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0-10-24 04:16:10
中國制造“新名片”走出國門
——“十三五”我國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道】
“‘十三五’以來,一批關鍵技術和產品取得重大突破,‘嫦娥’攬月、‘胖五’飛天、‘天問’啟程、北斗組網,時速350公里‘復興號’動車組批量投入運營,C919大型客機用材、平板顯示基板玻璃等新材料實現突破。”10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表示,我國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十三五”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如期完成。
連續10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
“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王志軍說,“十三五”時期,我國制造強國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增幅持續領跑、創新成色十足、結構顯著優化、企業加快壯大、開放水平提升。
王志軍介紹,2019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達26.9萬億元,占全球比重達28.1%,綜合實力再上臺階,連續10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目前,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的國家。
同時,制造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鋼鐵行業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去產能1.5億噸目標。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成為帶動制造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優質企業加快壯大,龍頭企業全球競爭力持續增強,在信息通信、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涌現出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
王志軍表示,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步伐加快。智能制造深入推進,一批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初步建成。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交易額均居世界首位,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廣泛應用于經濟社會發展,催生出大量新業態新模式。
中國制造“新名片”得到世界認同
重大技術裝備標志著一個國家制造業的發展能力和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盧山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一批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高端裝備實現了突破。“雪龍”號、“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分別到南極科考;海上鉆井平臺“藍鯨1號”現在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海上鉆井平臺,今年成功開采了可燃冰。一大批裝備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除了高鐵‘走出去’、核電‘走出去’、衛星‘走出去’之外,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國還有很多醫療物資、防護物資、醫學設備‘走出去’,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機等設備已經銷往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家全球醫療企業,這標志著我們很多‘新名片’得到了全球認同。”盧山說。
盧山表示,這背后是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異軍突起。中車集團生產的軌道交通設備、徐工集團的起重機、振華重工的港口機械、特變電工的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等,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都大幅度提升。
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
“寧可路等車,不能讓車等路。”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說,“十三五”期間,我國信息通信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4G基站占全球4G基站的一半以上,5G商用邁出堅實步伐。目前,我國已累計開通5G基站69萬個,連接用戶數超過1.6億。
聞庫介紹,我國持續推動電信降費,推動企業推出各種優惠資費方案,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游費、流量漫游費,推出了“流量當月不清零”“網速提速不提價”等舉措,并針對低收入和老年群體需求,推出了“地板價”資費方案。“十三五”以來,我國固定寬帶和手機流量的平均資費下降超過95%。各項舉措每年惠及手機或者通信用戶10億人次以上,切實提高了老百姓的獲得感。
聞庫表示,今后,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快5G部署,開展網絡切片、行業虛擬專網等技術模式創新,完善網絡覆蓋,持續推進千兆光纖網絡建設升級,不斷提升通信網絡綜合承載能力。進一步深化農村及邊遠地區的網絡覆蓋,使農村群眾更好地共享信息技術發展成果。大力推進應用創新,以5G和千兆光纖應用創新為著力點,深度挖掘垂直行業需求,鼓勵信息通信業與工業、交通、醫療、能源、教育等各個行業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協作創新,不斷豐富應用場景,構建廣泛應用生態。
(本報記者 劉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