等作物今年產量增加。巴西、阿根廷及烏拉圭等產糧大國在疫情沖擊下保持糧食生產穩定,為拉美地區今年糧食增產打下基礎。谷物和大豆生產高度機械化,資本需求大,對勞動力依賴較小,因此疫情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對其產量影響較小。
不過,疫情對拉美地區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小農戶缺乏流動資金,大農戶難以獲得充足勞動力,疫情還導致農業原料價格高昂、難以獲取,這些都成為影響拉美地區糧食安全的因素。
聯合國糧農組織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視頻會議19日至21日在尼加拉瓜舉行。該組織拉美地區代表胡利奧·貝德格在會上說,拉美地區出現饑餓問題不是由于食物短缺,而是由于貧困和不平等。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拉加經委會發布的報告說,今年疫情可能使拉美地區極端貧困人口增至8340萬,他們獲得糧食有很大困難,面臨饑餓威脅。
報告認為,雖然疫情未對拉美地區的農業初級生產造成嚴重沖擊,但由于疫情持續時間和演變情況尚不明朗,應持續關注疫情對播種、收獲等環節的影響。報告建議以此次危機為契機,通過包括數字技術在內的創新方式和基于大自然條件的優化方案,改善拉美地區糧食生產和安全狀況,使地區糧食生產體系在面對氣候變化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更具韌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